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长安城还在为四大学院招生兴奋不已的时候,另一则消息再一次轰动长安城。
大乾一字并肩王失散二十年的小王爷被寻回。
当今圣上下令,长安城内大庆三日,城门不关,大赦天下。
一件件大事不断冲击着张安成内百姓的内心。
前两件还好说,贵族之中或多或少都得到过一些消息。可最后一件却如同惊雷一般在贵族心中炸响。
百姓们关心四大学院的事情远远大于小王爷回府,毕竟涉及到自身利益。可贵族的目光完全留在了王府。
而此时的王府,热闹非凡,诺大的王府不断有人影在其中穿梭,乱哄哄的人群中夹杂着各种声音。此时没有人怪罪,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庆。
“陛下驾到”
尖锐的声音打断了凌乱的王府,府中的仆役跪倒在地,迎驾。
大堂中的几人却并未起身,完全无视陛下已经来了的事实。
直到一名老仆走了进来在赵括耳边说道:
“王爷陛下来了,”
王爷才从愣神中惊醒,带着家人起身迎驾。这时皇上已经进入大堂。
“大哥,确认了么”没有责备,有的全是关切。
“嗯,确认了,从他进入长安城的时候就有人禀报,说他的长相与我年轻时候有七分相像,我就开始派人调查,今日终于确认是我失散二十年的儿子。”
赵括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听到此话,赵无极也是极其高兴。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可他们赵家完全是个例外。
先皇有两儿三女,因为子女过少,关系就变的相当和谐,先皇驾崩之时留下旨意,顺位继承,皇位由大皇子赵括继承。朝廷上下并无意义,包括当时的二皇子赵无极。
当日无牙准备宣读圣旨的时候,赵括要求由他来宣读。众人都以为皇子年少,心急,都没有阻拦,谁也没想到赵括居然敢将圣旨上自己的名字当着众人的面划掉换成了赵无极。
朝中大员和赵无极当时都在拼死阻拦,说这有违先皇意愿。可赵括也是一心相让,说明自己向往江湖,根本不适合当帝王。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大乾都是他家的,这是家务事,朝中大员也没有在说什么在一个赵括本身也确实不是和当帝王,最终帝位由赵无极继承。
“什么时候到。”
“应该快了。”
赵吏迷迷糊糊的就被带到王府,一路上老管家一直在跟他解释原因。
要说王爷也是个奇葩,这一辈子就一个夫人,而且二十年前放弃皇位,带着怀孕的夫人浪迹江湖。
孩纸降生后发生意外丢失。各方寻求无果只好带着失望回到长安请求皇帝帮忙,当时举国之力都为寻到,这么多年二人一直没放弃寻找,但是始终没有消息,中间到时有不少冒充的,但是皇家自有辨认的方法。
直到前几日赵吏出现,经过这些天再三确认在认定赵吏是自己的孩子。
这才有了这几天的事情。
一阵繁琐的认亲仪式,这段时间算是告于段落。
回到卧室,告诉其他人不要打扰他,自己有些受到刺激,需要好好缓一缓
赵吏总算有时间从新整理自己新的身份
先是师傅死了,然后自己下山,莫名其妙的卷入冥婚事件,莫名其妙的将令牌激活。最后又莫名其妙的成为了小王爷。
现在除了程瞎子这一个亲人上面又多出了双亲,而且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这一下直接成了大乾最顶尖的贵族。
身份还是有些适应不了,但是既然来了就要适应下去
。。。。。。。。。。。。。。。。
来到王府已经一个月了,赵吏也渐渐熟悉了现在的身份,父亲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除了看书剩余的时间都是在陪着在母亲身边,
母亲是一个温柔的女人,
而妹妹则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这段时间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两人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的听着赵吏叙述这些年是怎么过的。
每当听到赵吏在山上是怎么生活的时候,母亲都是一脸泪痕,父亲在一旁安慰,到最后都是母亲将父亲臭骂一顿,作为结束语。
有一天不知道母亲是怎么想的,忽然想要给赵吏做饭吃,贵为王妃的她,哪里去过厨房这种地方,无论赵吏和王爷怎么劝都劝不住。
知道母亲劝不住,两人只好如斗败了的公鸡跟在母亲身后,母亲温柔的要求赵吏在外面等候,然后又大声的要求王爷跟着进去,
站在门外看着父亲笨手笨脚的烧火劈柴,母亲在一旁斥责王爷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一边又手忙脚乱大厨的指引下一步一步的学习如何做菜。
厨房的地上跪着一地仆役瑟瑟发抖。哪怕是两人做的再不对,也没有人敢上前指责,大厨带着委屈的表情,一边小心翼翼的指点母亲,一边带着求助的眼光看着赵吏。
就几天的功夫,整个王府都知道王府内谁最大,排在第一的绝对是刚刚回家的赵吏和五岁小郡主赵襄儿。其次的就是王妃,最后才能轮到王爷,而现在能劝得动王爷夫妇的也只有赵吏,五岁的小郡主只会唯恐天下不乱。
这种感觉让赵吏觉得真的很幸福,可幸福是幸福,不过在外面看着的赵吏实在是看不下去,只好含笑的走了进去,帮父亲将火弄好吗,然后来到母亲身边,手把手的教母亲一点一点的做菜。
等到一道菜做好,将两人送了出去,直接则留了下来,做了几道拿手好菜。
等赵吏出来,一家人已经在饭桌上等候,五岁的孩子无论什么家庭对吃的都抱有执着的信念。
这一个月是赵吏从未感受到的幸福,父母好像是生怕他在消失一般时时刻刻都陪在他身边,想把二十年的亏欠全部补偿给他。除了第一天皇帝来的那一天剩余的时间将王府大门紧闭。
赵吏每天的时间除了陪父母,就剩下陪着那个一开始只会偷偷看他,有些害羞,到熟悉后每天在王府大喊哥哥的妹妹。
时隔一个月,赵吏终于走出大门,不过这回不是一个人,脖子上做着一个不安分的小人。身后跟着一支队伍。
小丫头出生后有了赵吏的前车之鉴就很少可以有机会走出王府大门。这次能跟着赵吏出来还是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
在王府内,赵吏提出的要求父母从来没有拒绝过。这次也不例外。当然随行人员并不少。
走在热闹的街头恍如隔世,头上的小丫头不停的扯着头发,一会向东一会向西,赵吏宠溺的顺着小丫头的意思在集市中闲逛。小半天过去了,身后的侍卫身上挂满了东西。小丫头也有些累了,从头上下来跑到赵吏的怀里。靠着身躯沉沉睡去。
见小丫头睡着了,赵吏随手召唤了一下身后的侍卫,问了下路,抱着小丫头就像监天阁走去。小丫头是不会放心交给任何人的。一个月的相处就算没有血缘关系都会亲密无间,何况还是自己的亲妹妹。
此次出来不光是想在长安城中闲逛,而是想见见师叔,从那天回府后,就没见过师叔,管家告诉师叔暂时被安排在监天阁当个文职人员,不必出外勤。自己想见他随时可以叫到王府,不过那时候情况不明,一直没叫师叔。 监天阁看是权利极大,但是地方却极其偏僻,位置就在兴华方内偏僻的一角,外边看起来一点不起眼。 门口两个侍卫见赵吏根本没敢阻拦,连忙跪到地上准备恭迎,赵吏连忙阻止生怕,两个大嗓门将怀中的小丫头惊醒。 一个月不见,师叔还是那样,没什么变化,不过精气神却少了很多,一幅睡不醒的样子。 “师叔这是怎么了。一幅没精打采的样子。” 抱着小丫头,赵吏低声的问道。 “见过小王爷” 程瞎子低头唯唯诺诺的问好。 “少来了,师叔,我是谁你都是我师叔。” 见赵吏没变,程瞎子的神态才放松下来。但是脸上的难以置信还是掩盖不住。 经过赵吏亲口解释终于接受了事实。 “师侄啊,放过我吧,实在是扛不住了。” 一旦接受事实,程瞎子直接开始了抱怨模式。 \"有人为难你。\" 赵吏心想不应该啊,有了自己在背后还有人敢为难师叔。这一个月别的不说,自己的身份赵吏可是摸的清清楚楚,父亲是天下第一王爷,二叔是当今圣上,那些皇子见了自己都的叫哥哥。 程瞎子详细的解释了一下,赵吏才搞清楚。 原来那日被带到监天阁后就相当于被软禁了,阁主亲自下令,倒不是为难他,因为赵吏的事,何天成和历星河已经被骂的狗血淋头。 这会在让程瞎子出了意外,两位的大统领职位就保不住了,甚至阁主都的担责任。 没办法只能将程瞎子安排在监天阁,好好伺候着,可是程瞎子是什么人,不说是夜夜翠花楼也差不多了,现在没了那些姑娘陪伴,寂寞的要死。程瞎子在饥渴,也不敢在监天阁内招姑娘啊。 要不是今天赵吏过来,程瞎子都想去王府求见他了。 听到这些赵吏低声笑骂了一句。继续跟程瞎子闲扯。 没一会功夫程瞎子在桌子上写下两个字 “暗卫” 赵吏低头看了看,知道程瞎子想要问什么。看了看门口的人影。笑了笑, “没事,师叔,弄死几个暗卫而已,小事。” 这些事跟父母熟悉了后,赵吏曾经试探过,从最开始师傅信中提到的三岁杀人事件,当时父母反应相当激烈,不是对着赵吏,而是对着那个地痞。 就连一向温柔的母亲当时都愤怒的告诉赵吏,要株连地痞九族。九族是不可能了,当年的事早过去了,再说的赵吏也没受到伤害。父亲还直夸他,当年太祖也是三岁杀人,赵吏不负皇家血统。 后再赵吏将自己勾结张天放,弄死长命候的事也说了。父母还是那句话,长命候该死。 直到最后连八名暗卫弄死,父母连理由都没问,直接来了句,几个奴才而已,死了就死了,没杀够,让你二叔在送点过来。皇家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赵吏当时倒是想要几个了,不过始终没好意思张口。 听到赵吏说没事,程瞎子长出了一口气。接着又有些欲言欲止。 “师叔,有什么话直说。现在大乾,我不能办的事情很少。” 也不知道哪句话说道程瞎子的痛点上了。只听见哇的一声大哭, “我不想在这呆着了,我要回临安县。我要去翠花楼。” 哭声直接将怀里的赵襄儿惊醒,刚清醒的小娃娃,还在迷迷糊糊的状态,就见地上一个干瘪小老头在哪哭泣。顿时给逗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