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福祸,月有圆缺。王辰三岁时得了一场怪病,起初的症状,也只是食欲不振。其父母并未在意,以为是偶感风寒,这也是小儿常有之事,不足为怪。
木姓太老爷子虽知王辰患病,但几日未见其出来玩耍,平日里对王辰那是百般疼爱,虽不是自己亲玄孙,但有过之而无不及。凡力所能及,那是百依百顺。乡野之人,家资富余者,廖廖无几,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太多数舍不得花钱治病,有时自己找点草药煎服。天长日久,虽不懂岐黄之术,但也知药性之皮毛。
所以木太老爷子亲自找来草药,捣药煎药,不假他人之手,外敷内服。几帖药下来,仍不见有丝毫起色,病似乎有加重的迹象,王辰父母亲这时才慌了神。小两口一商量,只有去镇上找大夫。王父不敢有片刻耽搁,抱起王辰,立马向村头跑去,因此时天色尚早,到镇上有几十里地,山路崎岖不平,黑夜更是不好走,如此才急色匆匆。
寻医治病,也非一日之功。然半载已过,王辰父母亲穿州过县,方圆几百里跑了个遍,凡医术稍有名气者,或有偏方者,无不亲至,.但都事与愿违。此时的王辰闭着眼睛,满嘴起泡,只有饿极之时,眼睛才会稍微睁开,小手乱晃。余时放在床上,抱在手中,那是你怎么弄,王辰也是一动不动,不哭不闹,出气多进气少,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小命不保。
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大夫也看了许多,如今,病情并没有好,反而令人绝望,王辰父母亲一愁莫展,悲伤不已!王辰父亲眼瞅着家中一贫如洗,盗贼难顾。眼中全是绝望,布满血丝,只是不曾哭出声来。四目相对,看着眼泪婆娑的妻子,两个人是抱头痛哭。
村子不大,王辰父亲是长子,下面还有三弟两妹,所以结婚之后,找了一块地,整基筑墙,另盖了一间房。虽然隔点距离,但夫妻俩人的哭声也引得木太老爷子与王老爷子齐刷刷赶过来,大门未关,小俩口抱头痛哭,那是瞧得一清二楚。
木太老爷子与王老爷子四目相望,也是摇头叹息,心中酸楚,佘何并无医以济世之能,俩人只是望着屋内,也不作声。过得许久,小两口哭声渐止,相互擦了擦眼泪,四目微红,。
王老爷子见状,嘶哑说道:“儿呀,辰儿如此,你俩已尽父母之责,不必太难过,他能不死,必有后福,如若早夭,也是王家福薄,难留大福贵之人。”话未说完,自己已是老泪纵横,只是强忍悲痛,并未哭出声来。
木太老爷子也是见过风浪,受过波折之人,内心而不显于外形,见状心痛劝道:“你俩父子也要太过悲伤,辰儿还未断气,路未断绝。”
急匆匆又对王辰父亲道:“行儿,此前你俩夫妻四处求医,以为辰儿之病,凡医可治。所以当初并未对你言明,为今之计,只有漠北一行,求助于林神医,或许他老人家可以医治,但此去漠北,跋山涉水,路途遥远,怕你漠北未至,辰儿…。” 王行急色道:“家中已然如此,惧与不惧,又有什么分别,但愿上苍保佑,保得辰儿一命。” 当既木太老爷子修书一封,交于王行,又从怀中捣鼓出一块石头,石头不过拇指大小,似玉非玉。 木太老爷子又对王行道:“行儿,书信与此物,交于你,见到林神医,交与于他,自然明白,但你要谨言慎行,不许多言,救与不救,不必强求,切记。 王行伸出双手,接过书信与石头,信件到未不同,但见那石头中嵌入几条绿丝线,紧握之下,一股清凉,人很是愜意,但也并未在意。随即揣书信入怀,找妻子要块布巾,然又细细包好石子,贴身放入王辰胸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