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向山下走去。
没脸见人了,出现了这样尴尬的事情,自己还怎么活。
聂远真想狠狠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呆呆的站在那里,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
“还不快走,还愣着干什么。”太子妃扭过头来催促道。
她毕竟是过来人,现在已经心情平静,见聂远低着头,呆愣愣的站在那里,知道他还不好意思。
折身回来,戳了他额头一下,娇笑道:“装什么蒜,我谁都不说就是了。走吧。”
……
傍晚时分,忽然发现前边有三间茅草屋,冒着袅袅炊烟。终于见到人家了。
轻叩柴门,卧在角落里的一条大黄狗窜了出来,龇牙咧嘴的对着他们狂犬。 狗叫声唤出了主人,一个三十多岁,壮硕的汉子,走了出来,热情的把二人让到屋里。 开门的汉子叫李龙,以打猎为生,妻子王氏,还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名叫小宝,一家三口人。 山里人朴实热情,顿野兔肉、淹鹿肉和几盘青菜,摆满了饭桌,李龙又拿出自家酿的山葡萄酒。 一路走来,还没吃过一顿像样地饭。太子妃、聂远闻着兔子肉散发出来的香味,直咽唾液,食欲大开。 太子妃也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也大块朵颐,实在是太饿了,哪儿还讲什么形象。 看来真是两酥饼之义,饿着肚子,说什么都是扯淡。 晚饭后,王氏安排太子妃和自己住一屋,聂远和李龙父子住一屋。 第二天,吃过早饭,二人对李龙一家千恩万谢,然后登程上路。 正是七月的天气,太阳高照,酷暑难耐,一路走来,竟没有发现一处水源。 聂远还差一点,太子妃金枝玉叶,哪受过这个罪,嘴唇都干裂的起了皮,嗓子干的要冒烟。 实在受不了了,冲聂远招招手,无力道:“又渴又饿,歇会儿吧。”便一屁股坐在旁边的石头上,这一路,聂远由于有心里负担,情绪低落,很少说话,找了块石头也默默坐下。 太子妃边按摩着自己的双腿,边四处张望,希望发生奇迹,能找到水源,最不济找点野果子,先润润这冒火的嗓子。 搜寻的目光突然停滞,露出兴奋的光芒,她发现在一堆荒草中掩藏着一株三尺多高的通体碧绿的小树,树上结了五六个如荔枝大小的鲜艳的果子。 “快看,那儿有野果子。”说着,太子妃冲向果树,伸手把五个果子摘下。 随手塞进嘴里一颗,甘甜、清香,余味无穷。 太子妃来到聂远面前,递给他两个,“解解渴,味道不错。” 聂远也口渴的难受,接过果子塞进嘴里,味道真不错。 吃完果子,太子妃惋惜道:“可惜太少了,再多有几颗就好了……” 她突然觉得全身像着火一样烧的难受,体内有一股原始的冲动,想发泄出来。 “不好,这果子有问题。”太子妃轻哼道。 太子妃满脸通红,身体轻轻颤抖,明眸流转,大汗淋漓。 她感到体内的烈火逐渐吞噬了理智,大脑一片空白,充满了强烈的欲望…… 聂远也同样感到身体像火山爆发一样,用意志强行控制自己的那股强烈的欲望。 他拼命的拧大腿上的肉,但无济于事,慢慢意识模糊,产生了幻觉…… 原来他们吃的野果子,名叫合欢果,性能最是霸道。 最终,两具被欲望燃烧的躯体,本能的结合在一起,狂风暴雨般尽情的发泄着体内的烈火…… 清风停止了前进的脚步,鸟儿停止了歌唱,花儿羞的低下了头,白云悄悄隐进云彩里…… 燃烧过后,太子妃默默的整理衣衫,拢了拢头发,脸上还残留着激情后的红晕,低着头,默默的向前行。 刚才好像做了一场梦,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聂远收回思路,也默默的跟在后面。 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犹如狂奔的洪水,一泻千里。拦也拦不住。 一个是翩翩少年郎,无双公子;一个是花容月貌,月宫仙娥。 彼此都是致命的诱惑,世上最是情难了。 此后,双方彼此形成了默契,一个眼神一个轻微的动作,两具燃烧的躯体又结合在一起,行云布雨。 …… 两个多月后,终于来到了距贝斯城不到十里的一个名叫兰村的小镇。 太子妃轻轻划了一下脸上的秀发,平静的对聂远道:“一个美丽的误会,做了一场荒唐的梦。但人不能总生活在梦里,一旦醒来,什么都会不记得了。” 俏皮的一笑,聂远故作惊讶道:“梦,什么梦,你说的话我听不懂,我现在已经失忆了。” 太子妃满意的点点头,“我先进城,五六天后你再进城,你懂的。” 聂远郑重的点了点头。 …… 太子妃走后第六天,聂远才向贝斯城进发。到了城里,按着行人的指点来到皇宫外,刚走到金水桥,三名正在巡逻的禁卫军赶了过来,其中一个小头目晃着手中的马鞭,叱道:“要饭的,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快滚。” 满脸赔笑,聂远拱手道:“军爷,我是公主纳兰亚芝(太子妃名叫纳兰亚芝)的朋友,烦请通报一下。” “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竟然冒充公主的朋友,再不滚就抓你坐牢。” 小头目便骂边用马鞭狠狠的抽打聂远。 聂远只得抱头鼠窜。 来到前边一片树林,在旁边一块石头上坐下,抚摸着身上的鞭伤。 心说自己真该打,临别时为什么不向太子妃要一个信物。就自己这身打扮,鬼都不会相信自己是太子妃的朋友。 四处望了一下,原来左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身穿暗绿色团花袍的老者,正在悠闲的喂食鸟笼里面的画眉。 便走过去,拱手道:“老人家,最近可否听说过齐国的太子来到了贝斯城。” 老者看了看他,慢慢道:“听说是有这么回事,说是住在馆驿。” “馆驿在何处?”聂远心里燃起了希望。 老者往西一指,“一直奔正西,五六里地就到了。” 辞别老者,聂远拄着拐杖,踽踽独行。 【作者题外话】:求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