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她本心神伤透,他本奋力苦修。一个潜心待来日,一个勤勉等天酬,时光各自流。 偏偏雨疾风骤,朝暮青丝白首。激昂热血壮行酒,世事多愁人清瘦,唯青山依旧。 罗刹女怀上了太上老君的孩子,这件事她不打算告诉任何人。 自从那一夜之后,两个人的关系没有更加亲密,反而变得有点形同陌路。 太上老君让罗刹女搬出了兜率宫,也没有让她和其他弟子住在一起,而是另外觅了一处闺阁给她,平常太上老君讲道罗刹女去的也少了。即使去听课,她和太上老君之间也从来没有过眼神交流,偶然四目相对,双方也都会赶紧把视线移向别方,太上老君也再没喝到过令他舒心的茶。 罗刹女明白,她已经不能再在仙界待下去了,太上老君终究是仙界至尊,她不能让自己辱没了他的名声。虽然他没能帮她救出父兄族人,但收留之恩罗刹女已经无以为报,她不能再留在这里拖了老君的后腿。 罗刹女去向太上老君请辞,这让老君多少有点意外,这些日子他故意躲着罗刹女并不是想要赶她走,而是他是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才好。这位仙界至尊有着高深莫测的修为和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但他也有无能为力不知所措的时候,一如玉帝一意孤行对魔界宣战,他也无法阻止;一如自己犯下了破戒之错,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弥补。那令人仰慕的地位和修为其实远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管用,只有身临其境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其中的无奈与辛酸。 无能为力其实并不是老君的错,但他或许错在了当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选择了逃避。他阻止不了野心勃勃的玉帝便借酒浇愁,他不知道如何面对一夜之欢后的罗刹女便干脆不理不睬。他想等着、看着事情往前发展,期待着能够出现一个转机让自己扳回一城,但等待从来都是弱者没有办法的办法,也因此从来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罗刹女要走,而且态度异常坚决,这让老君觉得她是对自己心灰意冷了,他曾经说过要帮她解救出父兄族人,他曾经让她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但现在那些看上去都变得遥不可及了。或许他本就不应该给她希望,就让她在无望的黑暗之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她也会觉得生活不过如此,而不至于在希望和绝望的落差之中徒增苦恼。 就让她走吧,或许也是件好事。太上老君现在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罗刹女,这一劫他早就知道会来,却终究还是没能躲得过,他的一番好心害了自己也害了罗刹女,但如果再有机会,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助罗刹女救出她的父兄来。他的好心如今办了坏事,其实并不意味着他的好心就是错的,他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那份好心,如果这点觉悟都没有,他也就不配做这个仙界至尊了。 就让她走吧,或许是件坏事,但或许是件好事呢。或许吧,太上老君也有没有把握的时候。 男人或许永远猜不透女人的心事,所以他们之间才存在着不可弥补的隔阂。女人说要一,男人以为她们想要的就是一,但其实女人更想要的是二,而男人们却很少能够想到二。 太上老君想要为罗刹女寻一个好去处,以他的影响力,四海五岳之内随便打个招呼就会有很多高人帮这个忙。但是罗刹女拒绝了,这个去处她要自己去寻,最好是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岭,她要在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方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让他去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 太上老君把他三大宝物之一的芭蕉扇送给了罗刹女,他心里还是觉得亏欠她,这算是对于她的一点点补偿吧。 罗刹女最终选择定居在了翠云山,这里没有什么神仙妖魔,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飞禽走兽。而且这里神似她的故乡罗刹山,让她能够在朝霞的映照或者落日的余晖里找到一丝家的温存。在翠云山,罗刹女在食瓜果鸟兽为生,寻山上石洞为家。她默默地等待着,等着腹中胎儿的降生,她要把他抚养长大,让他拜访名师,学得顶天立地的本领,去救出自己的族人,去完成她未能完成的理想。 除了等待,罗刹女现在没有其他任何念头。 但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有些事情你越是想要置身事外可能最后偏偏身陷其中。 罗刹公主在翠云山中与山水为伴,和万物为伍,过的也算平淡闲适,凭借着在老君那里学的一些道法她可以修修身、养养性。她活在自己对于未来的希望之中,就像当初太上老君给他的希望一样。虽然这希望有时候看上去更加虚无缥缈,但有希望终归是好的,它给人在枯燥生活中坚持下去的勇气,它是在暗淡时间里遥远远方的一点亮光。在与世隔绝的安静岁月里,罗刹女就在那希望之中坚守着,那坚守或许需要千年万年,或许还会更长,或许遥遥无期,但罗刹女相信她一定会坚持下去,直到那一天真的来临。 而在那一天来临之前,她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还会有多么大的变故,她做好了千年枯禅的准备,她对那个琳琅满目、缤纷多彩的世界早已失去了兴趣,救出族人是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或许,对于太上老君他还有拳拳眷恋,但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她根本就没有选择自己幸福的权力,一如她根本就没有选择自身命运的权力。 这一次,亦然。 在三大魔尊商讨组建魔界大帝国的时候,大多数魔界大王都选择加入其中,建成共进共退的攻守联盟。但也有一些魔王并没有加入其中,他们并不是不热爱魔界或者不尊重三位魔尊,恰恰相反,他们对于这个自由自在的魔族世界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只是在他们看来,表达这份热爱的方式并不只有加入同盟一种。而那些加入同盟的魔王也不一定都是出于对于魔界的热爱,他们或许是想要在这个大帝国中分一杯羹,或许是想找个大树好乘凉,或许是出于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应该这么做的媚俗心理……而不是每一个魔王都是喜欢媚俗的,甚至于在他们不加入同盟的理由之中,不媚俗就是其中之一,年轻人嘛,心底总还是有那份心高气盛的桀骜在。 牛魔王就是不愿意加入同盟的魔王之一,他的想法是要靠自己增强实力保全自己,他向往自由豪迈大方的个性让他不愿意依附于别人,不过如果其他魔族有难时他一定会出手相助,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 牛魔王采取了韬光养晦的策略,他扩充地盘、招兵买马,尽可能的增强自身的防御纵深和防守强度。而罗刹公主所在的翠云山就在牛魔王扩充地盘的蓝图之上。 翠云山不仅有着绿水绕山郭、云雾升腾起的美景,还有着险峻巍峨、易守难攻的地势,是一块打防御战的好地方。在手下的狗头军师发现之后,牛魔王多次亲自到翠云山现地勘察地形,准备将此处作为构建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阵地。 而当牛魔王带着挑选好的上万精锐准备在此安营扎寨的时候,他无意之中看到了正在采摘花果的罗刹公主,这一眼从此改变了这位桀骜不驯的魔王的一生。 于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傍晚,在翠云山芭蕉洞,日夜操劳殚精竭虑的牛魔王正对着潜心静修坐等来日的罗刹女。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将整座翠云山笼罩在雨雾之中。正是人间四月天,一场春雨唤来万物复苏,树木们开始肆无忌惮的生长,山色从淡青变成墨绿,山谷潺潺,虫鸟齐鸣。 牛魔王努力掩饰着自己五大三粗的一面,想尽量在罗刹女面前表现的文质彬彬,但却越发显得笨拙和憨厚。罗刹公主心里着实想笑,不过脸上还是一副平静的表情,听着牛魔王天南地北的讲述着和自己压根儿就不搭边儿的事情。 她想知道这个相貌丑陋的魔王来这里干吗,他跟佛门有没有关系,他跟仙界有没有关系,他为什么会对自己这么客气,他跟太上老君又有什么关系,但显然牛魔王嘴里没有一句话是关于这些的。 既然没有自己想知道的,罗刹公主就不想搭理牛魔王了,这并不是针对牛魔王,而是她根本不想搭理任何人,只想自己静静地度过这段时光。她知道这会很孤独,但她早就不害怕这孤独了,这个世界给她的尽是冰冷的绝望,与此相比,孤独一点儿也不可怕,至少孤独真实可触,它就在那里,不走、不变、不会让你失望。 牛魔王当然不知道这些,他眉飞色舞的跟罗刹公主讲述着自己的辉煌过往和宏图壮志,希望用自己最好的一面打动罗刹公主。男人就是这样,下半身思考,上半身行动,为了达到那些人尽皆知的目的用尽手段,甚至不惜把自己的理想和真心拱手付人,最后那些自己苦心栽培小心呵护、本以为独一无二的所谓梦想却成为了别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庸俗砝码。 当牛魔王口干舌燥的讲完,罗刹公主递了一杯茶给他,然后准备送客。她得罪不起这位魔王,当然也不想分享他的什么理想和抱负,她只想赶快送客。牛魔王悻悻离开,他自然也明白追求异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次见面至少两个人算是认识了,也不枉此行。 从此这位心性桀骜、叱咤风云的魔王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情圣,他一边带领手下魔族在翠云山周围构建着防御工事,一边对罗刹女展开了疯狂的追逐。他为罗刹女修了宫殿,裁了锦衣,差人照料,叫她公主…… 起先,罗刹女对牛魔王并没有什么好感。一是她根本没有和谁一起生活的准备,二是牛魔王确实不是他喜欢的类型。这个魔王要长相其丑无比,要修养五大三粗,完全不符合罗刹女对于男性的审美。在罗刹女的内心,还是更喜欢像太上老君那样经历丰富谈吐儒雅的男性。 但牛魔王的优点是他足够的执着,对于自己认准了的事情不会轻易放弃。这位在本领通天的魔界大王在罗刹女面前就如一个孩子一样的乖巧,他不懂怎么照顾人,就像手下的人学;他不懂怎么制造浪漫,就化成人形去人间讨教。这是牛魔王的第一次爱情,他已经深深地陷入爱河不能自拔。他觉得如果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而失去了罗刹女那么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就像烽火戏诸侯,就像楚王爱飞燕,其实爱情这东西五界皆然,在深陷其中的人看来,爱情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他们宁愿错,也不能错过。 或许是牛魔王的真心打动了罗刹公主,终于有一天这位心如止水的公主心里也泛起了涟漪,她想这或许就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应得的最终幸福吧,有一个男人可以全心全意的爱她,也算是一种幸运。或许这个男人还可以帮她救出族人,或许他们还有机会找佛门复仇。 于是罗刹女嫁给了牛魔王,带着她肚子里的孩子,和像她的孩子一样谜一般的身世。 与此同时,魔族的日益强大让刚刚吃了败仗的仙界更加忧心忡忡,一向雄心壮志的玉皇大帝这下也没了主意。他不害怕失败,败了可以再战;他害怕的是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一个失败的人可以重头再来东山再起,可是一个看不到方向的人就好像没了方向的导弹,身体里装满了能量却找不到目标,不知道自己这一身能量该在何处施展。 降鬼收人,玉帝也曾遇到过抵抗,但那抵抗尚在他的可控范围之内,而且那种抵抗更加能够激发他争胜的意气,尽是一帆风顺的胜利反而会让人淡化斗志。但这一次不同,这一次玉帝感觉自己看不到任何希望,那些原本胸有成竹的雄心壮志一下子变得遥遥无期。 不幸中的万幸是还好魔族一贯奉行的都是防御策略,他们不会主动向仙界进攻,这样至少玉帝不用担心自己被攻击而削弱势力范围。 就在胜利的天枰逐渐偏向魔族之际,玉帝手里也再拿不出什么有重量的砝码来与魔族抗衡。仙界此时能做的也只有养精蓄锐,耐心的等待转机的出现。 玉帝下令放宽人类成仙的条件,甚至魔族只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也可以位列仙班。广大神仙皆可招收弟子,玉帝需要一次几何式的增长来扩充仙界的规模。而后玉帝从各大神仙的弟子之中挑选武学之才开始组建另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水军。 就在这水军之中,一颗仙界的未来之星冉冉升起,他就是后来成为八十万水军统领的天蓬元帅——朱刚鬣。 从一开始朱刚鬣就是一个正能量的传递者,是通过自身奋斗成功的杰出代表。他从一名普通的仙界弟子做起,刻苦学习,努力修行,永远比别人多问一点,永远比别人多练一会儿。天道酬勤,这个天赋并不过人的普通仙家弟子很快掌握了天罡三十六计等绝技,成为青年神仙中的翘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当玉帝开始筹备专门用来对付水族的水军之时,朱刚鬣自然成为其中一员,并且凭借自己的一身武艺成为将领之一。 最初成立水军之际,玉帝本来是要把元帅一职交给李靖的儿子哪吒的。一是考虑到李靖是兵马大元帅,虎门无犬子;二是哪吒在青年将领之中也算是翘楚之才。但玉帝没想到他的这个任命遭到了来自仙二代们的集体抵制,尤其是那些没有关系的屌丝们对于这种有关系有背景的仙二代本来就有偏见,即使是他们应得的利益都会被大家认为是通过关系得来的,更何况哪吒刚刚在南天门被大鹏王一擒一纵,大家对他更是一百个不服气,甚至表态如果就如此一纸任命就让哪吒做了元帅的位子,那自己干脆就挂印不干了。 玉帝是女娲娘娘直接任命的,他自然不会意识到民主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这些从基层一步一步爬起来的骨干来说,他们没有什么关系,靠的就是自己的一身本事,所以对于公平公正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他们从来都不会明白,公平公正是制度的目的,而从来不是政治的目的。政治的目的是平衡,各方面利益的平衡。 不过这一次就算是为了平衡玉帝也必须摆下一个公平竞争的擂台了,因为当个体的民意成为集体意志的时候,也是政治必须慎重衡量的利益之一。而且这一次太白金星也建议不要让哪吒来当这个元帅,他的理由当然不是为大家争取公平竞争的机会,而是要为了制约李家的权利,万一李靖功高盖主,恐怕到时候会生出别的事端来。 擂台摆好,玉帝终于给了青年才俊们凭自己的本事争取元帅位子的机会,这些青年才俊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其实他们这些新一代仙界青年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早就互相之间了如指掌,什么三头六臂、什么天生神力、什么雷霆万钧……虽然各有千秋但却谁也降服不了谁,最后反而是半路杀出个朱刚鬣,凭借着天罡三十六计让众仙措手不及,最终杀出重围出人意料也出乎自己意料地坐上了天蓬元帅的位子。这下又有人心里不乐意了——你一个无名小卒,只不过侥幸得胜,凭什么统领八十万大军。大家总是喜欢在那些比自己出身好的人面前把自己摆在普通大众的位置获得同情,又在那些出身比自己差的人面前把自己摆在高位满足虚荣。可是这次擂台比武结果已出、事实已定,任凭谁再多说这个元帅的位子也只能让朱刚鬣先坐着了。 就在玉帝扩充仙界实力、积极筹备组建水军之时,他也终于等来了一个好的时机。长袖善舞的太白金星通过各方打听得到一个消息:西方罗刹族的逃亡公主和魔族之中的牛魔王结为了夫妻。太白金星敏锐的意识到这将为仙界带来转机,如果这个机会把握的好,很有可能打破仙魔之间现在的格局。 玉帝也不是没有想过联合佛门一起打击魔族,但师出无名,他也不清楚佛门的态度如何。而且一旦与佛门合作,不仅以后不好再找理由向佛门发难,而且佛门肯定会趁此机会壮大自己,那么玉帝一统五界的宏图壮志恐怕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了,最终很有可能会变成两强相争的局面。 当太白金星把罗刹公主的消息告诉玉帝的时候,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而是在凌霄殿上踱起步来。他在权衡,权衡眼下的机会,权衡未来的宏图,权衡全盘的计划,玉帝始终是一个不肯轻易改变自己初衷的人。他在权衡佛、魔两界谁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他害怕自己消灭掉一个敌人又培养出另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对于佛家那套舍己为人的理论玉帝自然是不相信的,在他眼里,没有谁做什么东西是没有目的的,佛门也不过就是拿一套学说招摇撞骗招兵买马罢了。 但此刻很明显魔族才是玉帝的心腹大患,首先仙界和魔族的梁子已经结下了。或许在玉帝眼里,攻打魔族不过是他统一五界的其中一步罢了,但魔族却早已把仙界当成了死敌。而佛门偏安西隅,即使他们知道仙界的司马昭之心,至少目前双方还没有发生任何的矛盾。其次,两位魔尊在南天门大败天兵,魔族在气势上已经压了仙界一头,而且魔族三军正在整合,实力日益强大,仙界一时之间恐怕很难迎头赶上,更别说以压倒性的优势消灭魔族。而佛门虽然收了罗刹众生,但军事实力还没有高度扩充,他们最厉害的还是几个大佬的超级个人能力。 几经思考,玉帝决定派太白金星作为特使请求佛门相助共同打击魔族,其理由便是魔族庇护佛门追捕的罗刹族公主,而且魔族也像西方的罗刹一样在东方胡作非为扰乱秩序。 为了表达诚意,玉帝没有提什么条件,并且提出由佛门决定战略战法,仙界负责配合作战。 当然,私下里玉帝早已交代手下众将攻打魔族之时一定要提防佛门趁机抢夺地盘。 太白金星到达灵山之后在大雷音寺面见如来,在众佛面前一番添油加醋的演说再加上牛魔王娶了落差女的事实,太白金星成功将魔族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如来一心度人,这么好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他自然不能错过。于是佛门像当时攻打罗刹一样几乎全员出动,想要趁着刚刚打败罗刹的锐气一鼓作气拿下他们眼中、太白嘴中的东方罗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