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澜看着巨蜂10号飞船,全息模拟舷窗前方,这颗越来越大的小行星。
它的直径只有约1千米,在浩渺的深空中,这个尺度,几乎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
但就是这颗“尘埃”,成为整个“兰辉联盟”所属太阳系矿业,迈入眼前这片星辰大海,最初的起点。
也是整个21世纪,地球人类所能够做到的——
真正踏入深空,迈出星空征程的第一站。
……
这颗小行星,和46亿年前地球诞生时的状态非常接近,堪称研究太阳系历史的“完美标本”。
对外公布的发现是,它含有碳元素、黏土、硅酸盐岩等,只是一颗极为普通的行星而已。
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有意放出的“假消息”了。
上面的真正有价值的矿产资源,早已在多年前开采完毕。 兰澜还是喜欢它原来的名字,并保留了下来—— 龙宫(Ryugu)。 …… 兰澜知道,自己所乘坐的巨蜂10号,就是当初首次登陆龙宫的隼鸟2号,第N代升级版本了。 不但由探测器升级为载人深空货物飞船,从地球抵达的航行时间,也由原来的3年,缩短为现在的3个星期。 到其他几十上百亿公里外的其他矿产行星,也在这个维度范围之内。 一切都源起于,这颗小行星上的“宝藏”—— 氦-3。 …… 作为最理想的核聚变清洁能源,氘和氦-3可以进行核聚变,不仅释放能量很高,而且聚变过程没有中子放出——所以放射性小,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无污染又安全。 从巨蜂1号开始,所有“兰辉联盟”的飞行器,就已经安装上了这种高效能源体积又小的,氦-3可控核聚变动力推进器。 这艘大型货运飞船上,还有兰澜作为主设计师,研发的大型生态循环系统。 这也是一个跨越时代的冲大突破——人类将真正的“微缩地球”搬到了飞船上。 这对于这只“巨蜂”而言,无论是航程与航速,包括生活环境与载物空间,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 但真正起决定因素的,还是氦-3! 人类科学家早在上世纪就发现了,太空中含量极为丰富的这种新能源。 氦-3来源于太阳,太阳风带着氦-3向四周扩散。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由于没有磁场和大气,太阳风中的氦-3元素直达月面,并均匀分布在月球土壤之中——所以它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氦-3“收集器”。 月球表面的氦-3,储量估算有100万吨。如果全部用于核聚变反应,可为人类提供数千年的能源供给。 …… 而整个地球上的氦-3元素,基本都是由氚核(超重氢)通过β衰变得到。氚本来就稀少,所以地球上的氦-3元素更是少得可怜,提纯成本非常高——地球上能被人类利用的氦-3总量,只有半吨左右。 这也是这些年来,各国一直致力于月球探索的最大原因——最吸引人类的,就是氦-3作为能源材料的优秀“潜质”。 氦-3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作为火箭和飞船的燃料,用于宇宙航行。 而且,它在军事、医学等方面也有广大的神通。 …… 理想很丰满,现实呢? 对于地球上别的国家而言,氦-3的利用,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第一,氦-3的月球开采,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要建立一个可以长期居住,功能完善,可以基本自持的月球基地,然后还要派人上去长期值守,开采并提炼氦-3。 第二,他们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技术,尚未研发成功。 第三,在月球不开采氦-3,需要的资金量极大。 10吨月球土壤,才能提取出1克的氦-3——这样的投入产生比,如何让动辄投入几千亿美元的太空运输,不打水漂? …… 第四,目前还没有对这种安全核燃料的需求。 地球现在主流的的核聚变反应堆,利用的是氚氘作为聚变材料。而氘在地球上的含量非常丰富,足够人类用到地球毁灭——按现在的能源消耗量,够用上百亿年。 另外用于生产氚的锂,地球储量也非常丰富……虽然这种原始核聚变反应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核辐射。 但人类的寿命太短,执政最长的政党也只有几十年——没人真正关心,地球或人类,漫长岁月之后的“命运”。 …… 所以,即使到了2034年,这些国家主流的太空技术,还停留在以化学燃料为主,辅以小型核聚变反应堆为辅的原始动力火箭、飞船技术。 对于新能源,或者说迈向太空的步伐——他们还没有迫在眉睫。 但是,他们难道不知道任何一场大型灾难(自然或人为),都完全可能把地球,送回到石器时代么? …… 还好,“兰辉联盟”的盟友们,不是那些有能力迈出地外,进入太空,却非常短视、没有危机感的大国。 尽管它目前只是一个太空技术联盟,或者说秘密的新能源矿业经济联合体。 但在兰澜的“野心”里,飞出太阳系,还只是第一步! ------------------------------------- 回到龙宫小行星这里来。 这已经不是兰澜第一次,来到远离地球几十亿公里的深空了。 面前的这颗小行星上,其氦-3资源也早已开采完毕。 隼鸟2号,以及升级后的3-N号探测器,早已目的性极强、效率极高——搜索着整个太阳系,先后发现了很多富含氦-3矿石,又有开采条件的小行星。 这些年开采下来,每提取1吨氦-3,就可得到10000吨氢、700吨氮和16000吨碳。 太空,才是真正的能源与矿产之“星辰大海”! 仅以太阳系而言,没有与“兰辉联盟”直接竞争的对手。 一个,也没有! …… 在无数隼鸟探测器后继所发现富含氦-3矿石的小行星上,还有很多地球上没有的珍贵矿产资源。 比如,比钻石还要坚硬的“铀云母”,比钻石更贵重的“迦密石”……更别提地球上含量极少的那些矿产资源了,铀、钍、铂、铱等等。 当然,氦-3才是根本! 以及溶解在矿物质里,非液态成分的水。 …… 早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曾经有一段时期,天体活动远比现在更为剧烈。 蕴含着各种化合物和水资源的小行星和彗星,频繁撞击太阳系内部刚刚形成的天体。 现在人们看到月球表面的斑斑点点,无数的环形山,几千公里直径的盆地……全是当初小行星和彗星撞击留下的印记。 而地球科学家的共识,也正是这些撞击,为地球带来了水资源,为地球出现生命,判定了基础。 …… 有水,才有生命! 能源与生命,这是一切深空活动的关键。 每年都有很多有开采价值的小行星,被“隼鸟们”发现——简直让兰澜觉得: 自己这种太空“探矿”和“占领”,就跟妈妈所主持的地球海底打捞沉船宝藏一样,非常容易上瘾儿。 只不过自己的打捞地点,改在广袤星空而已。 …… 兰澜知道,其实就算她想在太空中,建立一个新的国家都很简单,轻而易举。 但那一点也不好玩——没有一个盟友,会那么“短视”! “兰辉联盟”的氦-3开采,都是将国家级别、能源巨头们的野心阻隔在外,在太空中秘密进行的。 陈辉,还有奶奶和妈妈掌控的商业帝国,给兰澜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后盾”。 还有自己的盟友们,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飞行器,也是“兰辉联盟”太空事业得以壮大的基础条件。 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兰澜所投资的Deep-Space-Industries公司,早已能够利用一款,名为Microgravity-Foundry的3D打印机,直接在这些小行星上生产金属部件。 即使在失重的条件下,它仍然能够打印出,各种高强度的金属部件。 这款设备可以直接打印一些大型、重型的部件,“兰辉联盟”许多太空栖息地,和人造行星,都是利用这些部件来搭建的。 飞船生产基地也是。 这种机器还可以小型化,安装在太空飞船上。它能够为机器本身和飞船,提供可更换用的各种零部件,以及回收利用那些废弃的部件。 就地取材和资源循环,是保证整个“兰辉联盟”太空事业,在远离地球几十亿公里之外,持续进行的最主要方式。 …… Deep-Space-Industries公司已经将这种生产空间,扩展至太空中来了。 龙宫小行星,正是这些被改造成为“生产车间”的人造行星,总的枢纽指挥中心。 这里的跨星际通讯,也是最先进最短延迟的—— 兰澜从别的地方赶进来,是与陈辉道别的。 …… 对于三代兰家人而言,陈辉就是她们最可靠的家人、导师,是她们的“天”——就像这最广袤的星辰大海一样永恒。 此刻兰澜只是在问自己,和马上将失去的“他”: “你终于要从兰澜的生命中,离开了么? “难道我的太空事业,迈得实在太慢了? “留不住你的人……也留不住你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