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很长一段日子里,经楼院里的一切都变得十分平静。
就拿乙舍来说,自从陆先生立威之后,诸生都老实了许多,再无人敢在课堂上造次。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进学子都慢慢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不管任何东西,一旦失去了那份新鲜感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这段时间,林风没有再去打扰弱水。他是典型属于那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既然没事,那就没有去找你的理由。要是非要说出一个理由,那便是弱水秀色可餐。
可是在林风心里,弱水既然是自己的导师,那就应该尊之重之,不该生出男女之间的那些非分之想。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便是研读四书,练习六艺。这样的日子虽然有些枯燥乏味,倒也十分充实。
对于六艺,除了御科和乐科林风比较生疏外,其他的倒还勉勉强强说得过去。反正六艺要到了高院之后才会精习,林风现在也懒得花太多心思去练习这两科。
可是,六艺当中,“书”一直都是林风的最爱,即便现在不需要精习,林风还是每天都会练习。
犹记得初入学堂时,夫子教自己的便是;点、横、竖、撇、捺,并让自己反复不断的练习。而这一练,便是整整七天。直到第八天,夫子才开始传授识字、写字。不过,林风一直不知道夫子的用意。
而林风爱上书法是因为有一次,林风和林霜在看了夫子的一篇文章之后,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其中有一个“七”字写得尤其好看。两人争相模仿,都写不出其中韵味。
就在两人都要放弃时,林风无意间写出了一个“七”字,别具神韵,甚至比夫子的“七”字还要好看,惹得林霜一阵羡慕。
自那以后,林风便对自己“写字”要求极高,甚至达到了一横一竖都小心翼翼的地步。
不过,一直以来,林风对于书法都没有独到的理解。他没有观摩过任何名书名贴,甚至不知道书法的具体概念是什么。他只觉得夫子的小楷干净、整洁,看上去赏心悦目,所以努力想让自己的字也能如夫子那般。
直到几天前,书科王先生的一番话让林风对书法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书”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写字。字来源于生活,先贤通过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文字,所以最初的文字在字形上最接近事物本身。
今天的文字,历经千年,经过无数智者的改良与简化,我们已经很难从字形上一眼看出他们所代表的事物。但是,只要记住了文字的起源,便很容易理解书法之道。
进入经楼院之后,林风的眼界自然开阔了不少,不再拘泥于墨乡夫子的小楷。
就拿王先生的草书来说,不像夫子的小楷那样中规中矩,井井有条,给人秩序井然之美感。宋先生的草书看上去就像山间的野草,随着微风轻轻摇摆,有点杂乱无章。但是疾风起时,却又大显坚韧不拔之气势。
每月十五,经楼院一月方能一遇的休息日子,平日里再刻苦的学子也会在这天放下书卷,尽情放纵。
或睡一个懒觉,或去集市走走,或游山玩水。
林风是一个异类,他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何所学,自然不知道学习之苦。平日里同窗们总抱怨的什么“寒窗苦读”,并不在他的理解范畴。
一大早,林风便起床思考书法之道。黎玉明彻夜未归,想必又是去了那什么楼。
纵然林风认为读书人流连风月有失读书人之礼,可是腿长在黎玉明身上,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打断他的双腿吧。只好如黎玉明所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也不问,那便什么也没有发生。
林风提笔写到:“‘书’便是写字,而字又来源于生活,岂不是说书法之美便是生活之美吗?可是生活又美在何处呢?”
林风闭上眼睛,开始在脑海中回想自己经历过的一切,从小到大,再从墨乡到经楼院。
良久,林风睁开眼睛,使劲地摇了摇头。显然,没有想要的结果。
美?生活美在何处?
林风洗净手中的狼毫,走出房门。天色还早,只能看见远处山尖的那片鱼肚白。
林风来到公厨,简单喝了一碗素粥,本想前去寻找弱水,向她请教一些书法上的问题。但是想到时间尚早,只好作罢。
不过,林风突然想到,刚入院时,弱水曾说博学楼后有一条石阶直通后山,于是一个念头便在林风心中产生。
既然无事,那不如登顶看日出吧。这个时间,如果加紧脚步,应该能够赶在日出前抵达山顶。
来到博学楼后,果然,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呈现眼前,仿佛没有尽头一般。林风不由惊叹:“如此长阶,生平仅见,不知要行至几时。”
伴随着鸟语花香,林风拾阶而上。
与此同时,弱水的院子里,龙颐和弱水相对而坐。
龙颐品着弱水的“轻雾”,一脸沉醉之意,说道:“首先恭喜你修心知天命,如此年纪,真乃后生可畏。”
弱水微微颔首,道:“院长谬赞。”
龙颐赞许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今日寻你,主要还是想邀请你共同一睹千年难遇的异象——天再旦。此等异象,古籍只记载过两次,不知你可有耳闻?”
“我只知道一次,那次‘天再旦’伴随帝啻降生,只是不知道另一次是在何时。”弱水回道。
龙颐举着茶盏,陷入沉思,久久没有说话。
弱水细心地发现,龙颐举着茶盏的手微微颤抖,激起水面丝丝涟漪,可见他此时心中的惊涛骇浪。
良久,龙颐放下茶盏,将手缩回长袖,不经意间擦去了手心的细汗,说道:“另一次是在上古时期,陈年旧事,不提也罢。只是这‘天再旦’属大凶之象,不知道这次出现,预示着什么?”
所谓“天再旦”,便是发生在早晨的日食。日食本不多见,也不少见,只是这“天再旦”便极其少见了。
早晨,朝阳打破黑暗,唤醒沉睡的世界,为世间带来光明与希望。而在这个世界尚未完全苏醒之时,天狗食日,这个世界便会再次沉睡。
古语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说的便是一个“势”。一旦世界之势受到阻碍,影响的是整个世间的气运。所以,“天再旦”便被看作大凶之象。
第一次天再旦,三荒入侵,人族险些灭族。第二次天再旦,帝啻降生,屹立千年的天元王朝土崩瓦解,一分为四。
龙颐修心、格物知天命中境,只能知前百年。可是他在天机处多年,阅读过很多古籍,虽未亲眼目睹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画面,可是一想到便毛骨悚然,心生恐惧。
龙颐望着越来越亮的天边,一脸忧虑,心中默默祈祷:“只愿不与三荒有关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