正如老农所说,大山背后就是经楼镇。
林风进入经楼镇已是夜幕时分了,所幸老农似乎对经楼镇很熟悉,轻车熟路直接将他送到了经楼院门口。
林风正欲道谢,老农却连连摆手,示意他赶紧进去。林风恭敬一礼,径直走进大门。
刚一进门,一股书香气便迎面拂来,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林风闭上眼睛,深吸一口,再缓缓吐出,贪婪地享受着这里的空气。
良久,林风方才睁开眼睛,一条宽敞的大路随即出现在眼前。道路左边是一片假山,右边是一庭湖水。大路延伸百二十步一分为二,中间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其间有几株矮小的树木。
三岔路口设有一张长桌,桌后坐着一男一女正谈笑风生,想必是学院里的先生。
林风沿着大路走到桌前,先恭敬行一师礼。
不等林风开口,桌后男子率先开口问道:“你就是林风吧?”
林风心中一阵疑惑,倒不是疑惑他们为何会知道自己的名字,自己经夫子举荐,名字早已在经楼院的文案里了。疑惑的是他与眼前男子未曾见过,男子为何识得自己。
带着疑惑,林风回道:“正是学生,不知先生如何识得在下。”
男子还不及开口,一旁的女子佯怒道:“你还好意思问,今年新入院的学子就差你一个了,害我们在这里苦等你一个人三刻钟。”
林风有些尴尬,致歉道:“只因家中事务繁忙,耽误了行程,还请先生见谅。”
见林风窘迫,女子掩嘴笑道:“逗你玩呢,切莫当真。”
男子继而说道:“今年各地向经楼院举荐的学子共127人,我们看过你的文章,书写和行文皆有过人之处,所以我们把你列在了名册第一位,却不曾想你是最后一个来的。”
林风拱手笑道:“先生谬赞,不知接下来我该如何安排。”
男子拿起桌上一只竹筒递给林风,说道:“人生于天地间,当顺应天命。按学院规矩,每年新入院的学子抽甲、乙、丙、丁四支竹签决定寝舍和学舍。”
林风接过竹筒,闭上眼睛,诚心求签。
啪——一支竹签应声落在桌上。
男子捡起竹签,大声念道:“乙,天命所归。”
紧接着从一旁的笔架上取下一支羊毫,在一块精致的木制腰牌上写上“林风,乙-二十五”的字样,递给林风说道:“这块腰牌便是你在经楼院的身份,你要随身携带,上面有你的名字、寝舍、学舍。现在你先去找到你的寝舍,美美睡上一觉。明天一早,晨钟响起时便要起床梳洗,然后去找你的学舍,准备一天的功课。新进学子第一堂课一般都是导师给你们上,告诉你们在经楼院的具体事物。”
话到此处,一旁的女子突然接过话说道:“林风,你可知乙舍的导师是谁吗?”
林风一愣:“莫不是......”
女子十分得意地笑道:“没错,正是我。”
林风听罢,急忙行师礼。
女子制止道:“你不必如此拘谨,在课堂上行礼即可,私下里你大可把我当作朋友。”
男子拿出一本文案,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个学子的各项信息。翻到林风那一页,将所有资料补充完毕之后,对林风说道:“三年学费和各种费用一共二十两。”
林风从钱袋里取出二十两交予男子,男子顺手放进一旁的木箱里,然后站起身,如释重负般地伸了个个懒腰,说道:“好了,今天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弱水,我先将银两送去账房,桌椅我会让杂役过来搬走。”说完,两人礼别。
林风正欲离去,那名叫作弱水的女子突然叫住林风:“唉,你等一下,闲来无事,我先带你熟悉一下院内的环境吧。”
林风初到经楼院,对一切都不了解,正愁自己会不会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恰此时有一个人能够带自己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林风自然求之不得,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导师。
“如此甚好,那便有劳导师了。”林风拱手说道。 两人并排而行,林风走在左边,稍微靠后小半步。这样既不会让人感到疏远,又不显得过分亲近,可谓恰到好处。 弱水不禁在心中暗自称赞:“此子虽衣着简朴,行为举止却大方得体,颇有谦谦君子之风。” 弱水和林风身高相仿,身材极其苗条。身着一袭灰白色的锦缎长裙,其上绣墨色睡莲。盈盈可握的腰间束墨色丝带,配一玲珑碧玉。三千青丝梳一个很简单的髻式披在身后,点缀玉簪金饰,华贵至极。 柳眉之下,一双明眸如夜空之中的满天繁星闪闪动人;高挑的鼻梁如草原之中的一座山丘,挺拔而俊美;朱红的双唇如血色的玛瑙,圆润晶莹。面容白皙而红润,略施粉黛,如夏日的清荷,濯而不妖。 林风望着弱水的侧脸,一时失了神,心中暗自惊叹:“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走着走着,弱水突然停下了脚步,转过脸来,直直看着林风。 林风突然被惊醒,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心脏碰碰直跳,估计弱水都能听见他的心跳声。 弱水见林风面红耳赤,直勾勾地盯着自己,不但不恼,反而扑哧一笑,调侃道:“怎么,我好看吗?” 半晌,林风方才答道:“导师之容,学生怎敢妄加评论。” 弱水长叹了一口气,显然不太满意这样的回答,继续往前走。 林风跟上脚步,问道:“导师可是来自昆仑之北?” 若水愣了愣,反问道:“你为何这么问?” 林风回答:“古籍记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学生胡乱猜测,还请导师不要见怪。” 弱水沉默片刻,随即说道:“我姓钟,确实来自昆仑之北的汜水郡。父亲曾对我说起过,我名确实取自此水。不过,只有人见过钟家的弱水,没有人见过传说中的弱水,包括我也没有见过。” 接下来,两人都没有再说话。不一会儿,来到一座界碑前。界碑左边刻着“青竹楼”,右边刻着“紫兰苑”。 弱水开口说道:“青竹楼为男舍,紫兰苑为女舍。我自不便带你过去,你先去找到你的房间,将东西安置好,我再带你到别处走走。” 林风礼别,朝青竹楼走去。 来到青竹楼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其高大的楼宇。大楼分为两层,从左往右一眼不能尽览,左右各有一木阶通往二楼。 林风走进一看,发现每个房间外都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标明了房间号,所以找起来并不麻烦。 林风按照腰牌上的号码找到二十五号房间,推门而入。房间内的陈设极其简单,左右各有一张床,正前方开一扇很大的窗户,窗前摆放着两张书桌,桌上配笔墨纸砚。 可以想象,若是白天,屋内定然光线充足,读书人伏案写作,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林风早在姐姐林霜那里知道:经楼院每个房间住两人,被褥都由学院准备,由杂役定期换洗。学子只需要潜心修学,基本不用操心生活上的一些琐事。 林风见左边的床头放着一个崭新的书篓,床上似乎也被人动过,故确认舍友早已安置好一切外出了。 林风走到右边的床前,取下陈旧的书篓放在床头。这时他才发现,床头竟然整齐叠放着两套学服。不得不说,学院在学子们的生活上还真是煞费苦心。 安置好了一切,林风望着软绵绵的床,很想躺下来美美睡上一觉,可是想到弱水还在外面等候,又不敢怠慢。 走出房门,林风看见弱水站在远处,百无聊赖的数着树上的叶子,俨然一副心智未开的少女形象,心中不禁哑然:“这真的是我的导师吗?” 林风走近,恭敬一礼,问道:“导师,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弱水回过神来,关心地问道:“怎样?房间确实窄小了些,布置也简单了些,可还习惯?” 林风回答:“穷酸学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有一室可遮风避雨,有一案可写作,有一榻可安睡,足矣。” 弱水笑道:“你能习惯就好,接下来我带你去学舍看看吧。” 两人遂原路返回,走过之前的路口,来到一座浩大的高楼前。林风深为震撼,抬眼望去,只见大楼正中横着一大匾,蓝底金字题名:博学楼。 走进正门,林风发现,整座大楼呈四合院结构。中间是一方浅池,池水漆黑如墨。水池中间放着一块巨石,石上题着不知何文。水池四方是四座雕像镇守: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栩栩如生,如同活物一般。水池四周是一片草地,种植着各种奇花异树。其间阡陌纵横,设有石桌石凳,供人小憩。 弱水介绍道:“博学楼一共三层,每层21个房间,学院大小事务都在这里进行。新进学子第一年在一层,往后每年攀一层,寓意节节高升。” 紧接着,弱水带着林风走过长廊,来到北边的一间学舍前,门前的木牌上写着一个“乙”字。 弱水对林风说道:“这便是你的学舍,往后一年,都是在这里授课。” 走出博学楼,林风和弱水沿着之前的路继续往前走。 弱水指着不远处一座别致的小苑,对林风说道:“那里便是学院的公厨,只要不是龙肝凤髓,厨子基本上都可以做出来,价格也相对公道。” 说到这里,林风肚子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下。这几日都是以干粮度日,腹中早已缺了油水。 林风以为弱水没有听到,强装镇定掩饰尴尬。却不想,这一切都逃不过弱水的耳朵。 弱水忍着笑意,说道:“正好我也饿了一天了,你陪我去用点晚膳吧。” 这个时间,公厨里几乎看不到什么人。林风和弱水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相对而坐,弱水叫来伙计拿出二分四毫要了两碗煎蛋面。林风本想自己付钱,可是弱水却坚持请他用膳,林风也不好过多推辞。 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伙计为两人点上了一盏蜡烛,烛光在两人脸上欢呼雀跃地跳动着。 弱水说道:“经楼院也就这么大,这条路的尽头是先生们的寝舍,唤作“山居”,我也住在那里。天色已晚,我就不带你过去了,以后若是有事,直接过来找我便是。另外,博学楼后面有一条石阶,直通后山山顶。没事的话,你可以登山看日出,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林风由衷感激,拱手道:“有劳导师了。” 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煎蛋面端了上来。林风虽然有意注意吃相,可也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大碗面。反观弱水,慢条斯理,仪态端庄。烛火将她的小脸映得通红,显得更加迷人了。 林风静静地看着她,思绪再一次被牵引:“世间怎能生出如此美丽动人的女子,若能相伴终生......” 呸——林风突然回过神来,不禁暗自在心中狠狠抽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既为我师,当尊之重之,怎能产生如此不堪的想法。 林风等了很久,弱水终于放下筷子,拿出手绢擦了擦嘴,说道:“走吧。” 两人走出公厨,相互礼别,一人往东,一人往西,身影渐渐模糊。 回到寝舍,暮鼓刚好响起。林风还是不见舍友归来,虽然很好奇这厮去了何处,却也懒得花心思去胡乱猜测。现在,他只想好好睡上一觉,洗净这几日的疲惫。 今晚,一定会做一个好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