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名,燕州李虎,《望江楼》”
“第二十九名,青州张永,《寄人》”
“……”
“第九名,豫州方仲永,《送友人》,十三岁,能将与友人离别之情写的如此深刻,前途无量”
“……”
“第三名,陇州钱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短短四十字将水、云、竹、山、鹭、花人格化了,写得极富感情。用字精准,形式工整,手法独到,写景唯美,表意含蓄,真是难得的佳作啊,若在往届,必然是冠军之作,但此次佳作太多,只能屈居第三。”陇州钱七已成名多年,颇有文名,也是此次的热门选手之一。
“第二名,青州卢文,《送友人》,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同样的题材,卢文的诗比方仲永的就高明的多,此诗以悲开篇,以悲结尾,感人至深。”随着贺知璋念完第二名,所有人都已翘首以盼,卢文是连续三届望山诗会的魁首,而《送友人》这首诗也是他近些年来最满意的一首诗,用到此处用意也很深远,哪层想竟然不是第一名。”
“第一名,豫州滕修文……”话音刚落,四周哗然,除了豫州过来的学子,其他人都在四处观望,毕竟滕修文的名字太过陌生。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随着贺知璋念完简短的四句,全场一片寂静。
“好一首《江雪》,寥寥二十字,描绘了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没等贺知璋点评,四下不断有人点评,说出自己的看法。
贺知璋点了点头,继续道:“结尾“寒江雪”三字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真是好诗,李唐国很久没有这样优秀的诗作了,若在开脉之后写出此诗,必成镇国之诗”
文人开脉之后自身产生文气,以后每作一首诗都能沟通儒道,积累文气,而此时诗的等级就越发重要,从低到高依次为镇县诗、镇府诗、镇州诗、镇国诗,一首镇国诗可能会将让一位刚开脉的文人跃升至凝窍。《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和《送友人》已隐隐达到镇州的地步,而《江雪》则是妥妥的镇国诗,即使在场的两位宗师,作出镇国诗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
豫州众人羡慕的看着滕修文,他们知道只要有这首诗在,滕修文一定会被四大书院疯抢。
而方仲永的眼中充满了质疑,他不相信滕修文能写出这样的诗,但接下来的两轮,就不由得他不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