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剑念归期

第2章 江念

剑念归期 月二十三 4165 2025-10-31 12:03

  

江念在学塾想了很多。

  

他和江清远有些生疏,一是因为江念六岁的时候江清远就上了剑山,第一次走足足到了第三个年头才下山。

  

剑山是有修士用来寄送书信的鹤使,但江清远也只是定时写信给江雨,除了报平安就是询问家中情况,次次如此。

  

二是因为江清远第一次下山,江念当时已经念了三年书了。下山那天江念回家看到哥哥有些不知所措,江清远没有说话,只是和江雨一起盛好了饭菜叫弟弟一起坐下吃饭。

  

到了那天傍晚才找到弟弟询问最近读书的情况,问弟弟有没有交到朋友等。江念一一答过之后才渐渐感到与哥哥间的亲切感,便讲了讲自己在学塾遇到的趣事,越说越是兴奋,哥哥只是认真听着,不时摸摸江念的脑袋点点头。

  

江念最后说到学塾里面有人说他没有爹爹,他气不过就和那人打了起来,被先生知道后两人都被罚抄书八百字,那个同窗还额外罚了打手掌。江清远眉头皱了一下,沉默了一会说:“此事即是他失言在先,你便不应放在心上,更何况你们先生已经惩罚了他。”

  

“不要在意别人讲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只需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你念的书学的道理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好好读书,相信自己便是了。”

  

  

见江念点了点头,江清远又嘱咐了几句便离开了。

  

江念只是不解哥哥为什么好像一点都不生气,也不询问那同窗是谁便走了。

  

只是他不知江清远出了江念房后到镇子西面那矮山上站在一颗山梨树下,腰间的笛子骤然间振鸣不止,一整片山梨林簌簌作响。江清远面无表情,只是远远望向北方。

  

临近散学,江念已经收拾好了书袋,学塾里的孩子都已经按捺不住想放飞的心,一直在叽喳不停。先生就提前让孩子们散学回家去了。江念出了学塾就看到了哥哥站在街边,手里还提着江念小时喜欢吃的芸豆卷。

  

看到弟弟出来,江清远接过他的书袋,说道:“走,回家。”

  

两人一前一后走在镇上都没有说话,倒是街边很多人看到江清远都会招呼两句:“清远回来啦。”

  

只要有人招呼江清远都会停下一一回话,温文尔雅的江清远让镇上的人一度怀疑这小子是否是去学剑了,莫不是剑没学成去书院念书去了。

  

但仔细想想,似乎这两个可怜孩子的母亲三年前留下封信便失踪了以后,江清远像是一夜间长大了一般。小时候清冷的性格一去不复返,每次下山回镇时都十分谦逊有礼,成了镇上所有婶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甚至不少家中有姑娘的都要来和江清远定亲,不过都让江雨以清远如今心思只在学剑上为由给婉拒了。

  

江念平常从学塾到家约莫只要半柱香,今日硬生生是走了两倍时间。江清远手中本只有书袋和芸豆卷,一路走来倒是又多了几两酱牛肉和两串葡萄,书袋中还被塞了好多青梅。

  

江府不大,但庭院中十分干净。院中栽种了一颗银杏树,苍翠的叶子十分讨喜。庭院中铺的石板被掀起几块种上了花草,这想来都是两人的母亲苏灵砚的手笔。不过苏灵砚走后就一直是江雨打理了。

  

  

江雨是清远一岁时,他父亲江陆从铜器城带回来的孤儿。铜器城是梁国北部的关隘,梁国那年正值战乱,那一战也是当今天下共主大宋的收官之战。铜器城下了禁行令,江陆赴梁国行事,正巧看到了在城外蜷缩在道旁瑟瑟发抖的小姑娘,问她双亲何在也不见她开口,只是看到江陆后就紧紧抱着他,不哭不闹只是任凭怎么说都不撒手。

  

小姑娘那年六岁,被带回来给又起了名叫江雨,苏灵砚一直把她当亲女儿看待,还因为江雨总是叫她夫人生过好一阵子气。后来改叫苏姨才不了了之。只是小雨还坚持喊清远大少爷,她说大少爷肯定是要做仙人的,喊别的就落了下乘了。

  

此时江雨已经做好了一桌子饭菜。在院中来回踱步,着急两人怎么还不回来,这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江清远的声音传来:“姐。”

  

江雨看着站在门口的江清远,身高近七尺,一身白袍,腰间还是挂着江陆送他的长笛,脸上只是含蓄的笑,让人如沐春风。

  

江雨想着:“大少爷真是随了夫人了,从来没跟人生过气,一直都这么和气,有苦只是自己闷着。自从有了二少爷,连受了委屈哭也躲被子里憋着,不知道大少爷学剑会不会受外人欺负,要让我知道了非把那人的剑都给骂折了去。”

  

越想越气,就是觉得大少爷这性格在外受了欺负却不声不响自己受着着实委屈,不知不觉还狠狠攥紧了两双小拳头。

  

“不过能当修士的肯定还是有有点眼力见,以我家大少爷这仙资,应是巴结还来不及呢。就是大少爷随了老爷也有一点不好,老爷确实长得有些黑了…”

  

想到这江雨又差点噗嗤笑了出来,这才反应过来大少爷还在那站着呢,手顿时有些紧张得在身上擦了擦,连忙接过东西让二人进屋吃饭。

  

江陆曾给江雨找过些练气术法,只可惜江雨根骨薄,小时又苦身体也弱,一直没有入门,不过她坚持吐纳现在身子比之前也好很多了。

  

  

市面上也流通了很多儒家传出来的基础炼气法门,不过能入门的少之又少。

  

首先是要有根骨,还要适合自己,更重要的是没有师傅引领大多数人只能凭自己摸索。但凡入了门的,在当地州府、军部找份差事是轻而易举,再追求更进一步就要找一个山门投靠了。

  

三人吃了顿寂静无声的饭,吃过饭后江念照常进书房读书。

  

江家二子都好学,不过倒不是遗传江陆的,全仰仗苏灵砚从小给这两兄弟定的严厉家规,读书稍有懈怠就免不了一顿棍棒伺候。

  

剑山弟子有家眷的极少,但剑山的规矩中还是有这么一条。凡是剑山弟子,家眷在尘世生活的,每月都是会额外拨银两,直至境界足够,离山游历为止。

  

这些银两近乎六成都被苏灵砚置办成了书本,也不知是找的那个贩子购置来的,除了市面上通行的儒家典籍外,还有不少地方史志和江湖志异。

  

以前苏灵砚在的时候江念每日功课做完后都会抱着本江湖小说跟她问东问西,平日里正经读书做功课了却是闷声不吭。不过苏灵砚也不在意,功课做完了,再多读些书总是好事情,至于读什么倒是随江念性子去了。

  

江清远帮江雨收拾完碗筷后便坐着和江雨聊天。

  

江雨主动开口问道:“大少爷,江念也要上剑山吗?”

  

“不知,我会问他意思。”

  

  

“学剑苦不苦?小少爷出生那年老爷就去了,他从小就没见过爹爹,长大了些连夫人也走了。本就是苦命人,还要去学剑作甚?就在这里待着我也能照顾他。”江雨有些哽咽“大少爷你也是,做仙人便做。可不能再像老爷那般了,这世上不论是妖族还是土匪,总是杀不尽的,可不能去出那风头。”

  

江清远只是点头称是。

  

江雨心中只是心疼这俩兄弟,觉得学剑肯定是件苦差事。

  

可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命苦,从来不问自己爹娘如今是否还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