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应龙镇
夏良行飞机大巴的做了一个够,来到了南方小镇“应龙镇”,这里公路宽阔,街道整齐,规划合理。是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是!没落了,为啥呢?夏良行来时一上大巴就看出来了,心里还琢磨,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没想到能少成这样,做大巴来这里,车里加司机一共六个人,那两对是母子,连个成年男性都没有,而且一看就是本地人,母亲带着孩子出去玩了,这是刚刚回来。
一看这里的人还是挺有素质的,夏良行想打听一下岛上的情况。于是凑近想和她们聊会,聊了一会家长里短,几个人都很是热情,而且都挺爱聊天。聊的也很是融洽,但是,夏良行一问到渔岛的事,本来大家都聊的很热闹的,突然就好像是聊到了禁忌似的。那几个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夏良行。夏良行也不知怎么了,反正是不爱搭理他了,有个胖妇女还瞪了他一眼,那眼神也有了变化,眼神了有了东西,看怪物似的目光看他。夏良行还想问问,一个女人不太友好的对他说:“你是干啥的,是政府里的人吗”?“不是不是,我就是退休没事来这里旅游的”,老夏不想透露太多自己的目的,所以这样说了。“谁来这里旅游,你是不是疯了,还是傻了”。一句话把老夏噎的嗝喽一声。另一个妇女看来温柔一点说:“旅游之前也不打听一下,想玩不要到这里来,这里不好,到站做回头车回去吧,不要打听了”。夏良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司机插话:“回去吧,这里危险,我们都是离不开的,能离开的都走了,这里不好,回去吧。”
夏良行想说话,人家都自顾自的不理他了,车里也陷入了沉默。
夏良行是谁!就是我,为了更好的讲故事,从这里开始,改成第三人称。普通退休大学老师,身材稍微的有那么一点胖,头发花白了,外貌很是普通,普通的走到人群中,基本上可以无声无息的融入人群中,不会引起任何注意,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但也差不多。
算是有点文化,生性胆小。活了大半辈子,唯唯诺诺,让人欺负了一般也不说话。好人,老实人的代表。当不了渣男,没那本事,想来当渣男还他妈的真需要本事,夏良行还真没有这本事。继承了中国文人的好传统。坚守仁义礼智信的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至于威武能不能屈就不知道?因为忍让为主,也没受过啥威武的事。礼貌对人,礼让对人,吃亏是福。所以一生平平淡淡,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所以也没啥惊天动地的业绩,不会溜须怕马,所以也没当上官,和大多数人一样,但是心里有一颗嫉恶如仇的心,看到不平事时,心里会无比愤怒,但是想想后果,结果啥也没说啥也没做。
只是妻子十年前不明不白的没了,受了一点刺激,有时有点神经质,老了老了有点修罗心日盛,看到不平之事,心里会声色俱厉的想像着自己是个超人,暗地里咬牙切齿的主持正义,一辈子没打过架,来时一个年青人大巴上闹事,被夏良行义愤填膺的,大义凛然的站在高高的道德的珠穆朗玛峰上,团结群众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节道德与情操和人生哲理的课,这是年青是都没有做过的事。总结一下就是,胆子有点小。三观很正,有点老气保守,有正义感,内心深处杀气日重。可能是退休了没啥了牵挂的了,胆子也就大了吧,夏良行自己也不知道。
出了车站,夏良行没有打车,想一个人走走,了解一下风土人情。
应龙镇对于夏良行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十年前,应龙镇这里也是个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地方,到处是人,到处是车。夜市是整夜开的,各个摊位都是忙碌不堪,卖纪念品的,卖玉石的,卖衣服的。最火的是小吃,特色的本地小吃是最受欢迎的。这里五湖四海的人,都想尝尝本地特色,不管是吃不吃的惯,先来一碗再说。当然也是有说好的,有骂娘的。人们24小时好像是不休息,各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亢奋,女人们是买买买,男人们聚在一起那就是喝喝喝。 豪车满地,到处是人的汗臭气息。夏良行是个喜静不喜动的人,有时在单位,没事可以一个星期都不出去,到了这么热闹的地方只是觉得很乱,和他的性格不太和谐。妻子出事以后又来过几回,那时就不一样了,人慢慢的开始少了,来一次少一次,非常明显。 夏良行也不止一次的,找到官方,而且一开始有很多人在找,官方给了很多说法。最初只是解释,最后官方的说法是,岛上出了不明原因的事故,没人能够进去,估计人是都没了,从那以后也不让人进去。有的不听话的,自己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陆路也就是大桥,但是,出事后有武警把手过不去的,后来干脆炸断了。水路,官方看到也是不成的,有巡逻艇看着,不让接近,二十公里之内接近不了。有人自己偷偷驾小船上岛的,也是没有一个回来的。有的不听话的去了没回来,家属找到官方,你问官方,官方一开始有过几次救援,但是无一例外,救人的被救的全没回来。后来再有这种事,官方对这些人也是一问三不知,救援就不要提了,警察的命也是命。可能他们真不知道,这么大的事,隐瞒是不可能的,所以渔岛已经成了神秘岛了。也是!渔岛是附近包括南方镇所有人心中的痛了,所以坐车时夏良行不但没打听到消息,反而糟了白眼。岛屿属于封闭状态,这一封就是十年,往后怎么样,没有说法。夏良行也没啥办法,所以一直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