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赶路的过程中宁阳棣一直穿着他花重金买来的墨家装备,刚开始行走的时候他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十分的沉重。
“适应了就好了,为师这里还有一本秘籍,缠丝步,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宁阳棣接过来一看,鄙视地说道:“怎么还是个凡间武学啊,就算练成了,能有什么用。”
“短视,过渡懂不懂,没点旁门左道傍身,你拿头和王离这等世家子弟打。”张明义教训道。
“师父所言极是,徒儿记下了。”
“师父,法家学院招生考什么啊,总不能像儒家学院一样考四书五经和诗词歌赋吧。”这个是宁阳棣现在最关心的问题。
在九州大陆,读书悟道是能增加修为的,宁阳棣和张明义在大周帝国历练的时候也读过不少的儒家经典,可他的修为没有任何的进步。
对此张明义也做出了解释,“并不是你认字,能熟读圣人文章就能有修为,道是需要自己悟的。”
只要涉及到道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宁阳棣就心里没底,因为这不像修行一样有迹可循。
“师父,我读儒家经典没用,我读法家经典也没什么用,我不会考不上法家学院吧。”宁阳棣担心的问道。
“不会,法家学院有专门的仪器检测你与道的亲和度,只要你的灵根等级和与道的亲和度达标,你就能成为法家学院的弟子。”张明义说道
“嗯?进入法家学院还需要检测灵根属性吗?”
“儒家学院只注重对道的亲和度,道家学院只注重灵根等级,而法家学院则是两者兼备。”
“灵根等级和亲和度怎么测,纯靠机器检测吗?”
“当然,公平且高效,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就在师徒二人聊天的时候,宁阳棣看见了前方一个熟悉的身影。
“喂,口吃小子。”
墨家少年回过头了,他开心地说道:“是你俩。”
宁阳棣三步并作两步走,他跑过去拍了一下少年的肩膀,“好东西,货真价实。”
“那是,墨家出……出品,必是……是精品。”
“你要去哪?我们结伴而行?”宁阳棣询问道。
“咸阳。”
“好巧了,我们也是去咸阳,你也是去参加法家学院的招生考试吗?”
“是啊!”
“认识一下,我叫宁阳棣,那位是我的师父,张明义。”
“孟钊。”
宁阳棣和孟钊算是同龄人,路途之中聊聊天,也不无聊。
“宁兄,你报哪派?”
“嗯?法家学院还分派系吗?”宁阳棣不解的问道。
“当然,众所周知,法、术、势,三派嘛。”
张明义补充道:“法家学士相对儒家学士来说,他们是不重视道的。其实准确地来说,是法家学士摸不清自己的最根本的道是什么。” “嗯?悟道修行,法家学士摸不清道他们怎么修行?”宁阳棣不解的问道。 “所以就分成法、术、势三派了嘛,每一派都有自己的小道。就如同儒家学士一样,孟圣人的弟子和荀圣人的弟子遵循的道能一样吗。” “一个性本善,一个性本恶,是有点差别。”宁阳棣若有所思的说道。 “当然,不过儒家的两位圣人虽说有冲突,但儒家学士是有自己的总纲领的,而法家学士则没有。” “为什么没有,是因为不喜欢吗?” 张明义白了宁阳棣一眼,“是因为法家圣人的传承断过档,最关键的东西并没有传下来。” “再加上法、术、势三种小道也够用,现在很多法家学士都叫嚣法术势能压道,所以法家之道一直不明朗。” “法术势真的能压住道吗?” “自然不能,无论法家学士再自欺欺人,他们都无法改变一个既定的事实,在顶级修士中,法家修士是最弱的。” “所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法家学院对道的重视程度才提高了起来。” “是的,我师父也,也是这么,说的。”孟钊说道。 “孟兄,那你有方向了吗?”宁阳棣问道。 “你都不用问,墨家弟子,一定是去术门。”张明义插嘴道。 “没错。” “师父,那我去哪门?” “法家学院今年首开道门,你报道门。” “我可以吗?”宁阳棣现在听到道这个字就头疼。 “不要妄自菲薄,你的天赋超出你的想象。” “师父,半年了,你能给我透个底不,您老人家到底是何方神圣?” “如果法家学院认我的话,我就是法家学院的第九位长老,如果不认,那我就只是一个散修。”张明义淡淡的说道。 “此话怎讲?” “你听说过什么叫外道吗?” “没有。” “我听说过,我师父说,与道契合,但不能修行的,就叫外道。”孟钊插话道。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的外道是完全不能修行,而有的外道,则是修行到一定程度,他的修为会急剧衰减,沦为常人。”张明义说道。 “您是第二种?” “是的。” “我个人认为,所谓外道,只是圣人没涉及到的领域罢了,也有可能是法家圣人涉及到了,但没传下来。” “之前法家学院不认您,所以您就四处游历?” “认不认我倒不在乎,我这么多年来四处奔波,只是想在外道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只是很可惜,这么多年来我一无所获。”张明义惭愧地说道。 “我明白了,我会搞清楚何为外道的。”宁阳棣自信满满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