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当空,繁星似尘。
大明帝国,晓月三年
京都城楼,烽火缭绕,城门大开。
“快!
在上面,把他们统统围起来。”
烽火城门之下,无数刀兵斧手的齐声踏步,蜂拥而出。
“逆贼张良,意图刺杀圣上,
御北城少主,赵信奉命将其拿下。
生死不论!”
月下。
乃张良,身着绫罗袍,手提寒光剑,于城楼上格外醒目。
“赵信,
真没想到,我们第三次剑决居然在这种地方。”
“也罢,
死在你的剑下,倒也不算丢人。”
赵信一身素衣,同样立于燕京城楼之上,与之遥相对立。
他闭着眸,携剑于背,剑意凛冽寒光肆虐,吹起了他万千白发。
映着晶丝,恍惚间,赵信的周身竟飘起了雪花。
城楼之下,万家灯火熠熠生辉,那是他的毕生守护之地。 数息之间,赵信终是开了眸。 他的目光平淡,无悲无喜,像是看着死人般,直直凝视着张良。 “请!”,张良率先开了口。 话音还未落下,便闻劲风突袭,剑芒霞光万道,顷刻间,已然抵至赵信胸前。 嗙~ 乃是兵器交接之音。 二人不愧同为剑道宗师,看似生死绝命一击,竟被赵信提剑轻易挡下。 琼楼高宇之上,头顶珠帘龙冠帽,身着青紫龙袍的大明帝国皇帝--王月。 王月高坐于龙椅之上,侧头手抚着脸,遥遥观望着这一切。 “好个张良,真是好大的胆子。” “之前,俯首与朕谈论大明江湖。 当今,年轻一代武道强者,独他与赵信并列第六。” “起初朕还不信,如今看来,倒是朕小觑了他。” 王月一语平淡,“皇叔,不知你对此战又有何看法?” 王月右侧还站着一人,紧靠着龙椅,是她的亲叔--王渊。 “回禀陛下,臣认为张良与赵信二人的剑道修为皆已臻至。 剑道秘境踏足半步,绝顶破命。 二人实力当在伯仲之间。” 王渊凝神看着二人的决斗,眼中精光闪烁。 不一会,他又道, “赵信修得是北境楼雪宗嫡传,冰弑剑诀。 传闻乃是初代楼雪宗宗主,楼雪为情所伤, 又目睹两位剑道至强大战所创。” “此剑诀,若无世间姻缘洗礼磨砺,终究是残缺之剑。 纵然他天赋异禀,但残剑的事实无法改变。 臣以为,此战真要见个高低,恐怕...张良的赢面比较大。” 王渊回答的毕恭毕敬,皇帝王月却听得蹙起黛眉,静静思量起此战。 不多时,她翘起兰花指,抵着下颌轻声道, “既然赵信以楼雪宗为始,又以为大明帝国镇守北境数十载为代价, 让朕给他一个出手的机会,那朕便给他这个面子。” 说到此处,王月竟轻笑了一声, “此战,若是赵信胜了,那自然皆大欢喜。 即使他败了,应该也能让那逆贼张良受点伤... 到那时,可就看王叔和罗公公的手段了。” 言罢,便闻二人恭谨回应, “臣,遵旨。” “老奴,必不辱陛下使命。” 一番言语下,王月都直直望着赵信与张良两人对决,始终未移开目光。 二人决斗,剑芒万道,霞光闪烁,不经意之间,她神色微动。 转首左侧,看着头戴官帽、白发老首的罗公公,饶有兴趣地问道, “刚刚替朕挡下张良那一剑的小太监还活着吗?” 罗公公俯首行礼,恭谨回到, “回禀陛下,大明宫的那位大人,已经为他驱逐了天外剑意,但...” 未等罗公公把话说完,王月就开口打断道, “若他还活着,就让他来见朕。 死了的话,那就以王侯之礼厚葬吧。” “遵命!” 说完,罗公公恭敬倚着手,退了下去。 ... 明月照耀之下,是被刀剑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楼道。 某处,阴暗之下,倚靠着梁柱,静躺着一名少年。 少年刀削般的面庞,此刻憔悴万分,胸口处官衣破碎,独留下一道狰狞的伤口。 伤口处血肉外翻,周围虽然有少许黑色血液凝块,却依然阻挡不了时不时往外渗出的鲜血。 他呼吸微弱,身子微微颤抖,已然命不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