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白龙马传

第三回 会诸仙玉帝巧设计 建地府阎王望争功

白龙马传 尹渝释 5306 2025-10-30 17:43

  

词曰:

  

天道本逍遥,奈何人自扰。人间自有人间道,何必鬼神了?

  

善恶本难分,何必争纷纭?生死自有死生问,奈何徒增恨。

  

玉帝从一个一天神仙没做过的凡夫俗子一跃成为仙界的领导人物,这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大部分的仙家对于权利还没有什么欲望,大家都在忙着读经悟道提升自己的修为,没有去想过权利是什么滋味,可以带来什么好处,况且玉帝是女娲娘娘钦点,所以仙界也就认可了这位新来的领导人。而他们从未预料到,这位资历不深的领导人的到来,却将给五界带来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将通过自己的手段一步一步的改变五界的格局。

  

玉帝刚上任的时候,神仙们都还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他们各有仙府,或居于仙山之中,或藏于云海之间,除非三清召集,他们平常并没有固定的集会。只是偶尔几个仙家约好谈经论道,其他时候他们要么在家中读经参悟,要么教教弟子教学相长,或者找个黄道吉日外出云游,踏五岳,过渭黄,乐得逍遥。

  

  

而三清端坐于九重天之上,他们平时潜心静修,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要办或者特别重要的人来他们是绝对心无旁骛的。三清打坐时双眼闭合,如熟睡一般,身体岿然不动。九重天是开天辟地之时清气上升之最高处,这里没有风,没有空气,因为风和空气也是有重量的。三位仙界至尊在这里连头发头不会飘动,能证明他们是生而不是死、是有而不是无的只有他们的呼吸。他们万年才一呼,再万年一吸,每一次呼吸之间都有一次沧海桑田。他们呼者为浊,发于肺腑,落于人间,乃成风,吹万物;他们吸者为清,入于七窍,融于脑海,乃成道,育精神。而三清又经无数次呼吸,排浊取清,才有道之大成。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人间如此,仙界也是如此。玉帝位列三清之下,四御之上,而三清并不轻易现身,因此玉帝也就是仙界实际的领袖了。玉帝的第一把火便是要把仙界规范起来,于是他以集中论道的名义要求所有神仙定期集会。这样做一是想在众仙家中树立起自己第一把交椅的印象,让他们在心理上认可自己这个新任的领导人,逐渐适应于他的管理;二是在大会中留意那些与自己意见相近、脾气相投之人,重点拉拢,培养亲信。

  

太白金星就是玉帝拉拢的第一个也是最信任的一个亲信。在资历最老的仙一代中,大部分仙家的追求都是十分崇高的,他们一心悟道,追求着道德上的更高境界。他们中大部分对在人间所经历的大喜大悲早已放下,但太白金星却不太一样。他未成仙时是个纨绔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做大官的父亲死于非命,一家人被满门抄斩,只有他独活下来,抛却尘念,修道成仙。他成仙之后对于过去的事情还念念不忘,心中想要为父报仇但又拘泥于仙界的规则不敢动手。他胆子不大,本领也不大,自己总是觉得别的仙家瞧不起他,因此总是想要找机会在众仙家面前露露脸,却又苦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因此也一直没有找到什么特别好的机会。这次玉帝入主仙界,太白金星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还没等玉帝找到他,他就主动找到玉帝汇报思想,介绍仙界现状,力推仙界改革。

  

他说仙界现在太过散漫,各仙家各自为政,做什么事也没有统一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好恶,他建议对仙界进行统一的管理,并把这种管理常态化。他还提出众仙家之间设立官职和等级之分以及打造凌霄宝殿等想法,这些都颇合玉帝的心意。

  

但玉帝知道,这些改革都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神仙们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全部改变,急于求成只能招来巨大的阻力。因此,他要在仙界培养更多的亲信,并通过他们控制仙界的舆论导向,同时他还要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让他所作的一切都显得事出有因合情合理的机会。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人间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冤死之鬼越来越多,阴间的鬼无法按时投胎便跑到了阳间闹出各种离奇之事来。人心中有了鬼,只好请术士们帮忙捉鬼,这事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但领导们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见微知著,从平凡的事中看出不平凡的门道来。

  

一次众仙例行的集会上,玉帝的又一个亲信阎罗王提起了鬼闹人间之事。这阎罗王说起来在众仙之中论资历不算高也不算太低,不过因为长着一张凶神恶煞的脸,再加上自身性格也比较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以跟他来往的仙家很少。跟太白金星一样,这位有着轻度被迫害妄想症的阎罗王也主动投奔到了玉帝麾下。

  

在玉帝的授意下,阎罗王把小鬼们如何扰乱人间正常秩序,如何破坏人类正常生活添油加醋演绎了一番。众仙家们平时都只顾着自己修炼,谁有工夫去关心这些事情,所以经阎罗王这么一说再加上太白金星等几位仙家一起附和,大家也就都信以为真了。

  

玉帝顺势说起自己在人间受过的苦难,说天赋人权,可人类生存是多么不易。他本是受尽了人间所有疾苦才功成升仙的,如今人类却又要遭受这厉鬼袭扰之苦,自己真想再下凡间去代人类尝一尝这苦难。各仙家或是被玉帝的真情演讲所打动,或是碍于面子,纷纷劝玉帝要三思后行。

  

于是乎玉帝自然而然的抛出了他这次集会真正的主题:“众仙家都是修仙之集大成者,造福人间也是我们修仙的目的之一,大家说说我们到底要怎样帮助人家恢复正常秩序?”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仙家虽然都修为颇高,但谁都没有专门去关注过人间和阴间之事,所以这些平日里谭玄论道、高深莫测的大仙们听到这个问题竟然都面面相觑、一时语塞。这时候阎罗王再次登台演说了,做过基层调研的跟那些一点基层经验没有的一比,果然就显得专业了许多。阎罗王从鬼的来历讲起,一直讲了一部鬼的发展史,并再次痛陈厉鬼们如今犯下的滔天罪行,强调这是违反五界的生存规律之罪大恶极之事,直把众仙讲得云里雾里,他才把他和玉帝早就商量好的“方案”娓娓道来:

  

一、在阴间设立地府,由仙界统管,负责对所有的鬼统一管理。

  

二、设生死簿,对人类的寿命进行统筹规划。生灵万物皆有生死,但在以前他们只是按照自然规律出生或者死亡,并没有严格的寿命期限。

  

三、在阴间设立地狱,归地府管辖,地狱设不同层级,每一层有不同的刑罚或者福利,根据人生前的功过把他们的鬼魂投入不同的地狱之中。

  

阎罗王解释说,之所以这么做的是鼓励人们在人间时多行善事,更好的引导人类走向幸福美满的生活。其实这不过是为了方便玉帝更好的统治鬼界,并为下一步统治人间做好铺垫罢了。人做错了事却要鬼来承担,也真亏他们能够想得出来。人类活着的时候总是说什么事大不了一死了之,现在倒好,就算一死也无法了之了。

  

况且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有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我觉得人之初并没有善恶,人性是先天的,而善恶是后天的,人性是绝对的,而善恶是相对的。

  

人性是女娲造人之时便赋予他们的,而善恶则是人类存在之后才认为去规定的。如果当初人类把善的规定为恶的,把恶的规定为善的,那么现在岂不是善就是恶,恶就是善?

  

火煮饭生暖便是善,烧山毁林便是恶;其实火本无善恶,只是不忧不惧地在燃烧罢了。水滋润万物便是善,泛滥成灾便是恶;其实水本无善恶,只是不急不缓的流动罢了。

  

人类觉得懒惰归为恶,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懒惰而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机器来代替他们去完成各种繁杂的工作,懒惰让人类的科技文明得以长足的进步,所以按照人类的逻辑,懒惰亦是善。

  

在人类的西方文明中,一直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恐怖分子在一座繁华的城市之中安放了一枚威力足以毁灭整个城市的定时炸弹,警方已经来不及疏散市民,也无法在炸弹爆炸之前找到炸弹的位置,他们抓到了犯罪分子却使尽浑身解数也撬不开他的嘴。这时他们得知恐怖分子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一个七岁的女儿,恐怖分子深爱着她们,而如果警察在恐怖分子面前毒打她的妻子和女儿就可以让他开口得知炸弹的位置所在,所以警察们面临的难题就是他们要不要在恐怖分子面前毒打他的妻女。如果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可以顺利的找到炸弹并将其拆除,从而挽救一个城市。对于这个城市的使命而言,他们做的就是善事,但对于那对无辜的妻女来说,他们做的却是恶事。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那么一个城市和里面的千万民众可能就会消失殆尽,对于职业警察来说,这也是他们的罪恶。

  

  

所以善恶本来就是相对的,我们无法去完全准确的界定他们。他们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他们之间的此消彼长维持着五界的正常秩序。善恶也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善,恶便不是恶;没有恶,善便不是善。恶是激励善的,善是掩饰恶的,扬善固好,可是一味的追求片面的善,最终反而是自酿苦果。

  

阎罗王发言完毕,太白金星急忙跟着附和起来,把阎罗王大夸一通,说他条理清晰、一阵见血、天衣无缝。玉帝倒是不着急发表意见,而是先问众仙家们有什么看法。

  

这些仙家平日里关注的都是自己修为,而且阴间的事情本来也就不是他们该管的,所以其实大家对于阴间之事和阎罗王提出的方案都还没有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过阎罗王这么一忽悠再加上太白金星的随声附和,大家也都纷纷说阎罗王的建议颇好,不仅可以规范阴间,还能够惩恶扬善,值得采用。也有几个仙家本想说阴间之事他们仙界不该管的,但话到嘴边又都吞了回去,一则是他们不想做与大家意见相悖的“个别人”,二则反正事不关己干脆高高挂起。但他们一定不会想到,他们今天的沉默只会让他们明天更加沉默,等到玉帝开始重新规范他们的生活,他们想说话也已经为时太晚了。

  

既然定下了政策,那下面就是具体的实施了。要实施就要有人来做,天下之鬼数以亿万计,每时每刻又都在变动,有旧鬼投胎,有新亡补入。单是建造地府和创建生死簿就是无比浩繁的工程,建造地狱更是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之至,所以这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有一个能力颇强的神仙作为负责人,各仙家还都要出工出力。

  

几乎不用讨论,阎罗王是所有人心中最适合的负责人选。在玉帝心中,他肯定要派自己的心腹去做这件事,这也早就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在众仙心中,这么复杂琐碎的事情自己才懒得去管,既然有人出头那就让他做这个冤大头吧;而在阎罗王自己心中,这个外表粗犷内心自卑的神仙终于有了一件自己能够独自负责的大事,他也是一百个心甘情愿想把这件事情做好。

  

于是玉帝任命阎罗王为总负责人,各仙家各自出钱出力,开始了他掌管阴间的计划。但事情并没有让想象的这么简单,这事神答应了还要人和鬼也答应,可要人答应容易,要鬼答应却很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