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天元王朝

第4章 经楼夜说,四国三荒

天元王朝 北城的企鹅 7886 2025-10-30 17:44

  

当万家灯火尽灭,博学楼三层西面的一间房间依旧灯火通明。

  

两位老人相对而坐,闲敲棋子,促膝长谈。其中一人粗布麻衣,面色刚毅,正是肖刻。另外一人锦衣绸缎,慈眉善目。仔细一看,正是白日和林风同行的老农,不知林风若是见此情景会不会惊掉下巴。

  

老农的真实身份正是经楼院的院长——龙颐。

  

龙颐喜欢云游四海,经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经楼院的师生都称之为“隐龙先生”。

  

肖刻执一黑子,举棋不定,久久不能落下。

  

  

龙颐笑着打趣道:“看来此行我的棋艺大有长进呢。”

  

肖刻不以为然,眉头紧皱,努力集中精神。良久,终于落子。

  

肖刻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可是依然紧皱着眉头,说道:“此去帝都,陛下可曾难为你?”

  

龙颐反问:“陛下为何要难为我?”

  

肖刻一脸严肃,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陛下知。当年你我二人不愿掺合四国间的争斗,离开天机处,陛下为此震怒,虽未治罪,只是发配我两来这里教书育人,为帝国培育英才。但是我不相信天子之怒,短短数十年便可以烟消云散。此次陛下密旨召你回去,究竟所为何事?”

  

龙颐落下一枚白子,眼里满是沧桑,说道:“陛下老了,他希望我两回天机处,继续为帝国效力。”

  

“你答应了?”,肖刻迫不及待地问道。

  

龙颐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点了一下头。

  

肖刻一拍桌子,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厉声问道:“莫非你还想卷入这场同族相残的战争当中?”棋盘上的棋子被这一拍,震得完全错了位。

  

龙颐面不改色,右手朝着棋盘轻轻一挥,一切恢复如常,继而温和地说道:“你我共事多年,你还不了解我吗?我亦痛恨同族相残,可是......”

  

  

龙颐面色突然严肃起来,继续说道:“四国虽已割据近千年,但是依旧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就算没有你我,战争还是会继续。如此,你我为何不尽微薄之力,加速战争进程,早日使天下凝一,重启天元盛世。”

  

即便龙颐说得在理,可是肖刻依旧不买账,厉声说道:“你我之力能对这场战争起到什么作用?要去你去,反正,我是不会染上同族鲜血的。”

  

龙颐苦笑着摇了摇头,深邃的目光望向窗外那一望无际的黑暗。沉默良久,方才说道:“我在意的不是四国问题,而是三荒。”

  

上古时期,神州大地,人族部落之间征战不休。与此同时,东方的戎族、南方的蛮族、北方的夷族也觊觎着这块丰饶的土地,卷入战争。

  

三族嗜血善战,食人肉,饮人血。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尸骸遍野,没有一个部落可以阻其锋芒。

  

危难之际,天祖应天命而生,统一人族,立国,称皇,国号“天元”。统一语言、文字、制度,方能勉强阻挡三荒攻势。

  

人族虽然团结一致,可能者居少,战力远不如三荒。天祖遂办学宫,集国内贤能大智之士为普通人传道、授业、解惑。

  

天元25年,帝国正式向三荒发起反攻。

  

谁都未曾想到,曾经孱弱的人族竟势如破竹,打得三荒节节败退。

  

天祖御驾亲征,率领中军20万退戎族至极东沧海。奈何,戎族手脚皆长有鳍,鼻中长有腮,遁入水中逃之夭夭。

  

  

天祖造船追击万里,无果,遂返。

  

于此同时,左军、右军亦传捷报。左军退蛮族至极南赤火沙漠万里之外,右军亦退夷族至极北凌冰雪原万里之外。

  

天祖立于沧海之岸,拔出腰间天芒,剑指苍天。顿时,风起云涌,电闪雷鸣。

  

一旁侍从高呼:“皇降旨,百官跪接。”

  

天祖浑厚悠远的声音响彻天际:“日月星辰归天元,三荒之地,今不能及,亦退之万里,镇以三军。若有犯境者,格杀勿论。吾今立志,有朝一日必诛之。吾若不及,告知后人,子子孙孙勿忘也。”

  

自此,开启了长达千年的天元盛世。

  

由于帝国面积广袤,天祖将天城之外的土地按日月星辰分为四个诸侯国,分别为:东阳、南月、西星和北辰,封麾下两位至强的亲王和三荒之战中左军右军的主帅为诸侯,分别前往统辖。四位诸侯只需要每年遣使节往天城进一小贡,每三年亲自往天城进一大贡。

  

此制延续千年,历代君主兢兢业业,不忘祖训,四位诸侯齐心协力,辅佐君主。期间,经历三皇五帝。直到第九代君主帝啻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本安定祥和的局面。

  

帝啻为公子之时,聪颖好学,其父灵帝对其十分欣赏,立为太子。

  

丞相曾言:“太子啻博学多识,定能安邦。”

  

  

上将军也曾夸赞:“太子啻勇武刚毅,断可定国。”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太子啻继位之后一反常态,贪图享乐,骄奢淫逸,从不早朝。加重徭役赋税修建孔雀台,供自己享乐。令四位诸侯每年一大贡,并增加供奉。以至于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天元836年,南月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南月侯减轻赋税,开仓赈济,并上书要求减贡。

  

谁料,帝啻一旨驳回,仅寥寥数字:“若三侯皆如尔,帝权何存?”

  

进贡日期将至,南月侯携一白鹅孤身前往。

  

临行前,叫来其子公子夫,说道:“我此行凶多吉少,我老矣,生无欢,死无惧。你继位,切记要勤政爱民。”

  

公子夫跪地祈求道:“父侯,我们何不求助其余三侯,且不说西星侯和北辰侯,东阳侯与我们同宗同源,他不会坐视不管的。”

  

南月侯叹息道:“如今每年一大贡,他们亦不堪重负。愿我之死,能够唤醒帝啻。”

  

公子夫劝说无果,行亲礼泪别。

  

果不其然,帝啻见贡品只有一只白鹅,怒不可遏,罚南月侯长跪天元殿外,并下旨公子夫:“供奉足,汝父起。”

  

  

公子夫不忍父侯受难,又不愿违背父侯训诫,只能日夜奔走于其余三个诸侯国之间寻求帮助。

  

20个日夜不眠不休,终是凑得丝绸十万匹,黄金十万两,骏马一万,美姬一千,送往天城。

  

可是行至半道,却得知南月侯经历20个日夜日晒雨淋,已气绝身亡。

  

更为可气的是,帝啻竟将老侯爷的尸体挂在城楼,旁书:“无论王侯将相,辱没帝权者,必诛之。”

  

噩耗传来,公子夫呕血坠马晕厥,车队停滞不前。

  

半日,公子夫醒来,血泪不止。大声喊出:“此为君之道乎?我必诛之。”

  

公子夫令车队返回月河城,亲率南月最强秘士——影卫,前去天城,欲夺回老侯爷的尸体。

  

3000影卫与天城守军在城外厮杀一日,鲜血染红了护城河,南月与天元帝国正式决裂。

  

夜幕时分,天边燃起了火烧云,天地一片血色。喊杀声、哀号声、哭泣声不绝于耳,宛如人间地狱。

  

最终,公子夫仅携33名影卫与老侯爷齐归。所到之处,庶民百姓无不跪伏哭泣。

  

  

公子夫下令以皇帝之礼厚葬老侯爷,葬礼持续七天七夜。葬礼刚毕,公子夫便开始了下一步谋划。

  

按照传统,本该守孝三年。可是公子夫认为,如今天元已不再纯正,一日不灭,千万人遭难。另一方面,据探子来报,帝啻已传令其余三位诸侯,不日将攻南月。

  

公子夫诏告南月臣民:“吾将伐无道,诛暴君。今招贤纳士,他日以战功加官封爵,望诸君相助。”

  

诏书一出便在南月掀起了惊涛骇浪,一时间,文者献策,武者从军。

  

战意足而势单,亦不能成事,公子夫遂秘书三侯:“帝啻暴,弑叔侯,此妖也,汝等安之?何不群起而攻,诛妖邪,复天元之正道。”

  

三位诸侯早已对帝啻的暴政深恶痛绝,纷纷回书,表示愿同心协力,共讨暴君。

  

三侯齐聚月河城,商讨对策。南月国祭以为:“以帝啻之心,若四国齐进,必调三军。而三军之任重于泰山,三军若动,三荒必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众人皆以为然。

  

后经商定,由南月国祭携万民意志游说三军。

  

国祭先至沧海,再到赤火沙漠,最后到达冰凌雪原,十日十夜不眠不休,最终不负重托,成功说服三军将领。可是,他却因为携万民意志,承受不能承受之重,最终灰飞烟灭。

  

  

天元837年夏至,公子夫在月河城举行誓师大会,由东阳国祭主持。三牲祭天,六畜祭地。卜筮,卦象显示若以皇室血肉为引,可事半功倍,公子夫遂自断小指。

  

次日,四诸侯国大军齐进,兵临城下。帝啻传召三军,三军按兵不动。帝啻凭天城之固及十万卫兵殊死抵抗,大军无计可施。

  

12月3日,天成王,天玉王两位亲王成功策反5000卫兵,与四诸侯国里应外合,城破。

  

公子夫亲手砍下帝啻头颅,悬于城楼之上,诏告天下:“妖邪已除,天元重归正道。”

  

各诸侯商议,身不入天城,各派一万精兵入驻,由天成王、天玉王两位亲王统领。

  

这其实只是相互制衡的一种方法而已,天元帝国已名存实亡,两位亲王虽有亲王之名,却无亲王之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四万精兵到底听谁号令。

  

天元839年冬,公子夫守孝期满,继位南月侯。

  

群龙无首,一开始的时候四诸侯国虽偶有利益冲突,却不曾大打出手。一方面是念及往日的情分,一方面是顾及南月侯的气魄。

  

然而,再深厚的感情也会被时间冲淡,人的贪欲也会增长他的胆量。

  

天元841年4月21日,东阳驻天城军队与北辰驻天城军队因利益冲突大打出手,东阳侯借机带兵进入天城。其余三位诸侯也不甘落后,纷纷带兵前往。

  

  

四方在天城对峙一月,剑拔弩张。

  

就在众人以为四侯会在天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时,四侯却纷纷带兵退出天城,并各自带走了原来驻守在这里的一万精兵,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三日后,天成王贴出告示:“今天下无主,四诸侯国自立为帝国。天城者,能者居之。暂由四国各遣一使入天城,成天议,吾统之。国战,不战天城,不动三军。若有违者,天下共讨。”

  

四国秉持“不战天城,不动三军”的原则相战近千年,至今无谁入主天城,成就了如今四国三荒的局面。

  

“什么?三荒?”肖刻脸色大变。

  

龙颐点点头,说道:“我们对三荒知之甚少,不知道三荒之地到底多大,不知道当年踏入神州大地者是否为三荒全部精锐,甚至可以说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精锐。古籍没有记载,也无人能去一探究竟。但是,单凭三荒外围的凶兽便能断定三荒之力非同凡响。”

  

听到这里,肖刻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龙颐继续说道:“我虽早已离开天机处,可依旧保持着每日观星的习惯。近几年来,我发现星象时常变化诡异。此次我回天机处查看了许多文案,发现近几年来民间也偶有异事发生,更不寻常的是三军皆有将士在巡逻时发现三族踪迹。我怀疑,三荒之地必然酝酿着超凡的力量。”

  

肖刻面色凝重,说道:“我这两年推演时间时,也发现常有时间错乱之怪象,若是原因真的出在三荒,那就太可怕了。”

  

“是啊。”龙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上次三荒进犯,尚无此等异象,但我人族险些被屠戮殆尽。若是再次进犯,虽说有三军镇守,但是现在的三军将士皆为老兵后代,从未打过仗,又没有统一的号令,决然难以抵挡。且不说四国征战不休,就算没有战争,谁能独挡三荒任何一族。唯一的办法便是一统四国,统一人族方能与三荒抗衡。”

  

  

肖刻摇了摇头,仿佛瞬间苍老了许多,说道:“即便我加入这场战争又能如何?四国势均力敌,统一何其难也。凭你我二人,根本对战争起不了什么作用。”

  

龙颐拍了拍老友的肩膀,安慰道:“事在人为,当今陛下雄才大略,我相信他能统一四国。我已征得陛下同意,不回域都城,就在经楼院完成他交代的事情,陛下会定期派密探前来交涉。”

  

肖刻一如既往的严肃,语气却是平和了许多,说道:“如此甚好,在这个地方呆了几十年,我还真舍不得离开。”

  

两人继续对弈,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什么话也没有说过,一切如常。只是气氛已不复之前那般紧张了,变得安静、祥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