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瓦岗寨
\t次日清晨,苏北洛起了个大早。
女帝钦点他侍立乾元殿,为小朝会作文书记录工作。
这般举动,既是考校他的才学,也是有心带他参与朝政,给他开一条“终南捷径”出来。
龙椅之上,女帝说道:“昨日里青州知府崔昊将青州响马之事交代得有条有理,有人力作祟,也有天命使然,寡人不欲追究。但今日......太尉。”
小朝会只有三公九卿参与,三公分别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则是:鸿胪寺卿、军备监、大理寺卿、郎中令、太常、宗正、大司农、少府、太仆。
可以说,天下之事基本就在这十二个人肩膀上。
而女帝点名提到的太尉耶律奇,乃是实力更高于五姓七望的耶律家主人,手中掌握的北府兵乃是国家抵御北方女真部的支柱力量。这一点在格局上倒是与宋辽金格局颇为相似,宋南金北,辽国(辽国国主姓耶律)在中原北面抗金而虎视南宋。
因此,眼下局势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这诡异的相似感竟是让苏北洛凭空生出几分亲近感来。
太尉耶律奇出列,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在君君臣臣的大前提下,面对皇帝不卑不亢本就已经是“大不敬”之罪,然而耶律奇却全没有这样的自觉。原因无他,只因为北府兵本质上是耶律家的私兵,是开国之时就承认的。耶律家只要不造反,就完全有实力和皇帝叫板。而皇帝只要不想自断臂膀,就必须忍受朝堂内部有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
耶律家能够四世三公,长盛不衰,更多是因为实力够强。
女帝秀眉微蹙,为她清冷的面庞平添了几分杀机:“耶律太尉不准备解释一下豫州府绿林的事情吗?”
“区区蟊贼,弹指可破,何须圣上费心?”耶律奇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全不想把这件事拿到台面上说的态度。
女帝冷哼一声:“太尉此言谬矣,皇城司传来急报,豫州府的绿林,已经在瓦岗山占山为王,打起了‘大魔国’的旗号,首领号称‘混世魔王’,要反了龙元王朝呢。真不知这帮宵小是哪里得来的建国气运,难不成诸位......”
她话说一半留一半,想要诈一诈朝堂诸人的反应。
要知道,三公九卿十二人分别是天下最强的前十二个世家的利益代表,为了在朝廷之上博取更多的政治利益,少不得会有人去在政敌的势力地盘上扶持反贼,好削弱对方的影响力。
在这群人的眼里,哪里闹一些山匪、响马,都不过是可以利用的棋子。在龙元王朝这颗参天大树前,些许蚍蜉又有什么影响呢?
可话听到苏北洛耳朵里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瓦岗山,大魔国,混世魔王。好家伙,这不是隋唐里面的瓦岗山造反内容吗?怎么出现到这里了?
女帝见正在作记录的苏北洛手一哆嗦,在册子上点了一个大大墨点儿,心中猜测这件事也许没那么简单。于是再次试探向耶律奇:“太尉不如趁此机会调动一下北府兵,毕竟瓦岗山附近的清凉道台衙门,是英哥儿在主事吧?”
耶律英,不是外人,正是太尉耶律奇的第三子。
“多谢陛下关心。”耶律奇手捧象笏微微躬身行礼,“不过,区区蟊贼,还用不着北府兵来剿灭。随便找几个乡勇练上一阵子,再佐以我耶律家秘传的萨满之术,不消一个月便能枭尽其首级。”
“况且......”顿了顿,耶律奇抬起头,轻笑道:“我三子耶律英也算是我耶律家难得的奇才,四岁便能沟通远祖之灵,握住地火水风四大元素,如今,他已经摸到了金丹的门槛,只要能独立缴了这帮乱匪,便能够获得足够的天命凝聚金丹!老臣倒要提前恭喜我主万岁再得一员猛将。”
耶律家本就脱胎自白山黑水出来的契丹一支,原本的萨满法术大都是以献祭、战斗为主,耶律家融入中原后,又吸收了练气士的养气之术,硬是开辟出一条“性命双修”的新路子来。而耶律家的文臣,也大都在结成金丹以后送入北府军,故而耶律家从上到下都是以“武将”自称。
这般野性的门路,配合上北府兵令行禁止的战斗素养,若论复合能力,五姓七望中一个能跟耶律家斗的都没有。这也是耶律家能以“蛮夷”之身一跃成为皇室之下第一世家的根本原因。
女帝见耶律奇不为所动,转移话题,对着苏北洛调笑道:“小苏编撰,寡人观你听到瓦岗山的时候手哆嗦了一下,莫非...你与瓦岗寨的反贼有旧乎?”
“回圣上。”苏北洛拱手行礼说道,“以微臣拙见,瓦岗反贼,不得不防。其中或有天命之人夹杂期间。”
“嗤......”
回应苏北洛的,是公卿们此起彼伏的嗤笑之声。
耶律奇掸了掸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看着苏北洛说道:“小苏编撰固得盛宠,可不该说的话就不要乱说了!龙源王朝只有一个天,那就是皇帝!龙元王朝也只有一种天命人,那便是满朝上下衮衮诸公,而不是几个叛贼!”
“太尉~”女帝试着给苏北洛打圆场,“小苏编撰的为人寡人一清二楚,他定不会无的放矢,不如让他说一说,区区几个反贼里面,怎么会有天命之人呢?”
压住了耶律奇,女帝又半开玩笑地要挟道:“小苏编撰,寡人可是再用面子给你作保。你若说不出个条理来,寡人可是要重重罚你的!”
女帝并非刻意拿着苏北洛当枪使,与耶律奇唱反调。她要的,是世家能够站出来添补这天下的窟窿,在这个过程中消磨掉世家的实力。
作为君主,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