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正低头逐字逐句的看着眼前的书籍,是一本杂谈。是百年前一名辰州思学院中的教习所写,其中记载了前唐时期发生的一些流传的故事。《辰西南地杂谈》。
刘心是从书架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的这本书。
要不是刘心有意识的仔细搜索,可能还真找不到这本仅有二十余页厚的杂谈。二十余页厚度的杂谈夹杂在厚厚的《辰州山地考》中,也不知道是谁放的。
刘心正看到杂谈中一处关于南地五国起于何时的记载,却发现灯光忽然变暗了,猛地合上书册,正想要仔细听一下是否有什么动静,然后发现原来是烛台上的蜡烛已经烧的快要消失了,不禁哑然失笑。
自己还是太紧张了。
虽然张泽世说有可能是南地五国的修心者进入了辰山,但想来也不会是为了袭击一座可能没有人在的别院。而且就连自己的老师都感觉到了他们的气息,想来整座辰山之中,大唐的修心者恐怕不在少数,而且境界也不会太低,根本不可能任由那些五国修心者来去自如。
自己完全是在杞人忧天了。刘心摇了头这样想到。
起身走到打开的窗边,从窗沿上拿过一只全新的蜡烛,拿到桌边用还未熄灭的灯芯点燃,将其插在了烛台上。
低头还想继续观看桌上的杂谈,却发现怎么也读不进去了,可能是因为猛然间紧张的缘故,失去了耕读的状态。
刘心轻声叹了口气,吹灭蜡烛,走到了空旷的院中。
看着天边开始涌现的一丝鱼肚白,刘心这才发现竟然已经快要天亮了。
这一夜,终于是艰难的熬过去了啊。放肆的伸了个懒腰的刘心,决定去给自己和还没醒来的王仲做一顿精致的早餐。
咳咳咳,其实就是咸菜白粥而已,谁叫自己的肚子现在已经开始叫了呢,根本没有精力去做其他东西了。
吃完咸菜白粥的刘心,真可谓是心满意足:没有遇到性命攸关的危险,也没有什么成人的烦恼,还能在肚子饿的时候吃到咸菜白粥,真是千金不换的好日子啊!
只不过今日还是要赶回辰州城内,因为明日就是思学院的二月校考——————针对学生一整月学习经史子集的成效考察!
只是这种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头大的考试,对于刘心、王仲这种非常人的人来说,不过是又一次获得教习夸奖的任务罢了。
辰州城东大门。清晨早起的兵士打正在缓慢的打开城门,一些住在城外年老的农户正挑着装满蔬果的箩筐早就等候了多时,城门刚打开,一群农户就一拥而入,各自散开前往日常贩卖的菜市去了。
虽然这些农户涌入城内的时候总是免不了碰撞兵士,但却没有一个兵士对那些看起来一推就倒的老农出言辱骂。因为他们本就是辰州附近招募而来的兵士,更何况大唐军士敢对百姓动手更是立斩不赦的重罪,这也是大唐甲士能为国死战的原因之一!
大约过了一时半刻,守城的甲士门遥遥的望见官道上正缓缓而来的马车,便知道刘心、王仲又来了,只是不知道思学院的那名大教习在不在车上.....
黑马慢悠悠的拉着马车驶过城门时,众甲士伸长了脖子想要看清楚马车内到底坐了几人,却发现马车两侧的窗帘把自己的目光挡的那是一个严实!
众人皆大失所望,今天又是摸不到大黑马的一天啊!
等到黑马驶过城门,刘心、王仲二人各自掀开一边的窗帘,冲着城门处的甲士们大声的喊了一句牛货,方才心满意足的缩回车内。
正时,城门处的众甲士才知道自己这些个汉子竟被两个娃娃耍了,顿时个个气的不行。不过那两小子骂的一句牛货,确实让众人开心不已。不愧是读书的娃儿,骂人也骂的爷爷们心里痛快!
牛货是辰西郡内人人都知道的粗话,说的就是男人精力旺盛和牛一样适合耕作。至于耕什么田,就不是能说出来的了。
一声轻快的铜铃声在安静的思学院内响起,顿时各个学堂内传出一阵阵连绵不绝的哀嚎声。
一个时辰内要写出两千字的策论,既要文章结构合理流畅,又要夹杂学生对于所处题目的论据,还要将字写的好看,这对于思学院这些年岁不过十五的学子来说,根本就不是校考,而是煎熬。
因为除了刘心、王仲二人之外,偌大的思学院,近千名学子中也只有寥寥半百之人能够在教习的标准下,获得一个中上的评价。
而中上也只不过是合格的另一种表达。可想而知,当象征着校考时间结束时的铜铃声响起,这些哀嚎的学子究竟有多少了。
一旦月末的校考得不到中上的评价,思学院的教习们就会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纸笔,变成在学子眼中最恐怖的猛兽,从思学院的院落里倾巢而出,进入每一个没有合格的学生家中,将那些在他们眼中一文不值的纸卷拍在学生的父母面前,开始大声朗诵起纸卷上的文字......
这么做完之后,教习们一般会重新变得敦厚和蔼,嘱咐父母应该多多关注学生们的课业,然后扬长而去,进入下一户不合格的学生家中,重新变成怪兽开始朗诵......
每一个被如此对待的学生,在教习走后,都会平静的吃完一顿晚饭,然后在月光的照耀下,开始在家门紧闭的院落里奔跑起来。因为一旦他们被抓住,迎接他们的就是一顿混合双打......
然后第二天撅着屁股走进思学院,被一批早到的、同样挨过混合双打的同学们围起来耻笑。而那些得到了中上的学生,就会慢慢的成为在众多学子中流传的神童的代名词。
刘心悠哉游哉的吹着口哨,在已经空荡荡的学堂里收拾着自己的桌子。
砰砰!
刘心抬头望去,窗外的王仲正踮着脚,费力的将头摆在了窗框上。
刘心无语,好好的门开着不走,非要把一颗脑袋放在门框上,也就是自己胆子大,换了其他人,恐怕直接拿东西砸过去了,太吓人了。
刘心将桌面收拾完,快步走了出去。却发现王仲怀中抱着一只不足月大的白猫。
不由得眼前一亮,连忙伸手去抱,“哪里来的白猫,不会是哪个教习养的吧?”
王仲得意的抬了抬眉头,开口说道:”我在思学院门口捡的,肯定不是教习养的,怕是被人丢弃的,你看这猫的瞳中可是异色!应该是主人家觉得不吉利,就丢在咱们思学院门口了。”
听着王仲所说的话,刘心心里不由得觉得好笑,将白猫举过头顶,“这么好看的白猫都不要,那不如我们俩养着吧?”
说罢,就看向王仲,没成想王仲听到后,直接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恐怕只能你养了,我阿母最是讨厌带毛的活物了,就连父亲都对她言听计从。”
刘心哈哈一笑,心想那岂不是更好,你和我对着出食物,我还能独享这个小可爱。
王仲看刘心对白猫喜爱的厉害,顿时心中窃喜:嘿嘿,你一个人养着,我还能天天见到这只猫咪......
两个在思学院小有名气的“神童”竟然为了一只白猫,各自打起了主意,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而心怀鬼胎的二人,就抱着这只可爱的白猫,出了思学院,径直向周家早食铺子走去。
刘心忙不迭将一盘面交子送入嘴中,在连吃了五盘面交之后,刘心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心满意足的靠在了椅子上。
刘心不得不承认,这面交确实好吃,做法和样貌都和自己以前吃的抄手差不多,但是不知道为何,偏偏这面交自己能连吃足足五碗!
看着靠在椅子上大腹便便的刘心、王仲,一旁的周正和周林氏笑得合不拢嘴。
刘心将二人的笑脸看见眼里,用略带怨恨的语气说道:“周姨,你这手艺也太好了。这下好了,吃成这样,我们还怎么帮忙啊!”
周林氏嫣然一笑,摆手示意到,“不打紧,你们这些孩子爱吃就行!”刘心听完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一旁的王仲倒是自顾自的逗弄着怀中的小猫。
暮时的辰州城在刘心的眼中格外的充满诗意。一些不知道是谁家养的鸟雀在夕阳的照射下从城外飞来,高高的城墙上站着身穿甲胄的兵士,斜阳正好挂在城头的位置,也只有此时的太阳,才能让刘心产生一种安心的感觉。
刘心、王仲和周正三人并肩走在青石板街道上。每个人的双手都提着一个四层的食盒:周林氏每个月末都会送一些亲手做的食物到城中的悯孤院去。
因为旱情的缘故,城中大部分的劳力已经去了辰山中,这个月周家铺子没有卖出多少东西,所以这次送的食物格外多,周正也是校考完之后告知了王仲,让王仲和刘心一起过来帮忙。
刘心提着食盒,想着周林氏充满善意的笑容,觉得此时的生活真是太惬意了,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样的生活的话,自己也有跳出来为之流血的勇气吧?
正思索着,三人已经到了悯孤院的位置,刘心放下手中的食盒,两步走到门前,用手拍打了数下,就退下台阶,重新提起了地上的食盒。
数息之后,“吱呀”一声,大门朝里面打开了。
一个老人站在门后,刘心抬头望去,不禁吓了一跳。
门内的老人身着布衣布鞋,拄着一根小儿拳头般粗细的木杖,满头白发。而老人的一双眼窝之中,竟然没有眼珠,长满了息肉!
乍一看之下,刘心是真的被吓了一跳,不过马上刘心就镇定了下来,因为身边的王仲、周正二人都是一脸正常的神情,想来应该是住在此地的老人。
左手边的周正看着老人,开口说道:“我家阿母让我们来送一些食物到悯孤院来,希望行书先生让我们进去。”
旁边听着的刘心却好生疑惑,行书先生?是眼前这位老人吗?难不成他是一位行书大家?那怎么会沦落到了这里?
就在刘心还兀自思索的时候,前方的老人却并没有理会周正,反而走出大门,直直的朝刘心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