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发生的事情赵吏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再乎,此时资料上的信息已经快被郝平川念完。
在场的众人一直在倾听,没有变化,只不过场地中多了几名大儒。
而刘阳夏已经被吓懵了,如果不是母亲还在身旁,此时他早就想要逃离,资料太详细了,详细到让他感觉到恐惧。但是为了母亲只能站在主席台听着自己的事迹。
当日上三竿,郝平川将刚才考场正门前发生的事情念完。无牙也从宫中归来,如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坐回到自己的座位。
大考还在继续,考场内除了刚开始声音响起时候有一点骚乱,随着剧情逐渐展开骚乱平息,
有人为声音打乱自己的思绪愤愤不平,
有人独自黯然落泪,
更多的是一心低头做题,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天,不可能因为外来的干扰就放弃做题。
而尤会则黯然神伤,一方面是因为外面的故事,想到自己年少求学时忽略了母亲,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母亲已经离世,
另一方面更多的事因为自己,刚刚考场大门开启之时,他就知道自己要倒霉了,虽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但是大门一开,在场的人都要被问责,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
因为考场除了主考考官和监考就自己最大。在家上外面一直回荡的声音,尤会真的想看看到底是何人破坏大考的规矩。
随着郝平川声音落下,百姓的嘈杂的声音开始一点点在人群中传开。而这其中却不乏有一些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眼神无比羡慕的看着台上的刘阳夏。
读书为了什么,名声还是权利,如果要他们选择一定是名声,要不然为何会有那么多的书生可以为了名声以死明志。
无论大考的结果如何,
这一届的最出名的一定是他,
也许不用大考结束,
此人的名字一定会响彻整个大乾,名扬天下。或许会成为那个名垂千古的人物。
主席台上赵吏起身,似乎是想要为此事在此填一把火。
对着边上站着的几位大儒说道
“我在书院读书的时候见过你们。几位都是各个院系的掌权者。”
随着话音刚落,无牙眉头一皱,这位小爷是要对书院动手了么,不过与自己无关,现在自己就是陛下安排在这的装饰品。
几位大儒忽然听到赵吏叫自己,也是迷惑不已,几人就是下山来听故事的,这么也被牵连进来。
“几位先生现在回山编写典故,三天内交予锦衣卫。从这批考生开始,往后书院第一堂课,就是他的事迹。”
相互看了一眼,前一件事对他们而言很乐意为之,可后一件还不是他们能做主的,程松只好上前一步有些为难的说道
\"小王爷,书院开学第一堂课,向来是由院长主持。而且课目早已定好。此时更改还需院长定夺。\"
“那就去请院长去。做不了主,还在这愣这干什么。”
“院长昨日外出云游,不知去向。”
“现在书院谁能做主。”
“陛下。”
一问一答极快,说道陛下,程松松了一口气,第一堂课原本讲的就是书院的学生要忠君爱国,历年来介是如此。
现在院长不在,陛下就算在宠爱赵吏,对于第一堂课的更改也不可能尤着他的性子来。
“院长不在,今年开学第一堂课,我来讲。”
“这”程松转头看了看一旁的无牙。却见无牙一直在闭目养神,对于他们之间的对话根本没有理会。只好低头道
“遵命”
“锦衣卫。”
“属下在”一旁的锦衣卫连忙上前应道
“书院整理好典故,你们负责传遍大乾。我要大乾每个读书人都知道此事。”
就在台上谈话间,下面的声音越来越小,
赵吏的动作下面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虽然离的很远听不见台上说的是什么。
可是现在发生的一切都跟这位监考有关。
他一动,都在想是不是又有事情发生。
看台上,赵吏再一次走到榜单下,从托盘中取过笔,直接在榜单首位写下刘阳夏的名字。
几名大儒一脸难以置信的互相看了看。又看着那个还在闭目养神的无牙。
下方人群此时也掀起轩然**,如果刚刚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感觉到不可思议。那么现在则是彻底傻眼。
在场的除了陪考的父母大部分都是长安城内的百姓,能有闲心来这里看热闹的平日里也都很八卦,哪里还有心情继续在留在这里,这个消息如果不与他人分享他们会憋疯的。
此时还能在此停留,完全是不知道还会不会出钱更震撼的事情,抬头向看台上,见监考在写完名字后已经回到坐位上。犹豫一会,一哄而散。
没一会功夫原本人山人海的考场仅剩下为数不多的人员。
除了等候考生的父母,还有就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千金,她们不为别的,就是想在这些考生还没有成名的时候,选择夫婿。
不过他们还是少数,毕竟姑娘们还是要些脸皮的。最疯狂的是毕业季。当山上考生结业,城中无数达官贵人都会带着家中未出阁的女子前来,手中挥舞着金票抢人。
就连在书院排名靠后的也不愁没人要,多年来出身书院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现在已经有一些大胆的姑娘双眼放光的盯着台上的刘阳夏。恨不得将此人生吞了。如果不是侍卫不许,他们早就冲上将此人拿下。
台下这些事并没有影响到台上,这把火已经烧起来了,可赵吏总觉得差点什么。思索着究竟有什么问题。随后忽然想起此时整件事情的主角还在看台上。
此时看台上的刘阳夏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犹如生活在梦里,母亲在吃饱后,也已经睡下。
“三日内可有把握将他母亲治好。”
这话是对着大儒说的,可最先惊醒的却是刘阳夏。这几年为了什么。不就是想要母亲可以恢复如常么。
“根治需要三月,可是暂时性恢复平常,三日足以。”程松上前简单的查看一番给出承诺。
“那好,带着两人回山,好好调养。三日后放榜,让他们母子一起接受唱名。”
“是”
说完程松带着母子二人离去,从始至终刘阳夏就如看客一般经历此事。这时候更是被巨大的惊喜冲击,跟一个提线木偶一样。
安排完这一切,赵吏有些意兴阑珊。
“小王爷,这样是否有些捧杀此人了。将此人从一介贫民到天下人的楷模。日后此人一旦出现问题,有损大乾名声。”
无牙轻声说道,这话只是他个人见解此时说出来并无不妥。
“无妨,只要他继续保持这份孝心,无论将来是发生什么,我都可以保他一命。”
无牙轻声叹息了一下,小王爷此举无异是一种造神运动,大考过后,刘阳夏的名字就会被天下读书人诵读。
他的名声会超越现在任何一名读书人,
甚至于院长都远远不如他。
有了这些,一旦产生野心,对大乾的伤害绝对是巨大的。
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他的孝心,学识品性,全然不知。
当消息传到长安城,无数人捶胸顿足后悔没赶到现场亲眼见到这场盛事。而且除了刘阳夏的名字,更多的是在讨论这名监考倒地是何许人也。
赵吏的身份本身就不值得保密。很快民间就有人科普。都是一些喜闻乐见的事情,比如说这位小王爷一出生就丢了,或者是王爷把长命候府改成游乐场这类的小事。
民间喜欢八卦,可是赵吏在百姓中名声不显,而且很少出现,做的事情也很少,几件事说完,又将矛头转向刘阳夏身上。
而现在长安城中的各大势力面前全都摆放着一份赵吏的详细信息,以前或多或少听到过他的名字和事件。
但是都没有重视。虽然很多都是外来势力,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都有自己的情报渠道,现在山上出现的事情不得不引起他们的重视,
这其中任何一件事都足够抄家灭族
,宫中到现在都没有动静。同时暗道里将一份重要人物的名单提到靠前的位置。甚至于觉得还不够,有几家直接将赵吏的名字安排在太子之上。
三家仅仅给了刘阳夏一个可以拉拢的评价。然后丢在一旁。
至于所有人都在羡慕嫉妒的幸运儿刘阳夏。
却悄悄的跟随母亲进入书院,母亲在几位大儒的帮助下慢慢清醒,母子俩抱头痛哭。没人知道刘阳夏在那个晚上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直到三个月后,母亲完全恢复。他辞别书院,拜会过小王爷,请小王爷将自己的去处隐瞒。随后带着母亲更名改姓回到凉州教书育人。
从那以后,整个大乾只流传着关于他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