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大地,汉高祖雄才伟略,讨平四海,一统天下诸国,结束了持续几百年的割据时代。
汉王称帝,定都洛阳,为了巩固王权,消弭各国旧士的反抗意识,改分天下为十三州,便是后世著名的汉十三州。
百年之间如白驹过隙,先前立志复国的仁人志士皆已消散,世间祥和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对美好的未来充满着希望。
黄帝方碑也称黄帝石碑,坐落于龙虎山上,为天师教所有,相传是远古大神黄帝所留下的遗物。
方碑其中的刻画不似寻常文字,晦涩难懂。但是有传言称,悟通方碑中的内容,便可像黄帝一样羽化登仙,长生不老。
龙虎山天师教的首代天师张道陵,偶然参悟黄帝方碑偶然窥得天机,传出了“汉朝天命,桓灵而终”的遗言后便失去了踪迹。
有人说张道陵老死了,有人说他成仙了,反而是龙虎上的天师教教徒对此三缄其口,避而不谈。
汉桓帝听闻传言自然怒不可遏,怎耐道教信徒遍布天下,自然不能轻易治罪于天师教,于是身边毒士司徒嵩献计,对外引入了天竺的佛教来与天师教抗争,还选了极东近海的徐州下邳作为佛都;对内则是推广儒术,大肆宣扬“天地君亲师”的理念,号称皇帝才是天道在人间的代言人,是最为尊贵的存在,目的便是为了打压天师教,从“天道代言人”的身份上抢去天师教的饭碗。
层层打压之下,天师教日渐凋零。
按照惯例,汉朝的皇帝每年春分时节都会登上泰山祭祖,顺道巡视高祖皇帝的老家沛县,而就在这一年,桓帝被早有预谋的泰山贼寇合军攻打,最后兵败身亡,连头颅都被斩掉不知了去向,举国震惊。
继位的太子刘宏,依照黄历演算,得出了“灵”字当立的结果,于是不顾传言,起帝号为灵帝,一切仿佛应了张道陵的预言。
灵帝刚一上任,便让大将军何起率大军将泰山郡数十万人尽数屠尽,还下令纵火烧了泰山,通天大火烧了足足三月有余,曾经葱葱郁郁的青山,眼下已经成了一座寸草不生的死山,百姓戏称之为火焰山,用以讥讽灵帝的残暴。
灵帝的残暴奢靡是印在骨子里的,替父报仇后变本加厉,对着四方百姓动辄杀伐,搞得民不聊生。
天下百姓为之苦久,有人开始怀念起故国的荣光,有人则是寄托希望于神佛的救赎,民心向背之下,人们竟是真心的企盼张道陵“桓灵而终”的预言能够成真,天师教也顺着民意重新香火鼎盛了起来。
压倒大汉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便要说道又一位天师教的天师张衡,张衡是张道陵的儿子,自然也会像他父亲一样,继续参悟黄帝方碑。
碑文自下而上共有四段,张道陵悟得的只是最下面的一段,而张衡踩着前人的肩膀更进一步,终于悟得了第二段碑文。
话说悟得碑文之时,张衡还未来得及高兴,风云突变,乌云遍布,继而遮天蔽日,日月无光。
接下来便是有史以来最为漫长的黑夜,持续了足足三天,后人称之为劫夜,自此人们对于天地鬼神也是更加敬畏。
异象之后必有异动,劫夜过后,却是反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有些人变得突然能够从自己身上召唤出来虚影,而且虚影依照形象不同拥有着不同的能力。
天师教第一时间出来澄清,将能够召唤虚影的人称之为觉者,说他们是上苍选中之人,而这些召唤出来的虚影则称之为命格,是人们出生的那一刻便已经注定了的,只是觉着可以看见,凡人却看不见罢了。
同时天师教对天下觉者发出邀请,对外开放皇帝方碑,称其中内容为“道德碑文”,以求共寻羽化登仙之道。
神仙之事虚无缥缈,能否羽化登仙不得而知,可是觉者却因为各自的命格,已然成位了半个神仙!
命格按照属性分为五行,按照形状又分为了人形、器物型与动物型,其中以人形最为稀少,传闻有人形命格的人都是神仙在人间的使者。
譬如大将军何起,命格为撼山斧,属金,一击之下,山岳为之震颤,千军万马无可能挡。又譬如毒士司徒嵩,命格为一条名为冉遗的古鱼,虽然是鱼,却是木属,能力不得而知,想来不是凡物。
所有觉者的还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每当觉者召唤命格,头顶都会跟着显现出黄帝石碑的虚影,碑文闪烁其中。
碑文共有四段八行,随着觉者能力的增加,自下而上逐步点亮。
由于此般景象映照龙虎山的黄帝方碑,龙虎山便彻底成了天下至尊的神山,天师教也神话,一时间道教权威更盛皇权。
龙虎山为统一行径,依据觉者八行碑文的觉醒程度,自强而若分为了甲实甲虚,乙实乙虚,丙实丙虚和丁实丁虚八级,未曾点亮碑文的觉者称之为入门,而传言碑文全部点亮之后还有一重更高的境界,称之为天师,天师便是可以长生不老的境界。
可惜的是,龙虎山主修长生,属木,对于其他四属性觉者的修行并没有太大帮助,于是觉者们只能纷纷开山立派,立志于觉醒全部碑文成为天师,寻求那梦寐以求的长生不老。
为何说这是压倒大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呢?因为灵帝,号称天子的皇帝,号称天下最为尊贵之人,却只是个普通人,不仅如此,整个刘氏皇亲之中,竟是无一人成为觉者。
天子无道,德不配位,群雄并起共逐鹿!
之后便是大汉王朝分崩离析,长达百年的征战杀伐,神州子民十不存一,形成了当今四国鼎力的局面。
司徒家篡位杀帝,收编京都洛阳的数十万雄狮起家,虎踞函谷关以西,占有十三州中的司州、凉州与益州,因为这些地方属于被汉高祖灭掉的秦国,为自证法理,便立国号为秦,人称西秦。
神州北部则是由何起带着北部防御蛮夷的边防军占据,下辖幽州、冀州与并州三地,都城选于冀州魏郡的治所邺城,于是国号为魏,人称北魏。
东部则是由终与成为皇族第一位觉者的东海王刘玄创立,以天下正统自居,称其余诸国皆是叛贼,坐拥青州、兖州、徐州、豫州四地,国号自然是延续汉,人称东汉。
最后说到神州南部,群山峻岭环绕,不似中原富庶,在秦国与汉国不断欺压侵占之下,也只能抱起团来,由荆州、扬州以及不毛之地的交州三地结成了现在的联盟,国号为楚,人称南楚。
四国之中,唯独楚国另类,不似其余各国般的王权至上,而是信奉命格之上复有命数的理念,依据组成楚国的陈、楚、吴、越、唐五地的封侯,每十年便选出命数最为尊贵者成为楚王,美称曰五侯柱国。五侯独立平等,如同花朵上的花瓣,由此楚国也被之为花国,只是敌人是戏称,戏称他们像花朵般脆弱无力罢了。
经过百多年的修行积累,觉者的修行更成体系,眼下高手如云,便是那高不可攀的天师,也有了四位,各国立国的根本,除开当权者的运筹经营,还要归功于都有一位定海神针般的天师。
四天师虽然名义上是敌人,可是每年都会照会于龙虎山上,共享修行的经验,毕竟天道渺茫,不是一个两个凡夫俗子所能独立参破的,只有抱团取暖才能行的更远,这便是人类的智慧。
由此,恰好位于秦汉楚三国交汇处的龙虎山,便成了怡然世外的独立之地,没有王权管辖,天师教的领袖便成了此地的无冕之王。
每年春天,各国忙于农事鲜有发起战事,便是龙虎山集会的日子。集会中除了共同参悟黄帝碑文,比武考校一番自然也是难免,尤其是四天师的比试,更是举天瞩目。
插一句题外话,龙虎山的天师与觉者修行境界的天师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天师教给觉者的最高境界起名为天师,明显也是夹带了私货,更是公开宣称,所有天师境界的觉者,在龙虎山境内与天师教的天师享有同等的待遇。
天师的真名鲜有人知,皆是以尊号示人,虽然称之为四天师,实则是五人,同根生便是一对夫妻的尊号。
根据最近几年的比试,四天师排名第一的是东汉同根生夫妇,第二则是西秦的义掌财,第三是南楚的楚狂人,最后则是北魏的何太极。
楚狂人所在的凌波塔,更是操持楚国命数测算的地方,由于楚狂人这位当代天师的存在,凌波塔自然也成了楚国觉者的修行圣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一曲心肠婉转的楚歌,一段慷慨激昂的楚辞,这是觉者的故事,也是楚人的故事,天道有轮回,命数由天定?故事慢慢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