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皇五年深秋,紫宸殿的鎏金铜炉正燃着西域进贡的龙涎香,烟气袅袅中,楚皇指尖摩挲着新绘的宫殿图纸,嘴角噙着笑意。御座之下,百官垂首而立,无人敢言。
户部尚书乔远桥银须颤抖,奏章几乎要捏碎。三个月来,楚皇为修“瑶光殿”,征调十万民夫,耗尽三年税银,更令地方官强征玉石珠翠,民间已是怨声载道。他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跪倒在地:“陛下,国库空虚,百姓流离,瑶光殿工程恳请暂缓!”
楚皇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语气有如寒霜:“乔尚书是在教朕做事?”
“臣不敢!”乔远桥额头触地,声音却愈发坚定,“但陛下可知,淮南大水,饥民易子而食;北疆军饷拖欠三月,将士寒衣无着!瑶光殿一砖一瓦,皆是百姓血泪啊!”
“放肆!”楚皇猛地拍案而起,龙袍下摆扫落案上玉盏,“朕富有四海,建一座宫殿何足挂齿?你这老匹夫屡屡扫朕兴致,莫非觉得朕不敢杀你?” 乔远桥缓缓抬头,目光如炬:“臣死不足惜,只求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若杀臣能换陛下醒悟,臣甘愿碎尸万段!” 楚皇眼中血丝暴涨,厉声喝道:“来人!将这狂悖老贼拖下去,用金瓜锤砸死在殿上,让百官看看,这就是触朕龙颜的下场!” 武士轰然应诺,拖起年迈的乔远桥。他犹自挣扎着回头呼喊:“陛下——三思啊——” 沉闷的锤击声在寂静的金殿响起,鲜血溅上朱红的殿柱,染红了散落的奏章。楚皇喘着粗气坐回龙椅,望着阶下渐渐无声的身影,厉声问:“还有谁要进谏?” 百官瑟瑟发抖,殿内只余香炉中残烟缭绕,将那抹刺目的殷红,悄然笼罩在沉沉暮色里。 殿内的血腥味尚未散尽,楚皇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百官,最终落在瑟瑟发抖的户部侍郎秦晖身上。 “秦爱卿,上前答话。”楚皇的声音带着刚杀戮后的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秦晖心头一紧,忙趋步上前跪倒:“臣秦晖在。”他眼角余光瞥见阶下尚未清理的血迹,额上冷汗涔涔。 “乔远桥狂悖犯上,已伏国法。”楚皇缓缓开口,“你在户部多年,素来恪尽职守,即日起便领户部尚书之职吧。” 秦晖又惊又惧,忙叩首于地:“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托!” 楚皇冷哼一声,语气陡然严厉:“朕不要你肝脑涂地,只要你办好一件事——瑶光殿的工程支出,须全力保障,银两、物料不得有半分延误短缺。” 秦晖脊背发凉,却不敢有丝毫迟疑,连连叩首:“臣遵旨!臣即刻清点国库,调度粮草,定保瑶光殿工程无虞!” 楚皇这才颔首,挥了挥手:“退下吧,即刻去办。” 秦晖如蒙大赦,颤抖着起身退下,走出殿门时,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散朝的钟声沉闷地回荡在宫阙间,百官如蒙大赦般鱼贯而出,金殿内的血腥气随着冷风飘散,却驱不散众人心头的寒意。秦晖低着头快步疾行,新得的尚书之职此刻却像块烙铁,烫得他脊背发僵。 “秦尚书慢走!”身后传来急促的呼喊。 秦晖脚步一顿,回头见是兵部尚书高烈快步追来,这位须发半白的老臣脸上满是焦灼。他忙停住脚步拱手施礼:“高尚书唤下官,不知有何见教?” 高烈一把攥住他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秦尚书,北疆军饷已拖欠整整三个月了!入冬在即,将士们连御寒的棉衣都凑不齐,昨日北疆急报雪片般传来,再拖下去恐生大变啊!” 秦晖脸上的官笑瞬间僵住,苦着脸摇头:“高尚书,您是知道的,乔大人刚因进谏被杀……如今国库早已空虚,陛下又严令保障瑶光殿支出,所有款项都要优先供着那边,哪里还有余钱发军饷?” “这可如何是好!”高烈松开手,急得直跺脚,花白的胡须都在颤抖,“边关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却连饱暖都难保障,真要是激起哗变,北疆防线崩溃,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啊!” 秦晖望着远处宫墙的阴影,眉头紧锁,却只能无奈地叹气:“难啊……眼下这局面,我也是有心无力。”寒风卷着落叶掠过两人衣袍,只留下满袖寒意与一声沉重的叹息。 正当众官忧心忡忡,殿外寒风卷得人透骨生凉时,一声清越的呼喊陡然响起,仿佛穿透了沉沉暮霭:“诸位同僚,稍候片刻,老夫赶回来了。” 这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落地,让步履匆匆的百官齐齐驻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天际流云翻涌,一道身影踏风而来,玄色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正是远征三月的国师林无邪。他足尖轻点,稳稳落在殿前白玉阶上,虽面带风尘,眼神却清亮如星,周身自带一股安定人心的气场。 “是国师!国师回来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百官瞬间如释重负,纷纷上前行礼。 “参见国师!” “国师远征东夷辛苦!” 人群中响起压抑不住的激动低语:“太好了,国师凯旋,咱们总算有主心骨了!”“乔尚书惨死,陛下执意修殿,正愁无人能劝,国师回来了就有希望了!” 林无邪抬手虚扶,目光扫过众人复杂的神情,又瞥见殿内隐约透出的血迹,眉头微蹙,沉声问道:“殿内发生了何事?” 秦晖见国师询问,忙上前一步,将金殿之事一五一十禀明:“国师有所不知,乔尚书因力谏陛下暂缓瑶光殿工程,直言国库空虚、百姓困苦,触怒龙颜……陛下当场命武士以金瓜锤将乔大人锤杀于殿上,还命下官接任尚书,务必保障瑶光殿支出无虞。” 话音未落,林无邪猛地顿足,玄色道袍无风自动:“糊涂!陛下这是自毁长城!乔远桥乃国之栋梁,一生清廉奉公,竟落得如此下场!”他望着殿内方向,眼中满是痛惜,“难怪老夫归途中总觉气血翻涌,心神不宁,原来是楚国遭此劫难!” 周围百官纷纷垂首,叹息之声此起彼伏。 林无邪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惶惶不安的神色,朗声道:“诸位不必绝望!陛下一时糊涂,尚有挽回余地。乔尚书以死明志,我等岂能坐视江山飘摇?” 他转身望向宫门前那面蒙尘的登闻鼓,沉声道:“随老夫击鼓!今日哪怕撼动地雷,也要让陛下听见百官心声,力谏停止瑶光殿工程,抚恤百姓,整饬朝纲!” 话音刚落,他已率先迈步,玄色袍角在风中扬起,如一面不倒的旗帜,引着众官向那面象征民意的大鼓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