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中秋夜宴,词惊四座客
桂花香裹着酒气漫过重檐,我望着琉璃盏中晃动的圆月,忽然想起去年此时还在宿舍泡着方便面赶论文。钟皇后亲手将蟹八件递给李煜时,这孩子突然转头问我:\"白泽哥哥,嫦娥真的偷吃了长生药吗?\"
\"殿下不如问问它。\"我举起缠着纱布的右手,烛光在纱布缝隙间投下斑驳阴影,竟似玉兔捣药的剪影。李煜的重瞳倏然睁大,正要伸手触碰,场中忽起一阵环佩叮当。
周娥皇扶着侍女款款而来,十二岁的少女已显倾城之姿。她发间别着的鎏金蝴蝶簪让我心头一颤——那分明是上元节我替她修好的那只。当她抱起琵琶时,我袖中的紫檀佛珠突然发烫,十八颗珠子在腕间微微震颤。
\"今岁中秋,从嘉新得了首词。\"李璟举杯时,我正盯着李煜腰间新换的蹀躞带。三个月前蹴鞠场那场毒祸后,他的随身物件皆要过我的手。此刻那玉带扣内侧,还藏着半片从毒鞠球上刮下的狼头草叶。
七岁的孩童站在鎏金铜鹤灯下,嗓音清越如碎玉:\"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我的酒盏\"当啷\"坠地,琥珀色的琼浆在青砖上蜿蜒成蛇——这分明是我在枯井边哼过的《故梦》歌词!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念到最后一句时,周娥皇的琵琶恰似珠落玉盘。我浑身血液凝固,这曲调...竟是《青花瓷》的变奏!更可怕的是,她轮指间暗藏的《将军令》节奏,与我手机里收藏的方锦龙琵琶曲一模一样。
\"好个‘一帘风月闲‘!\"赵光义从席间起身,玄色锦袍上的暗纹在烛火中似游龙惊鸿,\"不想南唐皇室竟有这般早慧的神童。\"他抚掌时,拇指上的翡翠扳指闪过幽光,我认出那是三个月前北汉使团进献的贡品。
冷汗浸透中衣,我借着斟酒的动作扫视全场。李弘冀正在剔蟹膏的银刀突然顿住,蟹壳上缓缓渗出一缕黑血——那蟹脐处赫然插着半根狼头草刺。钟皇后颈间的佛珠突然崩断,紫檀珠子滚落满地,十八颗中有三颗已化作血珀。
\"接着奏乐!\"李璟的喝令惊醒了呆滞的乐师。周娥皇的琵琶声再起时,我注意到她耳垂空荡荡的——那对翡翠明月珰本该随着曲调摇晃。场边侍酒的宫女袖口闪过银光,正是北汉细作惯用的柳叶刀样式。
我佯装醉酒撞翻食案,果酱泼洒处,青砖上显出诡异的荧光。这是狼头草汁遇碱的显色反应,说明宴席中混入了辽国暗桩。正要示警,李煜忽然揪住我的袖口:\"白泽哥哥,我头好痛......\"
孩子的手心滚烫,重瞳里翻涌着血色。我摸向他后颈时,触到三个米粒大小的凸起——是苗疆蛊虫!三个月前给他戴上的银质长命锁,此刻正在锁骨处烙出焦痕。周娥皇的琵琶声陡然转急,《十面埋伏》的杀伐之音中,赵光义忽然举杯向我示意。
\"听闻义皇子擅制奇巧之物。\"他指尖轻叩杯沿,青铜酒爵发出编钟般的嗡鸣,\"不知可识得此物?\"袖中滑出的物件让我如坠冰窟:那是个布满铜绿的齿轮,边缘刻着极小的\"Φ=1.618\"。
秋风卷着残叶扑灭烛火,殿内瞬间陷入黑暗。混乱中我抱住李煜翻滚到柱后,三支弩箭钉入方才的坐席。周娥皇的尖叫声里,我嗅到熟悉的薄荷香——是麒麟面甲的药囊被划破了!
\"护驾!\"侍卫们的怒吼与兵刃相击声交织。我撕下袍角缠住李煜口鼻,借着月光瞥见周娥皇的裙裾消失在屏风后。她遗落的琵琶上,十三根弦竟有七根是浸过狼头草的乌金丝。
当火把重新亮起时,赵光义正把玩着周娥皇的翡翠耳珰:\"佳人受惊了。\"他笑着将耳珰收入怀中,转身时用契丹语低语:\"告诉萧将军,凤凰琴已得。\"我假装整理衣襟,袖中的《推背图》残页正在发烫,昨夜用明矾水描摹的线条此刻显现出北斗七星的图案。
宴席草草收场,我抱着昏睡的李煜穿过长廊。他枕在我肩头呢喃:\"白泽哥哥,我梦见你站在铁鸟里...\"月光将我们的影子投在宫墙上,那影子竟有双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运动鞋轮廓。
回到寝殿时,守夜太监递来字条:\"佛珠十八,血珀三,当断则断。\"墨迹是周娥皇特有的胭脂红。我取下腕间佛珠,三颗血珀在月光下显出蝇头小楷:\"小心月圆人尽望。\"
五更鼓响时,我摸向枕下藏着的狼头草标本,却发现叶片背面爬满细小的二进制凹点。铜镜里,昨夜被弩箭划破的衣襟处,赫然缝着半片来自未来的涤纶布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