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明池谜,水殿龙舟倾
我屏住呼吸潜入金明池底,指尖触到龙骨上凹凸的梵文刻痕。那些暗红色的经文在幽绿的水波中如同游动的血蛇,竟是整部《往生咒》——超度亡灵的经文被刻在象征国运的龙舟之上,这哪里是祈福,分明是诅咒。
\"哗啦!\"
水面突然传来木料断裂的巨响,我蹬着水草浮上水面,正看见那艘七层楼高的鎏金龙舟在春阳下倾斜。周娥皇的鹅黄襦裙像一片逆飞的银杏叶,从雕栏玉砌的观景台坠落。
\"娥皇!\"我呛着水扑过去,腰间的紫檀佛珠突然发烫。三个月前栖霞寺住持圆寂时的场景在眼前闪现,老和尚枯槁的手指死死扣住这串佛珠:\"施主终将归去,莫逆天命......\"
冰冷的池水灌进鼻腔,我抓住周娥皇的衣袖时,她发间的羊脂玉簪正巧脱落。簪头那朵并蒂莲的轮廓,与龙舟底部碗口大的破洞严丝合缝。在彻底失去意识前,我听见怀中的少女发出梦呓:\"女英...不可信......\"
三个月前·栖霞山
山雾还未散尽,钟磬声惊起檐角铜铃。我跪坐在大雄宝殿的蒲团上,偷瞄正在祈福的钟皇后。李煜踮脚去够供桌上的酥油灯,周宗之女娥皇忙用团扇护住火苗,腕间银镯撞出清越的响。
\"小师父请看。\"住持突然将《华严经》推到我面前,泛黄的纸页间竟夹着张描金笺纸。我后背瞬间沁出冷汗——那是我昨夜酒醉后随手写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老和尚枯枝般的手指划过墨迹:\"此偈语暗合佛陀在菩提树下的第三重顿悟,施主从何......\"
\"小心!\"
娥皇的惊叫打断问询。转头只见李煜打翻了灯台,火舌正顺着帷幔窜向经幡。我抄起香案上的铜盆泼水,却见娥皇已扯下披帛扑火。她转身时发簪勾住我的佛珠,一缕青丝缠在刻着\"卍\"字的檀木珠上。
今日辰时·金明池畔
\"从白哥哥看这个!\"李煜举着鎏金楼船模型跑来,重瞳在晨光中流转异彩。我接过模型时指尖一痛,船底竟有细如发丝的刻痕。凑近阳光细看,梵文\"唵嘛呢叭咪吽\"在檀木上若隐若现。
工部尚书冯延巳捋须笑道:\"六皇子特意命工匠在龙骨刻了十万遍《往生咒》,说是要超度淮河水战的亡魂。\"
我盯着远处正在刷桐油的工匠,有个跛脚汉子正用凿子反复描摹经文。当他转身时,我看到他耳后有块暗红胎记——三日前跟踪北汉细作到黑市时,那个与契丹人交易的中间人也有同样的印记。
\"白公子觉得这船如何?\"娥皇不知何时来到身侧,发间玉簪在春风中轻颤。我嗅到她袖口沾染的沉水香,忽然想起昨夜在御药房撞见的情景:她贴身侍女将一包药渣倒进金明池,几条锦鲤翻着肚皮浮上水面。
正要开口,池面忽然刮起怪风。三层甲板上的工匠齐齐跪倒,高诵\"阿弥陀佛\"。我看到他们裸露的后颈都刺着青黑色梵文,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幽蓝。
未时三刻·龙舟倾覆
礼炮炸响的瞬间,我按住狂跳的太阳穴。这声音太像现代的火药爆破,可南唐不该有......
\"快拦住六皇子!\"侍卫的呼喊撕破喧嚣。李煜不知何时爬到了龙舟桅杆顶端,正伸手去够悬挂的佛骨舍利。狂风卷起他杏黄色的衣袍,像一面即将破碎的旌旗。
\"保护太子!\"冯延巳突然改口,我心头猛地一颤。转头望去,周娥皇正扶着钟皇后登上观景台,她发间的玉簪在某个角度折射出刺目白光。这光芒我在实验室见过——是棱镜分光现象!
\"轰!\"
龙舟毫无征兆地倾斜,檀木断裂声裹着梵文诵经声排山倒海般压来。我冲上甲板时,看见跛脚工匠在笑。他嘴唇翕动,口型分明是契丹话:\"浴佛节快乐。\"
周娥皇坠落的身影划过我眼前,羊脂玉簪在空中划出凄美的弧线。入水刹那,佛珠突然勒紧手腕,那些檀木珠上的\"卍\"字竟开始逆向旋转。混沌中似乎听到机械女声:\"时空锚点已激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