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好手段,但也略显稚嫩啊。你以为连接五岳之首孔丘就会投鼠忌器?果然还是太年幼了。”
一个略带粗糙的声音也在天地间响起,不过和刚才那个声音相比,这个声音更显得真实。
随后祂又言道:
“孙丘,这次的事是你孔家先挑起的,在动手的话,恐怕其他几位老家伙也就看不下去了。”
“特别是史家的那位,他要是想动手,虽然代价不小,但也能近一步削弱你,这大世将起,你也不希望自己到时力不从心吧?”
“……”一阵无言过后,儒道的身影就从空中消失,兵道则将杨渊刚才做的第二首诗卷走。
“小子,老夫帮你解了围,这小玩意就当是我出场的报酬吧,哈哈哈哈……”
两条大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似乎是受到了什么限制,无法久留。
杨赐看到儒道离开也是松了一口气,但杨渊却仍未移动,他定定的站在原地。
泰山上金光乍现,一缕缕紫色向曲阜飘来,在杨渊的头上出现了一个“紫金项”。
“靠,怎么回事?”杨渊此时虽然动不了,但精神是清醒的。他感到自己的实力在快速提升,之前那股天下唯我独尊的感觉又出现了。
“不妙啊!”杨渊想起青青在万莲园时的话,若是放任气运成长的话,自己可能就要被人借尸还魂了!
“系统,将皇者龙气提前使用。”
【叮咚~检测到宿主与封禅之地泰山共鸣,获得人道之皇者道加持。】
【叮咚~由于宿主所走之道非人皇道,但有皇者气运,触发选择。】
【选择1:以所有气运饲养皇者龙气。奖励:紫薇位格】
【选择2:将所有杨家气运融入诗道,留下皇者气运饲养皇者龙气。奖励:诗道至高器《诗经》,气运入体】
【选择3:以皇道气运化为唐皇,以杨家气运化为文武大臣。奖励:圣皇龙椅】
【选择4:让杨家气运融合皇者龙气,吞噬其他气运。奖励:杨家祖祠(天下杨氏共尊)】
【选择5:将气运打散融入灵魂。奖励:《九转帝灵经》】
【选择6:以皇者龙气为基,化身为皇道龙族!奖励:祖龙之心(大道级)】
看着这些多奖励丰厚的选择,杨渊心中不仅不高兴,还想骂一句麻卖批。
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在这危险关头出现。还给出了这么让人纠结的选择,这系统绝对有毒!
可偏偏杨渊也不得不慎重,这些选择每一个都能让他的命运发生巨大的变化。
忍受着被侵蚀灵魂的痛苦,杨渊,强行冷静下来。他首先就把第一条和最后一条给淘汰了。
第一条紫薇位格说白了就是让他走皇道,做人皇。
可杨渊还真没有那么大的责任感,其他玄幻世界也就算了,但在这个高武世界里,道对己身的束缚太强了。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弱点。
至于最后一条成为龙族,虽然看起来很诱人,但杨渊最不可能选。倒不是他矫情什么,也不是他有什么精神洁癖,灵魂身体必须是人族。毕竟现在圣人也没哪个是人族的躯体。
不选择这一项,完全是因为他现在可是在人族祖地,他在地星上骂一向孔子后人都能引来儒道。要是他变成了龙族,那不是纯粹给人当靶子吗?
再看其他几项。二是补全并提高现在已有的大道。三应该与之前那部《创世》有关。四主要提高的是家族的实力。五则是强化根本。
《创世》来历不明先不考虑,家族更不用说,家族都把所有气运投到自己身上了,自己难道就加强一点还回去?至于灵魂根本,还有青青本体造化青莲坐镇呢,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这么看来还是选择2最合适,既能解现在的燃眉之急,又能保留下来一些气运。
“系统,我选2。”
随着杨渊在心中默念,一声龙吟从他身上响起。
他身上的气运纷纷显现身影。杨家气运化为一个左手持卷右手握刀,一身青色龙袍的千面人。从泰山上袭来的紫色气运化为一个神秘尊贵的紫金祭坛。陏皇气运则是金黄与墨黑相间,一半威严一半狰狞的帝王。
在场的杨家人和闻讯赶到的百家各族看到这一幕,纷纷默契的将杨渊围了起来。想要看看这种万千气运集于一身的方法是否可行。
但突然异变丛生,本该退下的诗道向杨渊降下银白色的光辉,杨渊随着这道光辉向上飞去。
“这……这是融道?不可能,融道不是大道才有的事吗?再说这杨家少主也根本没实力撑起融道的馈赠啊!”
“这不是胡闹吗?!这小子身上那么多道的痕迹,甚至都没特别专精了一项,他就不怕融道后被各条大道的规则挤压到灵魂碾灭嘛!”
“倒是可惜了这么多皇道气运,这么多气运要是搁几千年前,是少能凭空造出来个诸候,甚至能开创一方王朝。”
“嘿嘿,杨老鬼你的计划落空了吧。看这小子的模样,即使活下来也是个没有感情的道灵。哈哈,那时候恐怕连你杨家的气运都要被这什么诗道吞噬了。”
“杨家这次太鲁莽了,孕育了几千年的计划,可谓是孤注一掷。这一朝失败,恐怕就要错过这大世了。”
杨震没有理会其他各族的冷嘲热讽,到了他们这个境界,口舌之争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了。根本就影响不到对方的心境,顶多也就是被恶心一下罢了。
“结局尚未浮现,各位何必如此浮躁?且接着看下去吧。”
一个身影虚幻的中年人出现在杨震旁边。见到他来了,各家领头人脸色一变,一供手便纷纷退去了。
“子长(司马迁的字)你来啦。”
司马迁回应道这:“是啊,我来了!这次的事情我不来不行啊。本来夹在儒家各家族里不能随意出手,但这次的事情太大了。”
“这小子的诗道刚开始还没什么,跟当年一个姓苏的小辈掌管的词道差不多。可现在这条道成了词道的上位,简直骇人听闻。”
杨震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小辈没见识过,他们的长辈肯定也不敢乱说。当年你成道的时候,不就和这条道的本质相似吗?以器御道啊!我这孙子着实不简单呐!”
是的!就和杨渊以《诗经》为道的载体一样,司马迁当年也是以《史记》为道之载体,成为了一条特殊的大道。
虽然他们这种道没有大道那么强,但这些驾驭大道的人都避不开他们。
像司马迁他要是在《史记》上改两笔,虽然实力和境界会倒退一些。但必改的那个人绝对会有巨大的提升或削弱。
“你能感受到这小子是用什么证得道吗?这么多年来,我们派去保护他的人除了发现他天生早慧外,几乎没有探测到他有什么巨大的机缘。”
“但像你们以器证道,没有能承载道之力的强大器物是不可能的。即使他有造化青莲,也明显不够格。”
司马迁默默拿出一本古朴的书,上面正书写着史记二字。他像是随手翻开一页,上面记载着: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仪,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
“当年孔子凭喜好做了一件错事,将《诗》纳为儒家,并大为删减。所以创诗道后小渊虽然实力弱,但能伤到他。现在小渊融道恐怕用的就是未删减的《诗》,不然很难成为道之载体。”
“《诗》吗……”
杨震眼里闪过一丝奥妙的光芒,好像在谋划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