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儒道
“夫子,既然你说到了这世界上的天骄,那你就说说这个世界上的天骄以及不久后的上院之试呗。”
听见叶君提起天骄这个词语的瞬间,元仲带着几分好奇地向叶君提问道。 被元仲这么一说后,叶君瞬间愣住了。 看着眼神中满是好奇的元仲,以及坐在治学堂中的文雅韵。叶君淡淡地咳嗽了一声后,抿了一口身旁的淡茶后,叶君缓缓开口说道。 “说到这天骄,别的不说那我就说说咱们大夏的儒道四大夫子。大夏儒道四大夫子,分别是夏安十三皇子夏瞿、上院兰安然、北疆风萧然以及江南唐枫。” 说道唐枫这个名字的时候,叶君的眼神中出现了淡淡地变化。但很快叶君又继续说道,“这夏安四大夫子中最负盛名的应该就是十三皇子夏瞿,虽说大夏以武道立国,但自玄元大陆初圣姜山在夏安外立下圣人之阵后。 大夏皇室也极为重视儒道修行,而几乎所有的皇室族人都有修行儒道。而这十三皇子夏瞿,则是大夏皇室中极为少数引得初圣之灵启蒙的皇子。或许正是因十三皇子引初圣之灵启蒙,这夏瞿七岁入启蒙之境。 九岁入童生之境,十岁入学士,十二岁便成就儒道第四境界夫子。近来听说这夏瞿已然以一篇鸣县之诗,成就鸿儒之境。年纪轻轻就已然距离儒道第九境圣人之境之余三层大境界,如此天骄可谓是这大夏四大夫子之首!” 听着叶君的话,坐在学堂中的元仲眼睛中已然是开始闪烁点点星光。似乎元仲,已然是从叶君的话中看见了十三皇子夏瞿的风貌。 而坐在治学堂中的文雅韵则是淡定地听着叶君的话,眼神中看不见半点激动的神情。 作为夫子的叶君敏锐地捕捉到了文雅韵平静如水的神情,于是叶君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至于其余的几位,反正都没有十三皇子夏瞿厉害。那接下来,我就说说这吸引十二州域青年才俊参与的盛会——上院之试!” 上院之试四个字才从叶君口中说出的瞬间,原本神情平静的文雅韵神情终于有了变化。 见到文雅韵神情变化的叶君,连忙继续开口,“说起这上院之试,就不得不提到大夏如今唯一的极境,诸不忌。当年诸不忌建立夏朝不可知之地阵院后,便同夏安儒道、武道高手一同建立夏安上院,为阵院输送人才。 一开始这上院之试便是夏安人才竞争进入阵院的一场比试,后来经过多年夏安上院得到了诸不忌研发的诸多阵法后,这上院已然成为了夏安的修炼圣地。 有人号称,上院之中有能加速修炼者修炼的阵法存在,这一条消息不知道吸引了玄元大陆多少高手。后来,上院之试开始成为了天下人争夺进入上院的机会。 或是大夏朝廷乐于见到如此场面,竟将姜圣的儒道三次儒道问话机会作为上院之试首名的奖励。阵院诸不忌,也将进入阵院上古遗迹的机会拿出作为上院之试首名奖励。如此,这夏安三年一度的上院之试已成为玄元大陆一场盛会。天下豪杰,都在这一日汇聚夏安!” 说到这,文雅韵的神情中终于出现了几分激动的神色。见到文雅韵如此激动的神情,叶君终于心满意足地喝了一杯水心中默默说着。 “小样,爷可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说这些,还唬不住你这个小丫头?” 就在叶君喝水的时候,一个坐着木质轮椅,身穿蓝色衣裳的清秀男子。滑动着轮椅,慢慢从治学堂一边的过道上滑入治学堂内。 “刚刚小生在外听闻夫子讲述上院之试,忍不住立足听了几分钟,言语间听得出夫子的学识见解。于是小生心中暗生敬佩,特入学堂向夫子求教,请夫子见谅。” 坐在轮椅蓝衣男子如此一段话,加上男子恭谨的神情,让叶君心中极为受用。再加上蓝衣男子,虽然坐着轮椅,却如此好学的精神让叶君心中更是舒畅。 叶君看着男子便直接开口问,“无妨,既然你叫我一声夫子,那你便说说你想问什么吧?” “小生谢过夫子,既然夫子说了,那小生便想问夫子,什么是儒道?” 当蓝衣男子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坐在学堂中的元仲和文雅韵竟不约而同地将视线看向了坐在轮椅上的蓝衣男子。只是看向蓝衣男子的两人心中,明显想的东西都不同。 但坐在学堂正中的叶君则无视了文雅韵与元仲的想法,直接开口道,“儒道修行之道九境,从启蒙到圣人,既是修行之道,亦是为人之道。” “那小生想问夫子,儒道修行修的是什么行,为人之道又是如何为人?” 还未等叶君说话,坐在学堂中的元仲直接回答,“你这人,儒道修行自然是诗书礼仪,为人自然是光明磊落。” 在元仲说出这句话后,蓝衣男子微笑着转过头看向元仲。“夫子的弟子,小生果然自愧不如。可是既然夫子的弟子如此说了,那么我想问夫子为何这天下的儒道大家不知多少年未出现熟知诗书礼仪之辈,这天下的儒道弟子也会出现阴阴作祟、背信弃义之辈?” 当蓝衣男子说出这句话之后,治学堂中安静了。元仲和文雅韵震惊地看向轮椅上的男子。而叶君看着蓝衣男子心中忽然想起了这么一个词语,“愣头青!” 对着这个蓝衣愣头男青年的话,叶君的心中有过波动但或许是因为修行了金丹大道的原因叶君心中的这种波动又很快地平复了。 看着蓝衣男子,叶君淡定地说,“毕竟这天下儒道修行者中阴阴作祟、背信弃义之辈毕竟是少数,再者这天下本就难出诗书礼仪大家这也是是正常。” “若是如此,那小生对夫子可就失望了。其他不说,就说这玄元大陆十二州域儒道大家中的,大夏安家官运法、西域文家借代法、北域洪家傀儡法、中域何家乱世法,更别说其它暗中的儒道大家用的手段。这些儒道大家为了突破儒道境界,将诗书礼仪、光明磊落放在何处?难道夫子认为,这天下的儒道大家都应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本么?都应该是为了突破儒道境界,不顾一切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