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李刚前往王府,为收徒一事与王爷夫妇详谈。
拜师在大乾是件大事。无论李刚还是父母都有意思想将此事公招天下。举办一场盛大的拜师典礼。
李刚再怎么超然,身后站着的都是整个儒家。有了牵挂的他也没有那么纯粹。这也算是变向种拉拢一直并肩王,一旦昭告天下,就有了师徒情分在。
而赵括夫妇对于拜师儒家领袖也是很高兴。一方面是因为赵吏做的事情他们都清楚。虽然都是小事。可名声确实不好听。此次求学完全可以当成皇家对赵吏的禁足。
让大大小小贵族面子上过得去。另一方面,包括他们夫妇。皇上还有,对这些事件的所有人都认为赵吏身上的戾气太重。最后算是为赵括考虑,赵吏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做事随心所欲。
毫无章法也毫无目的。无论李刚的对于收徒有什么目的。他的学识确实是大乾顶尖。有了他的教育将来可以为朝廷出力。
但是这件事唯独赵吏一个人反对。对父母他更是直言道师傅只有一个。夫妇俩知道赵吏对于老道的感情并没有强求。
同时也赵吏坦然道拜师做不到。你可以对皇上说已经收我为徒,但是我不会承认。你也不用交给我东西。
再上书院之时赵吏开始了求学之路,
山中无甲子,一晃三个月就过去。这期间赵吏只在自己的府邸建成之日带着妹妹游玩了一次。剩余的时间都在山上读书。
除了在正式求学的时候见过李刚一次。从那以后两人在没见过面。赵吏只认为李刚听从了他的意见,并无他想。
但是李刚却从未放弃观察赵吏,一方面是因为圣旨在,另一方面修心也是儒家必修的一部分。
从第一次见面,赵吏的从容面对,到下山时最后的霸道,王府内的执拗,到如今书院的生活,三个月的时间从来没见过赵吏又任何气息流露。
直到这时候李刚才对赵吏稍微摸到点头绪。他做的那些事,在外人看来怎么都不会理解,可对于他只是觉得这件事我想这么做而已,他不会去考虑这件事的对错应不应该。
这也许就是赵吏周身没有气息流动的原因,任何气息都是心中所想而演化而来的。
三个月的观察,李刚心中有了决断,平常人在书院内读书,哪怕只有一天或多或少都会沾有一点儒家的正气,反观赵吏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仿佛读书对他来说只是单纯的读书,书中的内容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启发。
现在的赵吏不是他能教导的,他的性格也不是自己能改变的。但是皇上的话也不是他能拒绝的,一切顺其自然。
赵吏消失三个月对于长安城并没有什么影响。在这座城中每天都会有新鲜的事情出现,眼下最重要的莫过于书院将要进行三年一次的大考。
不同往年,今年这次是书院招生最热闹的一次,往年书院落榜学生只有回乡或者在城中谋一份生活。今年四大学院落成,如果落榜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长安城内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书院大考历来都是大乾盛世,
今日早朝就武将集体提出,陛下有失公平,同是大乾学院,为什么由书院先招生,军事学院请命同时招生。
这个话题一出,文官那边不干了。两方人手直接在大殿之上开骂。
武将们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可文官毕竟有学问,骂人都不带脏字。换着花样来,赵无极在上面笑眯眯的看着,直到武将那边被骂的受不了要上演全武行,这才出面制止。直接宣布退朝。带着秦广回到书房,
“不知道哪个脑袋缺根筋想到的这出,还同时大考,就凭那帮武将的名声,他们能争得过书院。到时候丢脸的还不是我大乾。”进到书房赵括随口说道
“陛下,说的是,现如今天下太平再加上儒家一直暗中诋毁武将,军队在百姓心中已经没有当出的威望了。”
秦广在一旁回答道,身为监天阁统领,这些年一直关注此事。随后又继续说道
“不过陛下,军事学院相当与是出头鸟,另外三家一定会借此机会继续象陛下请命。”
\"无妨,这些年书院向大乾输送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可造之才。现在看来书院的教育却有其独到之处。让书院先招生对大乾还是有好处的。今年还是按原计划进行。这次过后,再变成几家同时进行。\"
“是,陛下,那四家最近小动作不断,想来也是知道同时大考不可能,必定会在大考的时候给书院制造麻烦。”秦广有些担心的回答到
“书院如果连这点都想不到,解决不了,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还有做好准备,我不希望当军事学院招生时有任何一个儒家门人进入。”
“是” “这些年儒家在军队里的人都调查清楚没。” “回陛下。一个不差。”秦广知道陛下既然在这时候提起,那么这帮人要倒霉了。果不其然耳边传来陛下的声音 “很好。那些儒生连同其老师一并清理干净。你亲自去书院给李刚一些警告。儒生再敢插手军队。朕不介意让二十年前的事情再来一遍。” “是。陛下。”秦广顿时觉得热血沸腾。脸上露出嗜血的笑容。监天阁沉溺太久了,久到年轻的儒生已经忘记当年的事情了 “对了。先去书院看看赵吏身上的戾气如何了。大哥崔了我几次。他们怕影响到他。始终没有上山。这次你前去看看。如果没问题让他先回家看看大哥大嫂。” “是” 山上赵吏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如果知道他们都再为自己操心。一定会嗤之以鼻。自己身上没有那些气息很好解释。胸口的吏字早就将那些东西吸收干净。不光是气息。他们没看到第一次差一点给自己吸成人干的样子。 至于其他的更是无稽之谈。自己先有系统后有爹。明面上自己是大乾最顶尖的王爷。背后站着整个大乾。暗地里自己是地府唯一传承人,背后是整个地府。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那也是横穿上古的顶尖势力。 而且看样子。系统有意无意间要自己重现上古地府荣光甚至于超越。所以现在能引起他情绪的东西真不多。 之所以来书院读书。父母是一方面。其余的绝大数原因是因为任务。系统否认他的三观这点他不认同。但是他现在不明白系统以什么作为评判条件。而且系统给出的信息太少。需要自己一步步去实验。 从宫中出来的秦广第一时间来到书院后山。对于他的到来书院中仅李刚一人知晓。当秦广进入书院的时候李刚已经来到后山等候。 相互之间互相打了声招呼。两人之间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甚至于两人可以算的上是至交好友。不过那时候李刚还不是儒家领袖二秦广也不监天阁阁主。 二十年前那场杀戮是秦广主宰。但是并未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李刚可以做到当朝宰相也并不是一个没脑子的人。不会因为那场杀戮去怪罪秦广。 从那过后两人并未见面只不过是避免皇上过多猜忌罢了。 “皇上要动手了。” 李刚率先开口道。 “是的。这些年儒家的手伸的太长。” 秦广略微感慨地说道。十年前一些儒家一些青壮派开始将门徒化身平民加入军队。一直持续到现在。天下读书人不多。愿意当兵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发现军队中出现第一个读书人。监天阁就开始秘密监控。事到如今名单上已经不下万人。这还不算其背后的老师。 “什么时候。” 从见到秦广那那一刻李刚就知道,皇上忍不了了。这些年那些人的所作所为李刚都知道。身为儒家领袖的他多次劝阻,一开始还有些作用近几年皇上一直没动作。那些青壮派也开始变本加厉。完全无视李刚的劝阻,自嘲的笑了笑。儒家领袖的称号已经名存实亡了。 “大考之时。你还是太过仁慈。” “劝不住,当时太多在那场屠杀中残留的人心中留下怨恨。这回应该差不多了。”说这话时李刚神色有些黯然。有些莫名其妙的神色。 “二十年前你就在算计他们。”从认识他那天开始。秦广始终认为李刚是那种老顽固。事实也是如此。李刚每一次都是老顽固的形象。 直到今天,直到听到李刚最后的那句话。秦广不得不从新正视眼前的老朋友。一个修为超高的老顽固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将自己门徒算计二十多年且修为高绝之人。 “应势而已。谈不上算计。一切都为了儒家。就跟你一切为了大乾一样。” 对于秦广的问题,既没有回答,也没有否认。 “告诉我这些。你知道我一定会像圣上秉明。就不怕皇上找你麻烦。还是说这书院二十年的潜心修炼你有信心留住我。” “别紧张。皇上需要我,或者是需要我整顿后一个听话的儒家。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现在的儒家不够纯粹。有些杂质必须要清理。不经过换血的儒家永远不会有发出自己声音的底气。” 秦广怔怔的看着一脸狂热的李刚。他知道李刚不是变了。二十年的书院生涯让他变得更加纯粹。如果说以前得他还有顾虑。那么现在的他已经把整个生命奉献给了他的信仰。 秦广不想继续探讨下去。李刚给自己透露的信息的意思很明显。需要自己像圣上带话。剩下的就是圣上与李刚两人的交易。 “此次前来还有另一件事。小王爷的情况如何。” “他的情况有些复杂。等一会我们一起去见一见小王爷,你就知道了。” 提到赵吏。李刚脸上的狂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尴尬。皇上将赵吏交给子三个月。可赵吏现在和来的时候没什么两样。见过之后不知道怎么像圣上交代。 “怎么,小王爷出问题了。”秦广一惊,现在就算是太子出问题都可以。可赵吏不行。圣上子嗣众多。可王爷就这么一个失散二十年的儿子。以圣上和王爷的关系。赵吏一旦出现问题。对于大乾绝对是大地震。” “那倒不是,走吧一起去看看” “没出问题就好。别等了。现在就去。”秦广长出一口气。但是还不放心。不亲眼见到无法回去交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