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徽山下。
访仙镇。
坊肆林立、宇阁飞金。
十里画廊,雕梁绘栋绵延而去。
廊畔河水幽碧,绿柳长堤高阁广厦。
明灯高挂,彩绣盈门;
曲调暧昧,酒香脂浓……
徐丰年望着眼前这座繁华的小镇,搜肠刮肚的想出这么些能够形容所见所闻的词汇。
他距离‘初次’下山,已经过去三天了。
徐丰年打定主意,在寻找禁地修行之前,先好好了解一下山下的世界。
而距离太徽宗百公里外的访仙镇,便是此行的第一个落脚点。
记忆中,他好像来过这个小镇。
只不过那时他尚且年幼,在外门执事的带领下,和姐姐徐芝虎大手牵小手,懵懂的经过这里,之后再上山修行。
关于这座因太徽宗而建立的访仙镇,记忆不多。
这两天闲逛了一番,内心极为震撼。
这和前世看那些历史小说之中的古代盛世,并无二致。
访仙镇名义上说是镇,实际上,已经不比前世的县城小上多少了。
根据他这两天观察,镇上多半是一些凡夫俗子和江湖人。
修士的话,炼气境的倒是不少。
而筑基境,却是不曾见到。
以他如今筑基七重天重天的修为,在这里竟然成了大佬。
稍稍释放出一点气息,便被那些炼气境的修士成毕恭毕敬的称之为前辈。
——没错,一路下山,徐丰年全程步行。
并非游山玩水那种闲庭信步,而是一路捶打自己,再加上赵灵儿炼制的丹药后劲儿,让他一股脑冲到了筑基七重天。
徐丰年觉得自己运气还算不赖。
若不是穿越后被天道诅咒,系统叛变,有了状态因果反转状态,他此时恐怕已经去冥府报道了。
赵灵儿炼制的丹药,不愧为灵丹(剧毒丹),竟然还有极其强大的后劲儿!
“恩人?”
耳畔忽然传来一道声音。
心神有些恍惚的徐丰年回过神来,看向说话的人。
坐在他对面的青年,二十郎当,紫绸罗衣,面如冠玉,单凭帅气程度,已有他的七八成。
此人名叫朱志远,访仙镇镇长家的二公子,并无修行在身。
至于为何与此人结识……
这就要从昨天说起了。
昨天闲来无事,徐丰年徒步丈量这座大镇,到了镇外,竟然遇到了一桩欺凌事件。
生长在红花从里的徐丰年哪儿能忍,当下就出手了。
三下五除二,解决了几个练家子……
实际上,江湖武把式在徐丰年看来,已经很牛了。
一拳打碎青石,一剑轻而易举斩断手腕粗的树木,甚至轻功还很了得,一跃数丈。
这些在记忆中,只能用吊威亚才做出来的特效场面,竟然在他眼前,真实上演了。
试问,谁在年轻时还没有个武侠梦?
不过……徐丰年却从来没想过,自己直接横跨一大截,直接就修仙了。
然后,那些身手不俗的江湖悍匪,被他轻描淡写的降服。
花里胡哨的武打动作,在他眼中,就如同小孩儿戏耍一般,根本不用动用什么灵力,筑基境灵气锤炼过的身体素质,就足以吊打所有江湖人。
“家父已在家中设下宴席,还请前辈赏脸,让晚辈有机会报答前辈的救命之恩。”
朱志远毕恭毕敬的朝着徐丰年行了一礼。
“举手之劳而已。”
徐丰年摆手笑道:“宴席就不用了,大张旗鼓的不太好。”
“那…”朱志远欲言又止,有些不甘心。
他朱家作为访仙镇上的大姓,受人尊敬,家中供奉护院,自然不少。
可筑基境的供奉,加上朱家老祖,也才堪堪三位而已。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少年,一身修为,深不可测。
若是与此等人物交好,于他朱家而言,绝无坏处。
不过,眼前这风度翩翩的诋仙人,似乎并不愿意被拉拢。
想来也是,能够被山上仙家门派选中的修道种子,怎会贪恋红尘?
这些一心向道的修行之人,早已超脱世外。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止说的是读书人。
超脱世外的修行之人,也是如此。
“过几日我就要离开了,你不必刻意如此。”徐丰年笑道:“相逢便是缘,我在此地期间,若是有人找你的麻烦,可以来找我。”
这几天徐丰年已经将这座大镇上的势力,莫得一清二楚。
访仙镇的居民,最早是太徽宗外门弟子的家人奴仆,家中晚辈上山寻仙访道,更有甚者,被中洲执牛者耳的修行大宗收入门墙。
数百年下来,加上贩夫走卒,包袱斋聚集而成镇,不归世俗王朝管辖。
访仙镇三大姓,朱家王家赵家。
这三家曾经都有子弟在太徽宗外门做事之人。
只不过,数百年过去,沧海桑田。
如今,那些拜入太徽宗门下的世家子弟,有的远游天下,有的金丹腐朽,元婴崩碎,早已与原先的家族脱节。
朱家作为当时实力最弱的世家,家风最严,朱家子弟,行事光明磊落,从没出过嚣张跋扈的子弟。
因此被访仙镇其余人推选为管理人,掌管一座小镇上的所有事宜。
也正是因此,得罪了许多跑江湖谋生的江湖人。
隔上几年,便会有朱家子弟,遭受江湖人的轮番刺杀。
“如此,多谢恩人了。”
朱明远拱手做揖,一脸感激之色。
“什么恩人不恩人的,”徐丰年指了指桌上的酒,豪爽笑道:“若真想感谢,就陪我喝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