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满目刀枪剑戟,风波起,从此不读诗书不学礼与义。
今生缘,命中劫,终难敌。谁愿安静岁月兵荒马乱里。
玉帝本想借扣押了龙王爷爷之机,先拿下群龙无首的水族,再向其他两大魔族发起进攻,但他没有想到在伟大的自然界面前,就是他这个仙界领袖也只能望洋兴叹。不过玉帝从来都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他肯定会执着地坚持到底,为此他可以不择手段。
在与仙界这一战之前,魔族还未经历过任何战争。生活在山川丛林之间的兽族有时候可能会因为生存空间的重叠而与人类或者同类发生摩擦,而我们水族却连这样的小摩擦都没有经历过。我们有着比陆地上的生物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有着更加丰富的各类资源,我们完全不用为了生存而担心,我们所追求的只是怎样更好地生活。
作为水族的领袖爷爷也给予了水族众生足够的自由,生存在生物链中的每条鱼、每只蟹都在按照自然的规律生存与死亡,水族之中的众魔则追求着自己更高境界的修为。爷爷明白,这样欣欣向荣的水族不需要自己去过多的干涉什么,无为而治往往是对待大治或者大乱之世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时候众生都会遵照自己的天性去生存,而天性是众生和谐生存的最好指引。
这个无为而治的水族,这个与世无争的水族,从来没有想到他们面临的第一场战争竟然就是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生死存亡的战争,他们从来没有为这样一场战争做好准备,而如今,他们却不得不为这样一场战争做好准备。那些平日里写诗作画的手不得不去提起沉重的尖刀利刃,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嘴不得不去发出震天的狂嘶怒吼,那些平日里笑靥如花的脸不得不绷紧每一块肌肉,那些平日里自由自在的身体不得不披上厚重的铠甲……当战争来临,卷入其中的任何一员都必须做好准备执矛上阵,没有谁可以逃避保卫一个族类继续生存繁衍权力的责任。与子同袍,与子同戈,与子同仇,唯有精诚团结才能无坚不摧。
而仙界却并不是那么的团结。
此次征战魔界玉帝任用了能征善战的托塔天王李靖作为总元帅,他的儿子哪吒三太子自然就成为了总先锋,众将之中对此便颇有微词。
当年魔家四兄弟在和鬼族一战中深入敌穴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们也位列天王,这次却被封了个副元帅,说白了就是给李靖打杂的,没有实权还要任劳任怨。
而以土行孙、雷震子为首的一帮青年才俊日日盼望着能够有机会立功出头,如今却被哪吒抢了个先,他们难免会觉得哪吒是沾了他父亲的光才有这么好的机会。
如此一来,除了李靖父子其他众将多是不肯全力出战,一有困难便往后撤,看到机会才肯上前争功,天将之间如此离心离德让李靖的工作开展起来相当困难。
屡战不利,玉帝御驾亲临深入一线慰问官兵却也杯水车薪,他在李靖的中军帐中看着面前的一片汪洋大海,也是丝毫没有头绪。
攻,攻不动,这道天然的水障让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天兵天将无可奈何,再攻下去仙界只会损伤更多的战力。
退,退不得,玉帝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撤退的人,甚至以退为进他都不喜欢,他的作风就是前面有刀山火海他也要把刀山铲平、火海扑灭然后大摇大摆的走过去。
但这一次,他恐怕要在这刀山火海面前多呆一会儿了。
与此同时,父亲和伯父们则开始为水族训练起第一支真正的军队,对于这支临阵组建的军队来说,他们的家园就是前线,他们的训练就是实战,他们的卧榻就是战场,从加入这支队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必须枕戈待旦,就必须做好随时流血牺牲的准备。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当残酷的现实打破乌托邦的美梦,当黑暗降临自由之地,就必须有真正的勇士以血洗剑向侵略和黑暗抗争,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美好和自由,并且让他们更加牢不可破。
我的父辈们便是真正的勇士。当大兵压境,当群龙无首,他们没有恐惧和退缩,而是勇敢地走向前去直面强敌,他们本来布云施雨造福自然的本领如今却要用来对付敌人,他们那些关于自由和平的理想如今却要通过战争来实现,在这些冰冷残酷残酷的现实面前,真正的勇士从来不会害怕。他们害怕的只是自由被禁锢,他们害怕的只是理想无法达成,但他们从未害怕过死亡,因为死亡从来都没有那么可怕,在这个要活着才能感受到的世界上,却偏偏有着那么多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
我的族类们便是真正的勇士。每一个鱼虾龟蟹、每一个水母海藻都是真正的勇士,当他们轻盈的身躯背负起沉重的负担,当他们绵软的双手握起沉重的武器,或许在那些训练有素的天兵天将面前他们根本不堪一击,但勇敢的灵魂却是无人可以战胜的。一个种族只要其精神不死、灵魂不灭,那么便没有谁可以将它灭亡。
玉帝围而不攻,不是他不想攻,而是实在攻不动。水族严阵以待,他们知道生死难卜,但必须倾力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与此同时,狮驼王和大鹏王领导的另外两大魔族的联盟日益稳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狮驼国——以作为抵御仙界攻击的强大后方。兽族白象王也加入其中,三位魔王结拜成为兄弟共同管理狮驼国。作为狮驼国的中枢神经,大鹏王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将这个拥有上百万魔众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狮驼国方圆数百里,三位魔王各自拥有一座城池,成“品”字形坐落在狮驼国中,可以相互支援。城池内外,鹰蛇是守卫,豺狼为将军,百灵谱音律,雀鸽传讯息,猪马作织耕,狐狗贩营生,俨然一副生机人间的样子。其实魔也好、人也罢,都是五界生灵,魔与天地同生,人受女娲泽化,只不过魔族生活在自然之中,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也各自有大王统领,但并不像人类那样用城池禁锢身体,用制度约束行为。况且人类因其对于大自然的恐惧和对自身的恐惧,必须以国和家来给他们自己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当魔族面临着仙界带来的随时可能的灾难,他们不得不像人类那样用城墙和制度将更多的族类捏合在一起,从而增加自身的战斗力,在生死存亡面前,没有谁能够坚持不做出改变。
除了三座城池之外,在狮驼国中还有众多山川,这些大山之中也各有魔族军队守卫。山中军队总负责为总钻风,总钻风下又设有大钻风、小钻风,小钻风手底下还有小喽啰,根据山头大小不同,每座山有几百上千个魔众不等。
而这狮驼国中数十万魔众可以说是兽羽两大魔族的精元所在,虽然还有一些魔王因为种种缘故不愿加入其中,但如此大规模的魔众聚集在一起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实力恐怕连仙界也无可奈何。
玉帝在汪洋大海面前思索着攻进去的办法,他知道这一次很难,但是他相信自己总会有办法的。每一次都是这样,他从来都是这么自信,谁也不知道他的自信来自哪里。
但这一次玉帝的自信恐怕要变成自负了,当狮驼王和大鹏王两位魔尊组建起了狮驼国之后,他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爷爷就出来。如今玉帝为了攻打水族可以说是精锐尽出,此时的天宫早已经是十室九空,防守极其羸弱,正是魔族攻打天宫营救爷爷的最好时机。
两位魔尊亲自带领精兵一万趁一个天地无光的夜晚从狮驼岭出发直奔天庭而去,留下白象王坐镇狮驼国。这晚云遮星月,万物寂静,魔军将自己隐藏在这黑暗和静谧背后,没有谁察觉也没有谁想到他们会对天庭发起攻击。
仙界防守羸弱,再加上两位魔尊兵行神速,几乎没有费太大力气他们就从南天门一路杀到了凌霄殿,但大家搜遍了整个天宫都没有见到爷爷的踪迹,两位魔尊连哄带吓也没有从留守的天兵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看来他们是真的不知道什么。两位魔尊没想到玉帝心机如此之深,连天兵天将也不知道他把也有关在哪里了,但不找到也有两位魔尊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的,就算把整个天庭翻个底朝天他们也要把爷爷找到。
就在魔军们在天庭搜寻之时,溃败的天兵早已跑到李靖军中向玉帝报告情况。
玉帝大惊,这个向来老谋深算、胸有成竹的仙界首领再也无法淡定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魔族会在他远征天庭兵力空虚之际直捣黄龙向他发难,他本以为只要假以时日他定能攻克水族然后再慢慢收拾另外两大魔族也不迟,以为早晚有一天他会将整个魔族收入囊中,但显然他低估了魔族的实力和勇气。
班师回朝,夺回天庭,这回玉帝必须退兵了,他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
仙界众将本就离心离德,再加上围在汪洋大海前面这么久却迟迟没有办法前进一步,天兵天将们早已无心恋战,玉帝一道命令班师回朝,大家都以为是终于要撤退了,队形凌乱,士气低落,各种流言蜚语在军中蔓延,天兵天将们的厌战情绪也愈发强烈。他们哪里想得到马上自己就要面临一场恶战,而显然他们从心理上到身体上都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玉帝封锁魔族攻陷天庭的消息本是不想动摇军心,但时至今日玉帝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摸清楚仙界官兵的心理,这支疲劳的厌战之师已经失去了进行一场战斗的信心,他们以为和希望的只是赶快回到天庭继续过他们自由自在的逍遥日子。
在南天门,两军相遇。准确的说是天兵的前卫分队遇到了魔族留下的警戒哨,两边都有点懵:天兵们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围了大半个月不见踪影的魔族竟然跑到了他们的家中,魔军也没有料到仙界的援兵会来的这么快。两边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赶紧各自回去禀报上级情况,魔军在不属于他们的南天门里,天兵在属于他们的南天门外,隔门相望,面面相觑。
玉帝命令大军迎敌,还在震惊和猜疑的天兵天将们只好强打精神向南天门进发,而两位魔尊早就在南天门内列好了阵势等待天兵,一万魔军精锐对阵天兵十万疲劳之师,两边都虚张声势企图先在心理上战胜对方,更是要先战胜自己心理上的恐惧感。
两军对垒,仙界这边哪吒当仁不让率先出阵挑战,这个看上去眉清目秀的仙界杰出青年还没动手却先动起口来,而且出口成脏、句句歹毒,好像有魔族杀了他祖上十几代一样的深仇大恨,真不明白这些平日里号称教养有类的仙族心里面怎么会如此龌龊不堪。
大鹏王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他并不是因为哪吒口中那些污言秽语而生气,而是觉得这个小辈太过目中无人狂妄自大。
只见大鹏王从魔军阵中杀出,一只擎天巨翼之下仿佛裹挟着山呼海啸,哪吒还没来得及看清是谁出阵,只感觉身边暗流涌动,慌忙奋力抵挡。等那山呼海啸过去,哪吒只见身旁有一道黑影闪过向远处飞去,他踏起风火轮提枪便追,李靖本想提醒他儿子千万小心不可妄追,哪吒却早已追着大鹏王飞出千里之外。
哪吒眼看那黑影就在面前,可每次快要追上时那黑影就是一个加速将他甩在身后,就这样反反复复追了约莫有一刻钟,那黑影从天到地,兀的停在一片荒漠之中,哪吒在他身后停住,收了风火轮,举枪便骂:“臭魔头,你等为祸人间作恶多端,如今竟敢攻上天庭来,简直罪大恶极,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你可知道就是你爹李靖也不敢如此跟我讲话。”那黑影依然背对着哪吒,只是冒出这么一句话来。
“你们这些妖魔鬼怪就会虚张声势,你们作恶多端,跟你们讲话还脏了小爷的嘴呢,看我降了你再说。”哪吒右手持枪,左手拿出乾坤圈,脚下燃起风火轮,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如果说我们魔族作恶多端,那你们仙界杀鬼族、收人间、攻魔界又算什么?”那黑影依旧纹丝不动,似乎想把这场对话进行下去。
哪吒却没有这个耐心,大喝一声便提枪直奔大鹏王而来。
大鹏王还是不动,只等那哪吒近前,双翅向后一挥,翅下阴阳二气交汇,将哪吒丝死死困住,装进了他的阴阳瓶里。
而其实就在那片荒漠之上,哪吒的父亲李靖目睹了整个过程,他本想上前搭救,可是无奈整个过程太快,他根本来不及反应。
原来大鹏王故意故意引诱哪吒一路追他,却兜了个圈又将他带到了南天门下的荒漠之中,为的就是让仙界看到哪吒被捉的过程,也是为了让仙界看到他们的对话。
大鹏王收了哪吒,而这边李靖眼见自己儿子被捉,心中一把无名怒火早已按耐不住,令旗一指,十万天兵直扑南天门而来。虽已是疲劳厌战之师,但那十万之众踏云列阵而来,其绵亘汹涌之气势也如排山倒海般让人心生惬意。一万魔军就在南天门中披坚执锐列阵迎敌,在十万大军面前他们就如同汪洋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吞噬淹没的可能,但他们心中有恐无惧,他们没有胜利的把握,但他们有不怕失败的决心,他们知道自己是为生存的正义而战,便没有什么好恐惧的。
十万天兵叱咤而来,他们本没有打这一仗的准备,但作为职业天兵,他们严格执行上级命令的基本素养还是有的,他们现在想的就是赶紧打完这一仗然后回家吃饭睡觉。十比一的比例,他们八打一还有两个拿衣服的,这场战斗的结果显而易见——至少天兵们是这样认为的。
没了哪吒做先锋,那些平日里得不到表现的后起之秀们反而个个摩拳擦掌,想要抓住这个机会立个头功,好让自己早日在仙界站稳脚跟。
魔军这边各钻风们指挥着自己手下的喽啰们准备迎敌,大家攥紧拳头、握紧兵器,眼前这场拼杀势必会异常惨烈,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
就在此时魔军阵中突然有一道青光杀出来到两军阵前,那不是别个,正时魔尊狮驼王。仙界这边的急先锋们看到又一个魔王出现,纷纷放缓了脚步,他们谁都不想成为第二个哪吒。立功自然重要,但小命没了,立再大的功也没用。而天兵们却还不知利害,只是一门心思想要一口气拿下面这这些看上去不堪一击的魔军。
天兵这边虽然疲惫,但仗着人多也是气势如虹,魔军这边则是个个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准备面对这场以一敌十的硬仗。狮驼王站在两军阵前,只见青气涌动,将他包裹其中,不一会儿青云散去,那里面却走出一头青面狮子,身似青山,面如磨盘。众天兵都以为是狮驼王心中害怕现了原形,却只见青面狮子张开血盆大口,竟然一口气将十万天兵吞入肚中。众天将之中也有逃的快的,也有用深厚功力护住本体的,没有被狮驼王吸去,而那赶着回家吃饭的十万天兵则尽皆成了狮驼王的腹中餐。
玉帝和李靖这下大惊失措,这十万天兵可是仙界的家底,玉帝费尽心思好不容易在仙界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如今却被狮驼王一口吞了,他简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如今他就算召集众将杀了狮驼王,可如果救不出那十万天兵他也不可能再在仙界待下去了,况且他也没有把握一定打得赢狮驼王。
狮驼王变回本尊模样,十万天兵在他肚子里只觉得大如乾坤、黯如混沌,走之无路,逃之无门。这下轮到仙界众将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了,对面一万魔军严阵以待,再加上二位魔王的手段,天将们只觉得背后一阵阵冰凉,就连李靖这位十万天兵的统帅也是心理发虚:如今别说救儿子了,恐怕自己都难保得住。
此时却见一道金光飞到南天门前,这不是别个,正是玉皇大帝本人,这时候无论如何都该轮到他出马了。
玉帝来到魔军阵前,半是无可奈何而为之,半是穷途末路求变通。这场仙魔之争是他发起的,如今要想结束也必须由他来。而事实上,这一次玉帝心里一点儿把握也没有。那个做任何事情都胸有成竹的玉帝遇到了他生命中第一个对手,一个比他还要强大的对手。
玉帝和狮驼王打过照面,也不提什么仙魔之争,也不说什么“入侵我天宫,擒拿我兵将”之言,而是一改往日那副心高气傲的作派,皮笑肉不笑的说出了一句:“魔尊别来无恙啊?”
狮驼王打心里觉得玉帝可笑,但是却不能笑出来,只是冷冷地答道:“托玉帝的福,尚且安好。只是不知道我那龙王兄弟如今怎么样了?”
“龙王自然很好,我请他到天宫清修,日日有人陪他下棋解闷呢”,玉帝讪讪的说道。
“那就麻烦玉帝请他出来,我们兄弟也好见面”,狮驼王说道。
“这次魔军原来是为了老龙王而来的。”玉帝心里似乎明白了什么,这让他心里稍稍可以放轻松一些,他当初埋下的这一步棋看来今天要发挥作用了。
原来玉帝并没有将龙王爷爷软禁在天庭之中,而是把他“请”到了昆仑山的独龙洞中,这里信息闭塞,爷爷也不会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样玉帝就不用担心爷爷会因为仙魔之争而大闹玉帝的后方了。
直到玉帝和狮驼王推门进来的时候,爷爷还以为是他的二位兄弟找到了女娲娘娘,和平解决了争端,他对仙界还依然抱有幻想,直到看到南天门两军对垒他才明白这些日子玉帝做了多少卑鄙龌龊之事。
狮驼王放出十万天兵,大鹏王放出哪吒,这是玉帝提出的交换爷爷的条件——或许只有在玉帝看来这才是条件,在他眼里包括生命在内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交换的。而两位魔尊则更多的是出于两界的和平着想,毕竟冤家宜解不宜结,就算玉帝居心叵测,仙界毕竟还是女娲娘娘的仙界,不是他玉帝的仙界。现在的战争其实是玉帝对魔界发动的战争,如果现在杀了仙界众并将,那么十万天兵和万千魔众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而且两界定会世世代代结下冤仇,再无和平之可能,众生也再无安宁之日。
魔军从南天门撤退,玉帝纵然恼羞成怒也不敢轻易追击,南天门一役让他看清了自己根本还不是魔界的对手,之所以之前能够取得优势不过是他不择手段去对付有原则的人罢了。而魔族也没有以此为契机攻打天宫,或许后代的魔王们无法理解三位魔尊的做法,但他们三个清楚地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他们终究还是守着自己的原则,他们不会做战争的发起者,而是始终坚持着做和平的守护者。
爷爷回到大海之中,看到曾经舞文弄墨的同胞开始舞刀弄枪,看到曾经自由烂漫的水族变得井然有序,看到曾经年少无知的子嗣挑起重担,他很欣慰,也很心酸。他曾经努力为水族创造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环境如今却不得不因为强大的外力而改变,如果没有这场战争,他的族类们本应该是在追求者更加没美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生存去拼搏。在爷爷的理解中,生是活着,而不仅仅是存在。但如今他的族类不得不去先考虑如何保存自己,然后再去考虑怎样更好地活着。爷爷明白,以后他都再也无法让水族按照他理想中的道路走下去了,他必须面对现实。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不是一个妄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必须先学会脚踏实地才有可能找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
爷爷开始在水族建立政权和军队,他将四海封给四个儿子,按照水族众魔的才能让他们各就其位辅佐我的四位叔伯。而他自己则要去完成一件更加重要的事——和另外两位魔尊一起建立魔界大帝国。
玉帝不仁,仙界无义,魔族再也不能寄希望于女娲或者三清来主持公道了,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来屹立于天地之间。而要对抗绝不肯善罢甘休的玉帝和他所统领的仙界,魔界就必须建立起强大而完备的防御体系,做好随时抵御入侵之敌的准备。能战方能止战,只有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才能,魔族才能继续像以前一样过上属于他们的快乐日子。
三位魔尊要做的就是把三大魔族现有的力量整合混编,优化力量配置,建立协同作战体系,增强单位编成内的战斗力,从而使整个魔界军队的实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狮驼王和大鹏王拥有狮驼国,爷爷拥有四海,但它们的行政编制体制和军队框架结构都还不够成熟和稳定,况且狮驼国中亦有水泽之地,四海之内亦有陆空三维,单一种族的兵力配系和各自为政的管理措施势必是不能达到要求的,唯有三大魔族在行政体制上联合管辖,在军力上实行混合编成,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魔族的力量来。
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整个魔族从来没有按照严格的等级和编制制度实施过管理,就是三位魔尊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谈。怎样去设置机构,怎样去编配人员,各级的权力如何分配,各种制度如何规定和施行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提前做好周密细致的方案,而这对于魔界来说这些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万一有什么疏漏,小则影响战局,大则满盘皆输,石头没摸到反而有可能被河水冲走。
其次,魔族千万年来早就习惯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兽、羽两族虽然组建了狮驼国,但那更像是几个魔王带着自己的手下来到了一起而已,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依然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各自为营。水族更是为了抵御仙界才自发的聚集在四位小龙王的麾下,现在想要一下子把他们的生活规范起来,告诉他们每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即使他们在感情上愿意接受,恐怕在生活方式上一时之间还是很难改变。
再者,如果实行混编,三个魔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都不尽相同,如何能够让他们迅速融合到一起而不产生摩擦就是一个很棘手的事情。
困难重重,但有困难并不意味着就要轻言放弃。
有条件要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搞。为了魔界的安宁,为了魔族的兴盛,为了每一个魔界子民能够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件事情必须办成。三位魔王殚精竭虑,日日思索、讨论、调研,把计划方案写好又推翻,改进再改进,他们要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办好,使魔族永无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