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万古誓约:纪元长生劫

第十四章:东海茫茫舟覆没

  

第十四章:东海茫茫舟覆没

  

就在韩终于骊山地底,以无数生命为祭品,强行撬动地脉龙气,试图将那“龙纹玄石”铸成始皇永生基业的同时,在帝国东疆之外的茫茫大海之上,另一场关乎长生奥秘、规模浩大却前途未卜的探险,正伴随着海风的咸涩与命运的嘲弄,一步步走向其扑朔迷离、令人扼腕的终局。

  

  

徐福,这位同样深受始皇信赖、因其描绘的海外仙山缥缈传说而更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方士,此刻正迎着猎猎晨风,站立在楼船舰队最为庞大雄伟的主舰“寻仙号”高昂的船首像之下。他身披一尘不染的白色法袍,袍袖在海风中鼓荡,仿佛欲要乘风归去。他的面容清癯,眼神深邃,凝视着前方水天一色的无尽蔚蓝,那里是太阳每日升起的地方,也是传说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所在的渺茫之境。

  

这支船队的规模,远超寻常人所能想象。它并非仅仅装载着三千童男童女,更是一支精心组建的海上移民族群,或者说,是一个微缩的、功能齐全的探险王国。除了那些面容稚嫩、眼神中交织着恐惧、茫然与一丝被筛选出来的荣耀感的少男少女,船上还有精通天文、航海、医术、农耕、冶炼、建筑、纺织的各色能工巧匠,有负责护卫与探索的精锐甲士,有经验丰富、能辨识洋流与星象的老练水手,更有堆积如山的粮草、药材、种子、工具、书籍典籍,以及足以维持这支庞大队伍数年之用的各类物资。数十艘大小不一、功能各异的舰船——楼船、艨艟、斥候艇、运输船——组成了一支蔚为壮观的混合舰队,巨大的风帆吃饱了海风,如同垂天之云,破开深蓝色的海面,留下长长的、翻滚着白色泡沫的航迹。旌旗在桅杆顶上飘扬,上面绣着玄鸟图腾和巨大的“秦”字,彰显着这支船队背后那无上皇权的意志。

  

出海已有数月之久。最初的雄心壮志,如同船头激起的浪花,热烈而澎湃,但早已被这无边无际的、单调得令人绝望的蔚蓝,以及海洋那反复无常、时而温柔时而暴戾的脾性,消磨去了大半的锐气。日升月落,星辰流转,眼前除了偶尔变化的云彩,便是永恒不变的海水。海鸥的鸣叫、飞鱼跃出水面划出的银亮弧线,成了这片亘古寂静中唯一的点缀,也是证明世界尚未完全凝固的可怜参照。童男童女们脸上最初的好奇与对未知的畏惧,已被漫长航行带来的生理不适(晕船、营养不良)、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以及一种在浩瀚自然面前深感自身渺小无力而产生的惶惑所取代。船员们则更多地依靠着徐福不时展示的种种“神迹”——例如,他能凭借观察云气和水色,精准预测即将到来的风暴,从而指挥船队及时规避;他能用特制的药粉和古怪的吟唱,驱散那些偶尔跟随船队、体型庞大、目光不善的怪异海兽(或者至少是巧妙地引导船队远离它们的巢穴);他能用画满符咒的清水,治疗船员们因缺乏蔬果而引发的坏血病初期症状——来维系着那摇摇欲坠的信念和对仙山的向往。

  

徐福表面上依旧保持着世外高人般的镇定与从容。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海平面,以及每个黄昏,当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而忧伤的金红时,他都会在“寻仙号”的船头设下香案,焚起最上等的檀香,摆上新鲜的(尽管在海上极其珍贵)果品和清酒,向着东方、向着海天相接之处,行三跪九叩之大礼,口中吟诵着古老而晦涩的祭文,祭祀海神、风伯、雨师、四海龙王以及天地四方一切神灵。他的动作一丝不苟,充满了令人敬畏的虔诚与仪式感,仿佛真能与冥冥中的存在沟通。

  

然而,只有他自己,以及在深夜偶尔能窥见他独自立于船头、眉头紧锁凝视星空的贴身弟子才知道,这位方士首领内心的焦虑,正如同船舷之下那些深不可测的暗涌,变得越来越汹涌,越来越难以压制。他凭借家传的精妙星象术和那几张由祖辈传下、以特殊药水绘制、标注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符号和隐秘航线的古老海图,确实引领船队找到了一些海流异常湍急、海洋生物形态奇特、甚至天空色彩都略显诡异的特殊海域。他也曾不止一次,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于海平线的尽头,隐约望见过一些被浓密云雾终年笼罩、若隐若现、轮廓奇崛的岛屿阴影,那景象足以让所有目睹者心跳加速。

  

但每一次,当他满怀希望,命令船队调整航向,试图靠近那些“仙山”时,总会遭遇各种匪夷所思的阻碍。有时是毫无征兆、仿佛凭空生成的巨大风暴,黑色的云墙如同山峦般压来,雷电交加,巨浪如山,几乎要将整个船队拍碎吞噬;有时是诡谲莫测、方向混乱的强大暗流,如同无形的大手,强行将船只推开,任你如何奋力划桨、调整风帆,都无法逾越那看不见的屏障;更有甚者,那些岛屿本身就如同最善于欺骗的海市蜃楼,在你满怀期待地靠近时,却在你眼前如同泡影般缓缓消散,只留下空荡荡的海面和船员们无尽的失落与怀疑。仙山,似乎永远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传说,嘲弄着他们的努力与皇帝的期盼。

  

然而,就在最近几日,情况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而又令人不安的变化。起初,是负责观测航向的舵手和水师官发现,船上那些精度最高的青铜罗盘,其指针不再稳定地指向南北磁极,而是开始出现轻微的、持续不断的、毫无规律的摇摆,仿佛受到了某种未知力量的干扰。接着,几位精通星象的随行学者在夜晚观测时,也隐隐觉得,某些他们赖以定位的、熟悉的星辰,其在天幕上的相对位置似乎发生了极其细微、难以言喻的偏移,这种偏移违背了他们已知的天文规律,带来一种基础认知被动摇的不安。

  

更明显的变化来自海洋本身。海水的颜色,不再是以往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湛蓝或碧绿,而是逐渐过渡为一种深邃得近乎墨黑的蓝色,即使在最灿烂的阳光下,也透着一股化不开的幽暗,仿佛其下隐藏着无底的深渊。空气中也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却又无法忽视的奇异气味——那是一种类似陈年檀香焚烧时的烟味,又混合着硫磺的刺鼻,甚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某种金属矿石被敲碎时散发出的腥气。这股气味,若有熟悉骊山地宫深处韩终炼丹区域的人在此,定会惊骇地发现,二者之间竟存在着某种诡异的相似性!

  

不祥的预兆并未就此停止。某天深夜,月隐星稀,值夜的水手突然发出惊恐的低呼。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舰队周围的漆黑海面上,不知从何时起,竟亮起了无数点幽绿色的、如同鬼火般的光点。这些光点并非固定不动,而是无声无息地漂浮着,时而聚拢成一片模糊的光晕,时而散开如同漫天流萤,它们始终与船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仿佛一群沉默而诡异的幽灵护航者。几名见多识广的老水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低声向同伴念叨着古老的航海禁忌,称这些是“幽冥引路灯”或“海鬼瞳”,是通往死亡海域的指引,是大凶之兆。

  

徐福闻讯匆匆赶到船舷边,他凝视着那些在墨色海面上幽幽闪烁的绿光,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他迅速从怀中取出那个从不离身的、非金非玉的黑色罗盘,只见罗盘中心那团自行旋转的氤氲之气,此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几乎要冲破罗盘的束缚!他心中巨震,但面上依旧强作镇定。他没有向众人解释这现象的根源,只是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命令整个船队保持最高警戒,加速航行,同时让所有人在船舷四周悬挂起早已准备好的、用雷击木雕刻、并绘有复杂辟邪符咒的桃木牌。这些桃木牌在夜风中轻轻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与那些幽绿光点进行着无声的对峙。

  

  

又过了两日,一个看似平静的正午时分。天空原本万里无云,烈日高悬,将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然而,就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天色骤然暗了下来!并非是有乌云遮蔽了太阳,而更像是某种无形的、巨大的帷幕,悄无声息地笼罩了这片海域上空。光线变得昏黄而暧昧,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黄昏,却又没有一丝风,海面呈现出一种死寂般的平静,连波浪都仿佛凝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紧接着,从深海之下,传来了一阵低沉而悠长的嗡鸣声。这声音并非来自任何已知的巨鲸或海兽,它仿佛直接源自地壳深处,带着一种古老而蛮荒的气息,穿透了厚重的船体木板和龙骨,直接作用于每个人的骨髓和灵魂深处,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压抑感和令人心悸的恐慌。与此同时,船上的所有金属物品——无论是士兵腰间的青铜剑、厨房里的铁锅、还是固定船体的巨大铜钉——都开始不受控制地轻微震动起来,发出细碎而密集的“嗡嗡”鸣响,仿佛在与那来自深海的、无形的力量产生着某种诡异的共鸣!

  

“来了……终于……我们接近了……”徐福站在剧烈震动的“寻仙号”船头,非但没有流露出常人的恐惧,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反而爆发出一种混合着极度兴奋、虔诚敬畏乃至一丝疯狂的光芒。他意识到,眼前这超乎常理的一切,并非预示着毁灭性的灾难,而极有可能是接近“仙境”、或者说某个蕴藏着庞大而古老能量的源头的必然征兆!他坚信,这是通往长生之门最后的考验!他声嘶力竭地大声命令,声音穿透了那低沉的嗡鸣:“保持阵型!紧跟‘寻仙号’!所有船只,跟随我罗盘指引,不顾一切,向前冲!”

  

而就在这同一时刻,远在数千里之外,深埋于骊山地底核心的“璇玑冥府”之中,那尊被临时安置在中央黑曜石祭坛上、正在进行前期能量引导测试的“龙纹玄石”,仿佛感应到了遥远东方传来的某种同频呼唤,突然毫无征兆地爆发出了一阵极其强烈的、肉眼可见的能量脉冲!

  

“嗡——!”

  

一道暗紫色的、带着丝丝电芒的能量波纹,以龙纹玄石为核心,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瞬间以惊人的速度扫过整个庞大而复杂的地下空间!那些刚刚填充了“赤堇流金”、构成巨大符阵的沟槽,在这暗紫色光芒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流淌着妖异的光泽,将整个“璇玑冥府”映照得一片光怪陆离,如同鬼域!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正全神贯注记录数据的韩终,都被这股强大的能量场瞬间掠过身体,仿佛被无形的电流击中,浑身剧烈一麻,气血翻涌,几个离祭坛过近的弟子甚至直接瘫软在地,口鼻渗出鲜血!

  

“地脉共鸣?!如此强烈的异动!”韩终又惊又喜,手中的黑色罗盘指针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疯狂地旋转着,最终颤抖地指向了东方!“是东海方向!徐福……他到底触及了什么?竟能跨越万里之遥,引动龙纹玄石产生如此剧烈的能量共振!”他立刻意识到,徐福的东海探险可能绝非虚妄,那片茫茫大海之外,确实存在着与骊山地脉、与这蕴含天地奥秘的龙纹玄石息息相关的、难以想象的巨大秘密!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与一丝隐隐的不安,急忙命令幸存的核心弟子详细记录下这一刻所有的能量波动数据、频率和强度,并立刻加强了对龙纹玄石的监控与防护。这种超远距离、超强能量的共鸣,意味着地宫与东海未知之地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极其危险的“能量通道”,这究竟是打开永生之门的钥匙,还是释放出毁灭恶魔的潘多拉魔盒?

  

视线转回那片被诡异笼罩的东海。徐福的船队,在这片光线昏黄、嗡鸣震耳、金属哀鸣的死亡海域中,如同狂风中的落叶,艰难而绝望地前行着。周围的幽绿色光点已经密集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它们层层叠叠,几乎将整个船队包裹在内,绿色的幽光映照在船员们惊恐扭曲的脸上,更添几分恐怖。突然,就在船队正前方,那片浓得化不开的乳白色雾墙,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它不像自然形成的海雾,更像是一堵无边无际、实质般的巨大墙壁,横亘在海天之间,彻底挡住了去路。雾墙内部,并非纯粹的白色,隐约有七彩的流光如同极光般闪烁流转,又似乎有缥缈空灵、仿佛仙乐般的丝竹之声隐隐传来,诱惑着迷途的旅人。但若凝神细听,那仙乐却又变成了某种扰人心智的、意义不明的低语和呢喃,仿佛有无数个声音在你耳边窃窃私语,诉说着古老的秘密和疯狂的呓语。

  

“仙山!一定是仙山外的护山仙雾!穿过它,便是长生之境!”徐福激动得浑身颤抖,声音都变了调,他坚信这就是通往梦想的最后屏障,是皇帝陛下和他本人孜孜以求的终极答案。他不顾一些老成持重、面露恐惧的船长和将领的苦苦劝阻,以一种近乎偏执的疯狂,再次下达了致命的命令:“所有船只,紧随‘寻仙号’,义无反顾,驶入仙雾!神明庇佑,陛下洪福,我等必将抵达彼岸!”

  

船队,在这位狂热领袖的驱使下,如同扑火的飞蛾,一艘接一艘地,缓缓驶入了那片吞噬一切的乳白色浓雾之中。

  

  

一进入雾区,仿佛瞬间跨入了另一个世界。所有的声音——海浪拍击船身的轰鸣、风帆鼓荡的呼啸、船体木质结构承受压力发出的吱嘎声、甚至身边同伴粗重的呼吸和紧张的心跳声——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瞬间掐灭了,或者说是被这浓稠得如同液态的雾气彻底吸收、隔绝了。世界陷入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绝对的死寂。视线所及,范围被压缩到了极致,往往看不清超过自家船头三尺之外的情景,四周是永恒不变、白茫茫一片的虚无。只有那些幽绿色的光点,依旧在浓雾中固执地闪烁着,它们仿佛拥有生命和意志,在船队周围飘忽不定,时而像是在引路,时而又像是在无声地嘲笑着这群闯入禁忌领域的凡人。所有的导航仪器彻底失灵,罗盘指针如同没头苍蝇般疯狂乱转,星辰隐匿,日月无光,船队彻底失去了方向感,只能依靠着惯性,在这片白色的迷宫中缓慢而盲目地漂浮着。

  

时间感在这里也变得混乱而扭曲。仿佛只过了一刻钟,又仿佛已经漂流了整整一个世纪。就在这令人绝望的寂静与迷失中,前方的浓雾深处,景象再次剧变!

  

一个巨大的、缓慢旋转着的漩涡,毫无征兆地出现在雾海中央。那漩涡并非由海水形成,它的边缘模糊不清,仿佛与浓雾融为一体,而其内部,并非黑暗的深渊,而是闪烁着无数星辰般的光芒!那些光点并非静止,它们在漩涡中急速流动、扭曲、变形,构成种种光怪陆离、无法用任何世间言语形容的诡异图案和景象!仿佛那漩涡并非通往海底,而是连接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维度!一股无法抗拒、沛然莫御的巨大吸力,从这星光漩涡的中心猛然传来,如同宇宙巨兽张开了吞噬一切的口,强行拉扯着整个船队向它靠拢!

  

“稳住!所有人稳住船身!倒划!快倒划!”各船的船长和水师将领们声嘶力竭地呐喊,脸上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但他们的声音在这片死寂的雾区中显得如此微弱无力。人力在这天地伟力(或者说超自然伟力)面前,渺小得如同蝼蚁。较小的斥候艇和运输船首先失去了控制,它们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的玩偶,打着旋儿,发出令人牙酸的木材断裂声,被那星光漩涡轻而易举地吞噬进去,连一点残骸、一丝涟漪都未曾留下,就这么凭空消失在了那片绚烂而危险的星辉之中!

  

紧接着,体型更大的艨艟战舰也开始步其后尘,它们奋力挣扎,船桨折断,风帆撕裂,却依旧无法摆脱那致命的引力,一艘接一艘地被扯入漩涡,消失无踪。

  

“寻仙号”作为主舰,体积最为庞大,结构最为坚固,挣扎得也最为持久和惨烈。巨大的船体发出不堪重负的、仿佛垂死巨兽般的呻吟和断裂声。甲板上,一片末日般的混乱。童男童女们相拥哭泣,发出绝望的尖叫;水手和士兵们徒劳地试图固定住身体和船上物品;那些方士弟子则跪地祈祷,祈求着渺茫的神迹。徐福本人,依旧死死抓住主桅杆下的青铜环,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瞪大着眼睛,死死盯着那近在咫尺、散发着致命吸引力的星光漩涡。

  

在船体彻底解体、被漩涡吞噬的最后一刹那,徐福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那层绚烂的光晕,窥见了漩涡中心的一隅景象——那并非他想象中的、祥云缭绕、仙鹤飞舞的蓬莱仙境,而是一片更加光怪陆离、无法理解的混沌景象:有悬浮在虚空中的、断裂的山峰和扭曲的宫殿轮廓;有形态诡异、绝非世间所知生物的庞大阴影一闪而过;有如同骊山地宫中那些黑色碎片般、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物质在漂浮;甚至,在那一片混沌的最深处,他似乎还瞥见了一种深邃的、冰冷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和希望的绝对虚无感!

  

长生?仙境?还是……一个连接着未知恐怖与彻底湮灭的陷阱?!

  

下一刻,无边的黑暗、刺骨的冰冷(并非海水的温度,而是一种深入灵魂的寒意)以及巨大的空间撕扯感,将他连同“寻仙号”的残骸、以及船上所有人的希望、恐惧与生命,彻底吞没。庞大的船队,数千人的生命,承载着始皇帝长生梦想的重要寄托,就在这片神秘的东海迷雾与那吞噬一切的星光漩涡中,彻底失去了踪迹,没有留下任何确凿的证据,只留下一个“东海茫茫舟覆没”的千古悬案,在后世的史书和传说中,被反复提及和演绎。

  

然而,这场“覆没”的真相,远非简单的航海事故或风暴海难所能概括。它与骊山地宫内龙纹玄石产生的强烈能量共鸣紧密相连,强烈暗示着,徐福的船队,很可能确实触碰到了某个与“龙纹玄石”同源、超越常人理解范畴的神秘领域或时空裂隙的边缘。只是,这窥探真相的代价,是如此的惨重——是整个船队的彻底湮灭,是数千条鲜活生命的无声消逝。

  

  

骊山地宫中,那阵由龙纹玄石爆发的强烈能量脉冲,在持续了约一炷香的时间后,终于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暗紫色的光芒逐渐收敛,玄石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与幽深,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韩终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东海之变,如同投入这潭连接着生死奥秘的深水中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虽然肉眼不可见,却已然扩散开来,影响着这片禁忌之地的能量平衡和未来走向。他甚至能隐约感觉到,地宫深处,那些被浸泡在“九转化生汤”中、处于非生非死状态的“药人”,似乎也在那阵强烈的能量脉冲过后,发生了一些更加不稳定、更加偏离预期、甚至……更加可怕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如同无形的丝线,也将荆、卫、梓这三个深陷囹圄的年轻人,卷入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诡异、更加危险的命运漩涡之中。帝国的长生之梦,正以其无法预料、不可控制的方式,向着未知而黑暗的深渊,加速滑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