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山脉外围,落云宗宗门驻地。
落云宗正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在其驻地周围,十六道上接天穹的孤绝山峰拔地而起,环环相扣。
奇绝山峰的山体泛着淡淡的金色,仔细观看发现,不是泛起,而是流淌。
有巨瀑自山顶而来,披挂直下。天上骄阳发出的阳光映在飞瀑上,金光闪闪。
山与山之间,存在着一张透明的法力屏障,不时有道符明灭。
坐落于大地之上的建筑群中,不时有修士来往穿梭。
或御剑,或乘骑,或身化遁光。
山间密林,有珍禽戏憩,仙鹤鸣啼。郁郁葱葱,紫烟缭绕。
好一派仙家福地景象!
驾驭飞舟遨游在虚空中的李神祇等人,将落云宗一切尽收眼底。
“这润和真人倒还真是不负水月圣地出身。除了那几座天人真君才能合力构建的大阵,这落云宗简直像是和水月圣地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曾跟随族中长辈降临水月圣地的李灵儿看过落云宗的景象后感慨。
“确实有几分神异,以法力雕刻出十六座天险奇峰,依靠地势结成如此大阵,就算是我也要费一番功夫,还要有岁月琢磨。看来这润和真人恐怕也早就渡过四九天劫,即将问道天人。”
李凡也开口称赞,他是一行人中唯一一位精修阵道一途的修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关键。
曹真等人安静现在李氏一行身后,听到这些元神真人称赞自己宗主手段,心中满是骄傲。
“终究出身圣地,一些底蕴还是有的。”
李神祇最后总结一句,润和真人,不差。
一道遁光自落云宗中升起,穿过层层阵法,停在李神祇几人的飞舟前。
看着领头的李神祇,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异。
以他的眼力,可以清楚分辨李神祇几人的确切年龄。
这群元神真人的年龄小到不可思议,最年长者也不过三百年岁。
最中间的那名少年的骨龄,竟然只有十六岁。
来人心中惊骇至极,三清道祖在上,十六岁的元神真人啊,闻所未闻。
“不知何方道友来访,润和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来人姿态放的很低,正是落云宗主,润和真人。
飞舟上,在李神祇的示意下,李凡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块剑型令牌,丢给站里在虚空中的润和真人。
令牌通体呈青色,没有什么繁琐的装饰。它的正面,写着青锋二字,二字上剑意纵横,仿若承载一门绝世剑诀,震慑四方寰宇。
反面,被一个大大的李字占据,雍容华贵,透露着仙灵之气。
润和真人看着飞舟中出现的令牌,谨慎接过,注视辨认。
“青锋李家?”
润和真人脑袋上顶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一时想不起来。
忽然,一个威震诸多世界的名头浮现心头。
他难以置信的看着李神祇等人,颤声询问:“敢问几位真人可是来自灵墟洞天,李家?”
李神祇微笑点头称是。
润和出身水月圣地,隐约听圣地大能讨论过灵墟洞天的名字。
“水月圣地所属,落云宗润和,见过诸位道友。”
润和恭敬的将令牌送回李凡手中,挥手解开上空阵法,亲自将李神祇一行接引进落云宗内。
曹真一行人下了飞舟之后,知晓这不是自己应该停留的场所,见过润和真人之后,再度感谢了李神祇等人的救命之恩便悄然离去。
在众人被润和真人让进大厅后,李神祇一行发现早有几位修士等候在那里。
他们是落云宗的几位长老,应该是来的路上接到了润和真人的传音。
大厅中,已经准备好十余张珍奇仙植编织的蒲团。
众人坐定,落云宗几位长老中一位宫装妇人巧笑嫣然,轻启檀口。
“诸位道友远道而来,光临我宗。本宗地处偏远,无甚奇珍,只有妾身闲暇时亲手制作的茶叶,糕点,还请勿怪。”
妇人秀手一挥,数张檀木小桌精准落在李神祇等人身前。檀木桌上,整齐摆放着一些茶水糕点,散发着阵阵清香。
她是执掌落云宗藏经楼的传功长老,刚刚踏入元神境界,道号红罗,是润和真人的道侣。
落云宗礼数做的周全,却没有给人什么距离。李神祇他们感到十分舒适。
李神祇缓缓拿起桌上一块桂花酥,送去口中,轻轻咀嚼。品尝之后,称赞宫装妇人心灵手巧。
宫装丽人面上温婉一笑,心中却对李神祇暗暗留意几分,没想到这名少年才是一行的领头人。
品过香茗之后,红罗真人看着面露满意之色的贵客后略微放松了紧绷的心神。
先前润和传音时曾着重声明,这一行人来历非凡,不能怠慢。
饮过茶点的李神祇不再言语,低着头逗弄着盘旋在他掌心中的墨迦。就是众人来时骑乘的蛟龙,墨迦是它的名字。落座时,他从李凡手里抢过来的。
李凡看着自己宠物在李神祇的掌心中来回徘徊,却总是飞不出掌中三寸,心里替这个小家伙默哀。
不是主人不救你,而是形式比人强啊。
大厅内除了墨迦不时发出几声奶里奶气的吼叫,一时有些安静。
“这是......‘掌中天地’?”
润和真人看着与幼小蛟龙嬉戏的李神祇喃喃低语,眼前的一幕让他想起还是水月圣地弟子时,曾经见到过一位佛家罗汉捉拿大妖。
那尊罗汉仅仅伸出手掌,便将大妖擒下,禁锢在祂的掌心见无力挣扎。
佛家罗汉尊位,对应道门天人。眼下,不过初入元神的李神祇竟然能施展这样的神通,而且如臂挥使。
“微末伎俩,不足挂齿。”
李神祇停止逗弄墨迦,回答润和真人的问题。他的脸上依旧带着春风般的笑意,好像能融化世间最坚固的雪山。
逃离了李神祇魔掌的墨迦化为一道乌光,一头扎进李凡的袖袍中。进去之前还不忘用小尾巴轻轻鞭挞了一下主人的手腕,仿佛在埋怨李凡没有保护好它。
“道友谦虚了,即使渡过四九天劫的我如今依旧不能像道友这般施展这种神技。”
李神祇只是一笑,没有回应润和对自己“道友”的称呼。
“这......”
眼看局面将要陷入冷场,收好小墨迦的李凡出声化解尴尬。
“润和真人不必将态度放的如此之低,我观道友如今阳神蜕变将要圆满,不日就要完全升华,晋升天人,先在这里祝贺道友。”
“李凡道友谬赞了,就这最后一层蜕变不知要耗费几百年月。唉,修真‘路’难啊。”润和真人发出一声叹息。
他自家人知自家事,阴神转阳神,是元神道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若无天大机缘,只有历经岁月琢磨一途。尤其是这最后一步,要比之前的九十九步还要难走,有些元神真人至死都没有完成升华,只能黯然羽化。
沉默的李神祇闻言一怔,又是‘路’?什么‘路’?
李凡与润和二人一番交谈之后,关系迅速升温,恨不得当场就一个头磕在一起。身为在场唯二渡过四九天劫真人的他们,旁若无人的探讨起修行感悟。
谈至深处,二人阳神时常显现于头顶,互换真意,彼此印证。
在场真人,除却李神祇外心神全都被二人阳神吸引,默默聆听二人论道,帮助自身修行。
“李凡道友不愧是仙门祖地出身。今日得见道友,吾心中诸多困惑终于解开,如乌云见日啊。”
润和真人心潮澎湃,自从离开水月圣地独身闯荡之后,他再无像今日这般与同‘路’道友,坐而论道过。
“道友说笑了,此番论道,我同样受益匪浅。”
李凡同样如此,虽然他出身高贵,为李氏族人,自幼便有天仙真君授道解惑。但所见所闻,比起润和真人这种在红尘练心上千载的元神境来说,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今日论道,令他心境有所提升,距离天人关口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