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沉入一片虚无。
没有光,没有暗,只有一种原始的、未经雕琢的“存在”。这便是郑逸翀初次以精神触角探入《混沌根基法》经文时的感受。那经文并非由文字构成,而是一道道流动的、不断生灭的奇异轨迹,仿佛宇宙初开时最本源的规则显化,充满了无序的狂野与磅礴的生机。
“天道弃脉……”郑逸翀的意识体在这片混沌轨迹前,感受着自身肉身的桎梏。那是一种被整个世界排斥、被某种至高规则判定为“残次品”的窒息感。常规的修仙之路,引气入体,淬炼灵根,皆是以自身契合天道,汲取天地灵气为己用。而他这条“弃脉”,与天地灵气的亲和度几乎为零,强行修炼,事倍功半不说,更可能引来天道反噬。
但这《混沌根基法》的意蕴,却截然不同。
它不讲究“契合”,不追求“灵根”。它的核心要义,在于“演化”与“容纳”。并非从外界掠夺灵气,而是于自身内部,点燃一点“混沌源初”,以此为核心,演化出独属于自身的“内天地”,容纳乃至转化一切外力,包括……这被视为废料、充满侵蚀性的蚀灵瘴气,以及那被天道排斥的“弃脉”本身!
“以身为炉,纳万道为薪;以神为火,燃混沌为基……”
玄奥的意念流入心田,郑逸翀心中震撼无比。这功法,走的是一条逆反常规、自成天地的道路!它不理会天道的认可与否,它要的,是在自身内部,重开天地!
风险极大!“混沌源初”如何点燃?稍有不慎,便是意识湮灭,肉身崩毁。而且,修炼所需的能量从何而来?灵石对他效果极微,难道……
一个大胆到极点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蚀灵瘴气!
这弥漫废矿营,侵蚀生机,被所有修士畏之如虎的毒瘴,在《混沌根基法》的理念中,是否也只是天地间一种特殊的、偏向阴蚀属性的“能量”?既然功法号称“容纳万道”,那这瘴气,是否也能被纳入“炉”中,转化为点燃混沌的“薪柴”?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肉跳。但这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且符合他当下处境的道路。
他退出内视,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然。前世在商海与危机中搏杀,早已铸就了他敢于豪赌的心性。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
他没有立刻开始尝试点燃所谓的“混沌源初”,那太过凶险。他决定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尝试引导和感知。
他重新盘膝坐好,不再像寻常修士那样试图感应和汲取稀薄的天地灵气,而是完全放空自身,依照《混沌根基法》基础篇记载的某种独特频率,调整自己的呼吸与精神波动。他不再排斥周围的蚀灵瘴气,反而尝试着,以一种“包容”和“观察”的姿态,去主动接触它们。
起初,毫无变化。蚀灵瘴气依旧冰冷、死寂,带着侵蚀的特性缠绕着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郑逸翀的精神力在这种独特频率下几乎消耗殆尽,意识都有些模糊之时,他忽然感觉到了一丝不同!
在他的感知边缘,那原本浑然一体、充满恶意的蚀灵瘴气,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缝隙”?不,不是缝隙,更像是某种……活跃与沉寂、阴蚀与……某种更深沉力量之间的微弱“差异”!
这种差异感转瞬即逝,却让郑逸翀精神猛地一振!
有门!
虽然无法直接吸收利用,但《混沌根基法》确实让他对这种被视为绝对有害的能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感知!这意味着,功法的方向是对的!“天道弃脉”并非绝路,只是走不了寻常路!
他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沉浸在这种独特的感知中,如同一个耐心的渔夫,在浑浊的死水中,等待着那微不可察的涟漪。
**数日之后。**
郑逸翀依旧未能点燃“混沌源初”,但他对蚀灵瘴气的感知却越发清晰。他甚至能隐约分辨出,在每日不同时辰,不同区域,瘴气的“活跃度”和那种奇异“差异感”的强弱变化。这让他对废矿营的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团队在他的间接指导下,运转良好。老墨将内部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用活性物质换来了更多生存物资,甚至用几份品质较高的“石髓液”,从一个濒死的老囚徒手中,换来了一张粗糙的、标记着废矿营部分区域矿渣种类和危险地带的手绘地图。
这张地图价值非凡!它不仅能提高寻找特定矿渣的效率,更能规避一些未知的危险。郑逸翀仔细研究了地图,将其与自己的感知相互印证,发现了几个瘴气“差异感”特别明显的区域,默默记在心中。
然而,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
这一日,正当郑逸翀在角落尝试进一步感知瘴气时,老墨神色凝重地快步走来。
“郑小哥,”他压低声音,带着一丝不安,“外面……来人了。不是上次那个执事弟子。”
郑逸翀睁开眼,眉头微蹙:“哦?”
“来了三个人,”老墨语速加快,“穿着外门弟子的服饰,为首的那个,气息很强,绝对在引气期三层以上!他们直接去了营地中央,好像在打听什么事……我隐约听到,提到了‘灵石’、‘异常交易’之类的词。”
郑逸翀的心微微一沉。
外门弟子?不止一个?还是冲着“灵石交易”来的?
他瞬间意识到,上次用石髓液换取灵石的事情,恐怕还是引起了某些有心人的注意。废矿营的执事弟子或许懒得深究,但对于资源同样紧张的外门底层弟子来说,能从废矿营流出灵石,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探究的“异常”!
麻烦,终于从内部,开始转向外部了。
他建立的秩序,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