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白龙马传

第十五回 俏公主人间变恶魔 美罗刹仙界遇天尊

白龙马传 尹渝释 8118 2025-10-30 17:43

  

词曰:

  

西天佛门,东方仙道,东西南北日月照。人间流言阴间恼,天下虽大无可逃。

  

王母凤冠,玉帝黄袍,姻缘偏偏断鹊桥。不学织锦学仙法,冤冤相报何时了?

  

  

罗刹公主向着远离西方的方向一直跑、一直跑,她也不知道自己跑了多久、跑了多远,她只知道自己不能停下来,因为她的仇家可能就在她的身后,随时都会追上她。她累极了、饿极了,想要找点东西吃,这时候她才意识到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自己找过吃的。从来都是手下的侍女将美味珍馐摆在她的面前,她挑来挑去只吃一点儿,有时还耍脾气不肯好好吃东西,要父王和母后来哄才行。而此时此刻,她是多么怀念那样的时光,而多么悔恨自己没有好好的去珍惜。她想起父母慈祥的面容,两行热泪早已滑过面颊。她要报仇,一定要报仇。但想要报仇,就必须先勇敢的生存下去。

  

罗刹公主是从来不吃人的,虽然她的父王一直告诉她喝人血吃人肉是他们罗刹家族的本能,是上天赋予他们的权利,但她还是觉得那太过残忍,她相信自己不吃人肉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所以倔强的坚持从不吃一口人肉。现在她对自己的倔强感到后悔,与吃不吃人肉无关,她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好好听父王的话,总是惹他生气。如果现在父亲能够站在她的面前,让她做任何事情她都愿意。

  

这时罗刹公主想要吃人,不因为别的,只因为求生的本能告诉她自己一定要吃东西了,而人类是他们最好的营养品。罗刹公主潜伏在一个村落的坟茔之中,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罗刹们喜欢黑色的夜犹如飞蛾们喜欢光亮的火,黑夜让他们感到兴奋,让他们感到安全,喧嚣和炽热的白昼永远那么缺乏安全感。

  

暮色四合,村落里的灯火渐稀。罗刹公主并不想惊动整个村落的人,她选择了村落西南角的一户人家作为目标。这户人家是独门独栋,四周没有邻居,只有破旧的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并不算宽敞的院子里。罗刹公主趁着夜色摸到茅草屋下,屋里的灯已经熄了,人应该已经睡下,这是她最希望的场景。不用活生生的把人掐死,而是让一个已经沉睡的人永远的沉睡下去,或许这样她心里的负罪感可以减轻许多。她穿墙而入,破旧的茅草屋里只摆着一套明显是粗制滥造的桌椅,没有床,只是在屋里的一个角落用稻草铺在地上睡着两个人。罗刹公主走过去,才看清是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女孩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睡得正酣。她在破旧的茅草屋中立了很久,却迟迟没有动手,她的本我告诉她要吃了面前的人来填饱自己的肚子,可是她的超我中的善念却告诉她不能拆散这对父女。

  

第二天,村里好几家人的羊丢了,住在村里西南角的父女帮乡亲们找了半天,最后在村西头的坟地里找到了一堆羊骨头,村民们猜测是山上的野兽又来村里觅食了,纷纷加高了自己院子的栅栏,只有住在村西南的那位父亲没有这样做,只是把自己茅草屋的门加固了一下,因为除了女儿,他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罗刹公主继续往东逃亡,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到哪里去,但她仿佛认定了东方,跟西方相对的东方。一路上她以牛羊充饥,她始终还是过不了自己这关,不肯动手吃人。年轻人就是这样,他们总是固执的坚持着自己的那些所谓原则,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命运、可以掌控未来,殊不知到最后还是生活改变了他们。

  

一个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的黄昏,罗刹公主正躲在一处静谧的坟茔之中心事重重,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尖叫。她鼓起勇气从坟头之上望去,只见一伙强盗正围着一辆马车,他们杀了车夫,一位老人从马车里走出来,将身上的盘缠都给了那伙强盗,可是他们依然不依不饶。他们淫笑着冲进马车,把老汉的女儿拉了下来,老人上前阻止,却被强盗一脚踹在地上动弹不得。按说这种闲事罗刹公主是不会管的,但偏偏她刚刚还在想念着自己的父亲,看到此情此景她心中怒火喷涌而出,想也没想便一把冲过去三下五除二将几个强盗解决掉了。她本以为那两对父女会好好感谢她一番,没想到父女两人却被她杀人的场面给惊呆了,慌忙夺路而逃。

  

“人类真没礼貌”,罗刹公主心想,但终归她还是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原本紧缩的眉头也舒展了一些。逃亡了这么久,罗刹公主第一次感觉到了些许开心,她回头看了一看火红的晚霞,然后继续东进。

  

但她却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她做的这件好事,罗刹吃人从此在东方人类世界之中流传开来,就连那对被救的父女也丝毫不提自己被救之事,而是逢人便说自己看到了罗刹吃人。罗刹公主想不明白,她明明做的是救人的好事,为何在人类口中却变成了吃人的恶事?而那对被救的父女又为何以德报怨,不仅不出面帮她澄清,还把他们的救命恩人说成是吃人的魔鬼?

  

罗刹公主实在想不明白。

  

  

但她明白自己在人间没法再呆下去了,西方佛门很快便会知道她的踪迹,而且人类也会把她当成过街老鼠,她呆在人间迟早要被佛门抓到。

  

她自然也不能去阴间,地藏王菩萨就在地狱之中,有谛听在,阴间之事他无所不晓,罗刹公主去了便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

  

罗刹公主选择去仙界,那里佛门不会去查,自己说不定还可以从神仙们那里学点儿法术,等自己本领高强了,她还是要去找佛门报那血海深仇的。

  

到仙界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在仙界她谁也不认识,她没有家,没有朋友,只能四处游荡。她坚持每天到一个仙家的洞府拜师,可是没有一个神仙愿意收她为徒。她只好向门徒们讨点吃的,然后悻悻离去。她越来越不像是一个拜师学艺者,而更像是一个乞丐,整天在不同的仙门洞府前徘徊游荡混吃蹭喝,神仙们只知道她是罗刹,并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于是都喊她做罗刹女。一个万人之上娇生惯养的公主如今却沦落为神仙们前混吃蹭喝的女叫花子,也真的算是造化弄人了。

  

在仙界罗刹公主最开心的就是有各种宴会了,这时候她不仅可以更加淡定地蹭吃蹭喝,而且还可以多见到几个平时见不到的神仙。虽然神仙们并不把她当朋友,但出于礼貌也不会马上拒绝她的交谈,这让她看到一丝希望,有希望终归是好的。

  

久而久之,天上的神仙们也都习惯了罗刹女的存在,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异族,也没有人会把她当朋友,只不过这个异族长的确实姝美无比。

  

虽然神仙们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混吃蹭喝的女叫花子,但罗刹公主从来不这样想,在内心深处,她依然有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学得本领,报仇雪恨,若有机会,再兴罗刹一族。罗刹公主坚信,只要念念不忘,日后必有回响。不管别人如何看待,不管路途有多么坎坷,她都会一直坚持下去。她很累,一颗复仇的心日夜思索、焦急;她很孤独,所有的痛苦和忍耐都无处诉说。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却不知道该怎样做,该从哪里开始。

  

其实她也想过退缩:前路漫漫,而我连第一步都还没有走出去,不如就算了吧。她也会软弱:佛门如此强大,我一个小女子怎么能够对抗的了。有时候她也想像平常的人类一样,找个相爱的人嫁了,从此柴米油盐了此一生,别去报仇了,报仇多累啊。

  

可是不行,每每想到母亲那迷人的微笑,父亲那慈祥的面容,弟弟那可爱的话语,她就会马上推翻头脑中那些软弱退缩的念头,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贪图享乐,不能忘记那些曾经。

  

玉帝和王母结婚的那天,罗刹公主当然也和往常每次宴会一样出现在了他们的喜宴上,她照旧努力地和每一位神仙搭讪着,但很明显大家依然对她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她也早已习惯了这些,便一个人无聊的坐下发呆,等着开席。

  

  

巳时一过,礼乐开始鸣响起来,罗刹公主和众仙一样抬起头来向同一个方向看去,那是玉帝和西王母来到了众仙面前。只见西王母头戴霞冠身披凤袍,施粉黛,理云鬓,光艳照人,那一刻罗刹公主心底忽然有些许羡慕,一个女性,不管是仙是魔、是人是妖,她最美丽动人的那一刻一定是她披上嫁衣嫁给心上人的那一刻吧。罗刹公主也正是情窦初开的花季芳龄,她也渴望有个肩膀可以依靠,有个人可以懂她爱她,听她诉说,给她温暖。

  

但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在这里她连个朋友都没有,更不要说爱她的人了。她酒入愁肠,不知不觉间醉意已侵人,恍惚间她感觉到有人走到她的身旁,那人问她的身世,问她的来历,问她的理想,她向那人一一道出,仿佛是见到了多年相交的知己,积攒了许久的辛酸和痛楚终于能够有个人愿意倾听。

  

她诉说着似海深仇,诉说着无尽思念,诉说着自己的孤单和疲惫,诉说着自己渴望的幸福……她也分不清那是幻觉还是真实,她只知道自己的眼泪不停地流下,打湿了她微红的面颊。她讲的累了,哭的累了,便在醉意中沉沉睡去。

  

等罗刹公主醒来,她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从幽冥之界逃出来后,她就在也没有躺在床上睡过觉,这一觉,她睡得无比酣甜。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仙界有谁会让她借宿一晚,在这里,还从来没有一个神仙跟她说话超过五句。

  

罗刹公主起身准备下床,这时看到两个道童向她走来,她便问道童这里是什么地方,是谁收留了她。

  

一个道童回道:“这里是都率宫,是我师祖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的官邸。女施主你前日酒喝多了,师祖看你无处歇息,便把你带到了宫中安排你暂住。”

  

“道德天尊?前日?我不是昨日在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喜宴上喝的酒吗?”罗刹公主显然有些迷惑。

  

“女施主您已经睡了两天了,师祖不让打搅您,只是命我两个在此恭候。女施主若是休息好了,便洗漱一下,吃点东西吧。”另一个道童说道。

  

“看来自己是太累了,竟然浑然不觉睡了两天,这道德天尊又是谁?怎么好像没有听说过?但一定是个好神仙,竟肯留我在这里住宿。”罗刹公主一边心中念叨着,一边起床洗漱去了。

  

刚吃完早点,罗刹公主就听到一个道童说师祖来了。她连忙起身向门口看去,只见一个鹤发童颜、风度翩翩的道长向她走来。“这肯定就是道德天尊了”,她想。于是罗刹公主向前作了个揖,说道:“多谢天尊收留,多打扰您了”。

  

  

那太上老君开口道:“女施主言重了,你本是罗刹一族的公主,地位尊贵,何谈收留?你我相遇即是有缘,又何谈打扰呢?”

  

太上老君这两句话,罗刹公主听了即舒心又惶恐。她再仔细端详面前这位仙界天尊:天庭饱满,眉宇之间一股仙气游荡,果然是修为极高的大仙。

  

“不知女施主是否看够了”,太上老君又开口道。

  

罗刹公主被太上老君的仙气所吸引,竟然不知道一时失礼。她连忙赔不是,太上老君却哈哈一笑,引她到了会客厅,吩咐道童去泡两杯茶来。

  

“前日女施主与我言及身世,说是父母新亡,还请女施主节哀顺变。”太上老君也不喝茶,前日他听罗刹公主说到父母双双阵亡之事异常悲伤,所以想要宽慰一下她。

  

可没想到他一句话反而勾起了罗刹公主的伤心事,只见罗刹公主低头不语,眼角流出两行泪来。

  

太上老君也觉得失言,连忙说道:“贫道失言了,女施主切莫伤心,快请喝茶,这茶有安神之效。”

  

罗刹公主泯了一口茶,说道:“天尊没有说错,死者长已矣,不能复生,只是我这偷生之人心中有愧,还不如当初当初一死百了”。

  

“生死皆有法缘,上天生万物,为其延绵,不为其生死。死固痛苦,生更不易啊,生者自当坚强才对。”一听罗刹公主有轻生的念头,太上老君连忙宽慰道。

  

“天尊,我想报仇,你能帮我吗?”或许报仇已经成为罗刹公主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冤冤相报,只会铸就孽缘。你父亲为祸人间,也是该有这一劫,佛门封其其魂乃是理所当然,公道在人家那里,这仇恐怕你是很难报了。”这时候太上老君才喝了一口茶。

  

“那……拿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我父母?还请天尊指教”,罗刹公主近乎哀求道。她的家人对她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她不能放过这好不容易才到来的机会。

  

“如今罗刹一族为西天如来所用,也算是造福一方了,你若能一心修身养性、广结善缘,我倒是可以为你到灵山走一趟。但你父母兄长造化如何,关键还要看他们自己。”说到这里,太上老君又饮了一口茶。

  

“若是如此,我必当尽力修行、躬身行善,希望天尊收我为徒,我将永世不忘仙界的大恩大德。”说话间罗刹公主已经从椅子上起身一把跪在了太上老君面前,俯首便拜。

  

“你起来吧”,太上老君说道,“你也是我命中注定,如今我就收你为徒,替你削去三千烦恼丝,从此入我都率宫,修习道德经吧。”

  

罗刹公主俯首再拜,太上老君却不知何时已经离去。

  

“公主便不再是了,以后就唤你罗刹女吧。”

  

罗刹公主留在了都率宫中,随太上老君修经悟道。太上老君对她也算格外照顾,不仅经常亲自为她讲授经书,还腾出了专门的房间供她起居。毕竟她是都率宫中唯一的女性,而且还长得如此美艳。

  

罗刹女有时候听不太懂太上老君的道法,有时候不太同意太上老君讲的观点,她都会直言不讳,提出疑问。老君通常都会一一为她解答,直到她满意为止。都率宫的道童们都说,他们从未见过有谁在都率宫中得到过如此高的待遇。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人敢质疑师祖的观点”,罗刹女说。

  

  

除了太上老君对她格外照顾之外,罗刹女发现天上神仙们对她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以前大家都是几句客套话,三言两语便把她打发了,现在神仙们都会同她多聊点道法,多聊点生活,或者多聊几句天气。神仙们都知道罗刹女施太上老君的徒弟,她再也不是那个四处游荡蹭吃蹭喝的女叫花子了,所以自然要对她尊重些。而她自己也正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在另一条路上去完成她的理想,去解救她的父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罗刹女前面的死胡同突然间都变成了罗马大道,她感觉每天见到的人都是笑的,闻见的花都是香的,喝到的水都是甜的,而这一切都要感谢太上老君。

  

罗刹女也不知道太上老君为什么要对她这么好,或许就像他自己说的,这是缘分;或许是自己的故事刚好感动了他,他这完全是对自己的一片怜爱;或许他对每个人都这么好,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但她知道自己一定要做点什么来报答太上老君,虽然现在她还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太上老君的法力、修为、境界都比自己高的太多太多,他需要的她根本给不了,况且以太上老君现在的境界他也不需要什么了。

  

平时除了听道之时,她见太上老君的机会也并不多,她知道太上老君喜欢喝茶,所以每次老君给弟子们讲道之时,她都会提前泡上一壶好茶,说来也奇怪,这个娇生惯养的公主泡出的茶竟然比那些专门研习过茶道的弟子们泡出的茶都要香醇可口,太上老君也特别偏爱喝罗刹女泡的茶。

  

罗刹女专心习道,努力提升着自己的修为,她想要赶紧用自己的善行为族人洗尽罪恶,早日让他们重见天日。她也不知道这需要多久,或许这需要很久很久,但她相信太上老君说的,只要她躬身行善,那一天总会到来。即使修行苦涩,前路漫漫,但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强得多,罗刹女活在这通往希望的日子里,倒也觉得时光静好。她一直觉得这希望终有一天会美梦成真,她从来不曾想过这希望破灭的可能性,因为她太相信太上老君了,她没有任何理由不相信他。

  

但偏偏是你最相信的那个人,有时候会做出你最不愿意相信的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