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许林被留了下来,一同被留下的还有一位三十多岁名叫姜源的中年儒士,也不知道江家原本就打算招聘两位,还是说对许林信心不足,找了一位专讲【大夏杂记】的先生。
“二十年前,老夫就是江家私塾先生,江家待老夫如亲人,那时老夫才锻骨境修为,后来侥幸得悟明神,江家不仅供给修行资源,更使家主亲女下嫁,待老夫牵星成功,又授老夫内外权事。”
庞辉说到这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老夫想说的是,我江家无有血缘亲厚,只要你有真本事,自能得到重用。包括你们的前任,甘成,前些时日也已经明神,你们亦当努力。”
许林姜源自是答应下来。
许林同时琢磨着江家的发展倒是不墨守成规,很有一些海纳百川的魄力,就是不知道仅江家如此,还是说所有世家都有这个眼光,倒是不容小觑。
这样看来,即使他暴露明神的情况,没人能知道光脑的存在,他受到的应该也是更好的礼遇。不过许林却是不打算暴露,现在他缺少的是时间的积累,没必要,有时候留一手底牌也是好的,顺其自然吧。
杂事安顿自不必提,有江安帮着安排,就连登记画像也是专人上门来办,多少能看出一些江家在晋州府的地位。
江家给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有个单独的小院,应酬完毕后,许林独自回房,才有时间拿出从千金堂购买的那本【牵星论】,仔细研读起来。
“...神海...星宫,圆盘就是星宫...机缘牵星,原来我和太阳系的联系就是牵星。看来是我身受重伤,半迷半醒之间,思念家乡神念自动发散导致的牵星。”
“牵星是牵索恒定之星,原来如此...”
“星辰之力,星力,不可斩断...倒是多亏了死气,只是身体里留着这个东西,总归是个隐患。”
“星图...星图...是太阳系拓图,需要时时勾勒,勾勒...不对啊,这上面写需要勾勒星图的属性,那我对太阳系内的各个星体都了如指掌,还需要勾勒什么?如书上所说的已经可以定图了?不对,现今我的星图还是虚幻的,而且炼体太差,远远不够定图的标准,还需要把它勾勒的更清晰。”
“而且正常牵星仅仅是牵连一颗恒星,我这多出来的几颗行星又算怎么回事?”
许林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却忘了如今他梳着发髻,差点把头发扯断。
好不容易知道自己修行的路径和坠星大陆没有却别,他也规划好了以后修炼的步骤,不想最后在星图这块又有了差别,他讨厌这些带有不确定性的东西。
“难道说要把各个星体的属性都勾勒完毕?那他们之间的引力算不算?卫星呢?这倒是一个思路,以后可以一试。”
“啪”
许林合上典籍,决定不再多想,他这几天修炼时是偶尔会想起牵连太阳系之事,感觉星图比原来也凝实了一些,那就先这样修炼吧。
他现今才锻骨境,身体的强度上不来,想那些太久远的也没有好处,还不如先勾勒着,反正他太阳系的天体知识都在他脑海中,勾勒的是绝对正确的星图,等以后炼体境界上来了或者再寻到什么相关的修炼典籍,再试着理清头绪也不迟。
说起这个,许林倒是想起千金堂来,他后来去的几家店铺都没有明神牵星之类的书籍,这个千金堂不简单啊。
而此时的千金堂屋顶,一道身影腾然而起,转瞬消失在夜空之中,街道巡夜的府卫毫无察觉。
......
江家书院与江家主宅仅一墙之隔,包括分配给许林的小院,就在边上。
对于教书先生这个职业,许林还是蛮新奇的,第二天,收拾完吃食,他便来到了书院。
这边的负责人四十出头,名字叫做江云鹤,昨日已经见过,也不多客套,随口介绍着书院的一些信息,把许林带到了东侧的院子。
“这里是十岁以下孩童的教习场所,十岁以下还未开始修行,许先生平日里给孩子们讲讲奇闻异事即可,原本给你安排的是下午,现在是姜源姜先生在教授孩子们,许先生也可以去旁听听,或者去到西院,大一些的孩子在那边习文练武,先生也可旁观,随意便是。江某还有事,就不多陪了。”江云鹤说道。
“哦,院长自便。”
许林拱手,别过江云鹤,便四处溜达起来。
与江家其他别院没有太大的差别,书院也是相同的结构,许林来到教室外,向里面望去。
约莫三十多个孩童,大的十来岁,小的看着只有六七岁,都规规矩矩的端坐在长桌后,听着姜源授课。
这些都是江家自家或者与江家有关联出身的孩子,这也是让许林感到有趣的地方。
其实世家建立的私家书院,是向外招收弟子的,只不过来者甚少。
而同时,大夏国也都建有地方学院,比如救过许林的孙方,就出自缅州韵香学院,这些学院招收的弟子,一般都来自平民家庭,听说还有一些减免税赋的政策,这就有了几分竞争的意思在里面。
双方又都向大门派输送弟子,不过昨天酒席上听江家人的说法,其实各家私下里还有一些弟子是自己在教导的,隐隐的世家、门派、朝堂是即合作又竞争,倒也蛮符合人情世故的,不过终归来说,世家在里面相对弱小,至于有没有后手,却是不清楚。
听了一会,姜源在教授的都是一些识字算数知识,应该是江家在他二人之间做了区分,许林也就没有了兴趣,他转身朝西院走去。
如同江云鹤所说,江家对书院这块真是没什么限制,西院的弟子要多一些,五十左右,都是十多岁的少年,前边先生正在教授一些修行知识,许林走过去旁听,却也没人询问。
别人辈辈相传下来的经验学识,却是要比许林自己瞎琢磨强多了,这一听竟是入迷,跟着听了一上午。
在感概受益良多的同时,许林也决定以后天天来此旁听,这可比做杂役弟子时幸福太多了,许林又在小本本上记了周练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