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修仙从音乐开始

第2章 禽兽同笼

  

东圣洲,南徐国桓郡,樊阴城。

  

桓郡水镜门,这是桓郡的圣地,不管是桓郡出名的修真人物,还是其他行业的精英多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就连郡主苏蕊也到水镜门去读书听课。

  

桓郡之人,或者是南徐国北方的这几个郡,都以能入学水镜为荣,甚至有的学子就为得到外门弟子一个旁听的资格而庆贺。

  

能在水镜门听课的,甚至获得在水镜门旁听的人,除了个别有特殊才能的人被破格录取之外。无一不是修真天才。

  

这个南徐国北方著名门派之一。

  

所以水镜门的入门资格考核是很严厉的,能进入水镜门的无一不是修真资质优异,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多数人一旦获得了进入听课的机会,都会认真努力的学习。当然任何门派都会有那么一些混日子的。

  

如果是真的天才,不听课也学得好,有些个老师也就听之任之了。

  

  

可是此时水镜门的一间学舍中,讲堂之上,一身穿紫衣襦裙的美少女正在讲解算学课。

  

然后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少年用书本摊开立着放这桌子上的前面,然后自己低着头在看别的书。

  

这少年正是韩谡。

  

在第二排,而且是在老师的眼皮子底下,你认为你立着书本摊开挡在自己的面门前,老师就看不到了?其实这样做,只是你看不到老师而已,讲台上的老师却是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你的小动作。这种行为不过是鸵鸟行为。

  

你认为老师看不到的时候,只不过是老师懒得提醒和说你罢了。

  

可看到这个韩谡不听她的课,而是埋头看别的书,俏脸上不由浮现一抹怒意。但也没什么行动,直到她讲解完了一个数学类型的题目,出了一个题给下面的学生们做,看看他们的掌握程度,才迈开脚步朝着正在看书入迷的韩谡走去。

  

杜若蘅,20岁,水镜门最年轻的先生,不但容颜美丽,体态窕娆,而且她讲的算学也是深入浅出,让学子很容易能够听得懂。

  

学舍中,少年们的眼睛都随着杜若蘅的移动的动人身姿而转动,哪怕是少女,也被她优雅神态和步伐所吸引,杜若蘅真是这些少男少女的杀手。

  

“这家伙,竟然又在杜先生的课堂上看杂书了。”随着杜若蘅的移动,周围这些学子们都沉静了下来,等着看好戏,显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以杜先生的美貌和那悦耳的声音,哪怕就是听不懂她所讲的内容,看着这美丽的容颜,听着那比唱歌还好听的声音,也是一种享受,不是?可好,这个家伙对杜先生,魔免。杜先生的魅力对他一点作用都没有,难怪杜先生这么生气。”

  

  

对于杜先生的讲课,哪次不是爆满?书院为了不打扰正式学子的听课,都是限制了旁听生的名额,要不然学舍里的学生就算都站着,也装不下。

  

可有人获得了听课的资格,却在课堂上看别的杂书。你其他时间看杂书不好吗?非得来杜先生的课堂上?这简直是对如此有魅力,知识渊博,讲课技巧高超的杜先生的亵渎。

  

更主要的是,要是没有获得听课资格的学子,知道了韩谡获得了听课的资格,却是占着这个资格和听课的位子,去看其他的杂书,还不把他给撕了。

  

这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让在外边等着上厕所的人知道了会是什么感觉。

  

周围都是一片的安静,而杜先生的脚步声逐渐接近,都站在这个少年的旁边,认真的打量着,这个少年看的什么书,居然这么入迷。可都这样了,韩谡还不知道。

  

韩谡的同桌给他做暗示,他居然都不知道,也不理。韩谡还是低着头,看自己的书。

  

他的同桌急了,甚至还拉了他一下。

  

他不耐烦的轻声的对他的同桌说:“听你的课,别打扰我。”

  

“韩谡,看什么书这么入迷呢?”一道轻柔的声音传出。

  

韩谡这个时候才抬起头来,发现了正站在旁边笑**假笑的杜先生。

  

  

韩谡想把书收起,却是来不急了。杜先生已经从他的手上把书抽走。

  

杜先生看到韩谡看的书,连假笑都保持不住了。脸一下子都垮了下来。

  

波涛汹涌剧烈的起伏着,看来是很生气,她正在控制自己的情绪。

  

杜先生把韩谡正在看的书合上,准备带走。这个时候,旁边的同学看到了杜先生手里拿着的,韩谡正在看的书是什么。

  

《练气入门》。

  

“噗”的一声,看到学生都笑喷了。你韩谡用什么书做书皮不好,居然用《练气入门》。这是练气修真者入门的必读书。蒙学就学习了的书。他们都是入学水镜书院的学子了,谁还看这种书啊!

  

其他没看到书名的学生,交头接耳的一打听都知道了。大家都是很奇异的看着韩谡,或者听他怎么解释。

  

用《练气入门》做书皮,韩谡真是怕自己死得不快啊!

  

大家都在猜,韩谡看的到底是什么不可描述的内容的书呢?多数学子或许有过经验,或许听说过,好些同学看一些不可描述的书,都会套一个标准教科书的书皮。

  

书皮千篇一律,里面的内容却是各异。据说这点还是从关武神处学来的,史书说关武神一辈子只看《春秋》。后面由徐国的建国首相发扬广大,徐国立国首相离普,据说半部《儒论》治天下,他一辈子只看《儒论》上册。

  

  

后人研究他们的生活细节和对话,论证出来。其实他们都只是用了这两本的书皮而已。于是这点,被上课看杂书的学子们学会了,或许是学废了。

  

看到杜先生要把书拿走了,韩谡急了。对杜先生请求道:“先生,书还可以还给我吗?我翻遍了水镜书院的藏书楼都没找到这书,而且书院周边的书斋也没有。我这还是差不多找遍了樊阴城,最后是到了蒙学私塾那边才借到的书。”

  

杜先生道:“好,我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如果你早听懂了我的课,而去看别的书,我不会计较的。有些人接受能力强,有些人要弱一些,我讲课只能是按照平均水平来做讲课参考。

  

我不会要求天才学生跟我的节奏走。你把我刚才出的题解答出来,课后我就把书还给你!”

  

听到这句话,其他的学生更兴奋了。因为大多数,到现在都还没有把题解出来。

  

这下,又可以看韩谡如何应付了。

  

可韩谡根本就不知道杜先生刚才出的是什么题,傻眼了。

  

可他的同桌,一个14,15岁左右的清纯女孩,郡主苏蕊,还是很有眼色的,把她自己抄写在纸上的题挪过去给韩谡看。

  

纸上写着:今有兽,六首四足;禽,四首二足,上有七十六首,下有四十六足。问:禽、兽各几何?

  

韩谡一看,这不就是鸡兔同笼变异的题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