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云回到城里之后,立马着手安排了一切。她邀请了朝中俩位权贵子弟,并且还邀请了流云宗的圣女凤柒来一块吃饭。
在城里一处远近闻名的阁楼里,两男两女正在一起用餐。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清云、国师的儿子以及丞相的儿子,还有另一名女子则是清云的贵客,流云宗的圣女凤柒。
丞相和国师的儿子正在对清云大献殷勤,时不时还相互挑衅,妥妥的舔狗争宠的画面。
圣皇钦点清云嫁给国师的儿子,然而,清云却又和丞相的儿子走得很近,奇特的三角关系,让丞相和国师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紧张起来。
虽然国师的儿子百般殷勤,但清云的态度明显偏袒于丞相的儿子,让丞相一方士气大振。
据说,丞相已经上表奏章,说公主和自己的儿子才是情投意合,希望圣皇取消公主和国师儿子的赐婚,转而把公主嫁给自己的儿子,成就一段佳话。这无疑让丞相和国师之间的矛盾飞速升级,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清云眼见书生的计划非常顺利的实施,心头大振,对书生更为的感激。
就在吃饭的时候,她目光很自然的向着楼下看去,这一眼,让她的娇躯猛地一震,目光定格在了一道身影之上!
高人之徒就是高人之徒,居然完全以凡人之躯行走在凡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破绽,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凡人,这份心境根本不是我辈修士可比。
坐在她身边的凤柒敏锐的注意到清云的变化,顺着目光看去,很快就发现了人群中的奇怪书生。
嗯?
不就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书生么?为什么会这么关注?
她们只看到书生在一棵树底下盘坐,声音慢慢传来: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陽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
就在他讲故事的同时,先是儿童围坐,后许多路过的人纷纷停止脚步,也听了起来,这番开场白对于小朋友来说有些枯燥,但却让凤柒和清云全身狂颤,眼中闪烁着惊骇的光芒。这……这是天地至理啊!从古到今,从来没有谁能够将天地至理概括出来,但是这个奇怪的书生居然以讲故事的方式随口说了出来。
这就是天地形成的原因吗?
这就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轨迹吗?
听到这里,凤柒和清云连招呼都没有打,直接跳窗而下,也一块去听起了故事。
她们屏住了呼吸,细细的聆听,一个字都不舍得落下。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当听到石猴从石头中蹦出时,小朋友们完全投入了进去,就连凤柒都将目光投入书生的身上。
石猴在花果山统领猴群逍遥快活,但随后为了追求长生而以竹筏过海,历经千难万险都要去拜师学艺。一个宏大的洪荒世界随着书生的讲解而逐渐铺展在所有人的面前,时不时就引起人们的惊叹。
清云俩人的感触则是更深,她们头皮发麻,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追求长生之术,她们修仙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追求长生之术吗?这书生讲的难道不是故事,而是他经历过的事情?
清云二人感觉自己发现了天大的秘密,脑袋都有些晕乎乎的。不过,内心更是涌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这一定是仙人的故事,他讲的就是仙人的世界吗?难怪一听就感觉有大道之音,说不定里面真的有长生之道?她们神情专注,大气都不敢喘。
这世界本就是仙凡并存的世界,凡人对仙人的故事无比的好奇,更何况书生讲的世界如此不凡,就算他们是凡人,也隐隐感觉这里面的人比仙人要厉害多了。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悟空道:“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接下来,菩提祖师又说了好几种道法让孙悟空挑选,但孙悟空一听不是长生之道,都是一一摇头拒绝。
当菩提祖师不想再教愤怒离去时,二人的心又是跟着提起,似乎是自己错失了这无上大道。不过,当孙悟空夜半三更找上祖师时,所有人的呼吸又再度急促起来。
书生充分的调动起大家的胃口,微微一笑道:“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唉,好神奇的故事,好想在听。”
~~~~~~~~~~~
清云二人走到书生面前,如同小学生见老师一般,拘谨到不行。她们的内心同样无比的好奇,孙悟空真的学到长生之道了吗?真正的长生之道究竟是什么?
作为修仙者,这是她们的执念。不过,面上却不敢有一点催促。能听到书生讲这种故事,本身就已经是天大的机缘了。
“清云拜见前辈。”
“看来你已经开始实施那个计划了,郡主。”书生的眼神仿佛能看穿一切,笑着对清云说。
清云点点头,“前辈,是陈公子让您来此讲故事吗?”
书生并没有言语,只是点了点头。他听了狗爷的话,开始赤脚向西,这只是他的第一站。
就在这时,凤柒恭敬的说道:“小女子凤柒,见过前辈。”
书生淡淡道:“我不过一介凡人书生,而你是修仙者,称呼我为前辈,不妥!”
“达者为师,这是铁律。”凤柒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有一个问题困扰小女子良久,恳请前辈解惑。”
书生看着她,“什么问题?”
凤柒深吸一口气,咬了咬唇道:“小女子斗胆,敢问……仙凡之路,因何而断绝?”
书生看着凤柒,眼眸古朴不惊,有一种看透一切的睿智。淡淡道:“你看那些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为在凡间苦活百年,修仙者高高在上,却可活千年万年!他们也很想知道自己为何不能修仙,你会去告诉他们吗?”
凤柒娇躯一颤,犹如被人当头棒喝一般,愣在了原地。
她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那就是……资格!
有些问题的答案,需要获得资格才能知晓。
就如这群凡人,若是他们去求道,资质上等者还可以加入师门,但资质下等者,往往一句无缘便被打发了。
他们肯定会问,凭什么自己无缘?但,不会有人告诉他答案。
凤柒自认,也不会去搭理一个凡人这么无聊的问题。
她咬了咬牙,再度向书生鞠了一躬,开口道:“请求前辈告知我答案!”
书生默然片刻,这才道:“天地之间的运行自有其规则,我也只能窥探其中一二,但具体原因,恐怕只有那群制定规则的人才懂。”
他仰起头,目光直视天空,眼眸依旧平静,也不知看向了何方。
“制定规则的人?”
凤柒的瞳孔猛地一缩,身上的血液倒涌,一股寒气直冲天灵盖,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颤。
结合所讲的故事,所谓的制定规则的人莫不是天宫?!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不敢再想下去。
书生开口道:“你如果想要知道原因,不妨多来听听《西游记》以后的故事,悟性足够的话,应该可以领悟。”
“受教了。凤柒深深的鞠了一躬,不敢再打扰,告辞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