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说:“目前我对这种黑气与生物之间的作用机制还不够了解,还需要些特别的研究材料。”
“什么材料?”
“黑原内活的生物,只要有了它,看清生物与它是如何共存的,就容易找到办法。您能不能给我抓一只,水里应该有变异的能来回穿越的鱼。”
其实两人的要求是同样的,一个要黑气,一个要带黑气的活物。梁平感觉这可有点难,这海水里死寂一般,哪里有什么鱼?以海岛为界,鱼都不再这里游,水草什么的都没有,想从这里抓活物根本不可能。
他也没什么办法,研究到此就停滞了。
郑有志也没管他,独自开始进行其它试验,他用木棍绑着的玻璃瓶盛装黑气,结果盛了个寂寞。他不禁怀疑,“这难道不是气而是影子吗?”
第四天,接近天亮,梁平就被吵醒了。
他只听见船员喊道:“有龙吸水!龙吸水!”
一听“龙吸水”,梁平立马就精神了。觉得这可不得了,他走出卧室,发现天空竟然有九条龙卷风,裹挟着水直通天际的在船边晃悠!
他心想“卧槽这可咋办?这地方有够邪门的!算了还是撤吧。”
梁平下令,“全员撤退!\"
副船长:“全员收锚开始撤退!”
此时天空正阴,那龙卷正越来越近,水面十分动荡,倾盆大雨瞬间能把人浇成落汤鸡。水手们动作迅速,副船长也亲自驾驶。
九条龙卷摆在眼前,也顾不得去那个目的地。哪两个之间距离大,就从那走。他们争分夺秒,走过一对,又来一对。
彼时所有人躲在船舱里。外面雨虽大,但里面却无雨,除了晃荡,郑有志却感到一丝丝对比的安稳。
他窝在一处柔软的棉被里。半晌过去,终于,船不晃荡了。原来船已经脱离险境,龙吸水向着北前进,已经渐渐远离他们了,他们正处在另一处离黑幕不远的地方。
“终于摆脱他们了,多亏了船长高超的技术。”梁平说。
这位沾了点白发的船长笑呵呵的说:“大家没事就好”。
然后他又继续问梁平:“长官,我们现在要去哪?回去?”
“不行。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必须要了解敌人的特性我们才能回去。”
“敌人?黑幕里有敌人?虽然我不能知道具体情况,但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事吧!”
梁平说:“嗯,我们必须要继续战斗。”
“好,那我们就继续。”
这时郑有志也出来了,他说:“你们快听,好像还有。”于是众人立马听过去,他们发现声音来自黑幕里。
他们还在聚精会神的听,结果立刻就有一个超大龙吸水从里面出来,真奔着小船袭来。
副船长惊呼:“啊!它太快了,来不及转弯!”
眼见正要撞上,奇怪的事发生了,龙卷竟从他们的旁边拐弯向北去了。
“呼,还好虚惊一场,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副船长擦着汗水混合物说。
“不过这家伙可真大。”郑有志说道。
经过这一风波,梁平想起情报内容,他不禁怀疑是里面的敌人作怪,现在的情况太诡异了。
这时,从天上开始不断的有鱼往下掉,像下雨一样。
郑有志大喊:“是鱼!快点开过去!”
梁平点头示意副船长,副船长一路小跑立刻开船接鱼。船到鱼这,大部分鱼都进了海,有一小部分鱼掉到甲板上,可奇了怪的是,鱼竟然瞬间消失了!
“长官快用周气瓶来装它!”郑有志说到。
“什么!”梁平说。
“用周气瓶!别楞了,快点!”
梁平有确实是有,不过他的瓶子是心爱之物,他有些为难。几秒钟过后,他心说还是算了,为了大局着想,就拿出来用吧。随后,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扁圆的像是个气泡的瓶,也不能叫做瓶,因为它连个瓶口都没有,就像是一扁圆的小酥饼。
瓶子的边缘镶有金丝绘制的图案,中心有黄金小圆盘刻着荷花,中间还有一颗绿珠子。
只见他右手持周气瓶,左手旋转手指上的戒指,吸纳之术就这样使用了,好多鱼刷刷刷的变小飞进了瓶中。
他端起瓶子看,发现周气和黑气竟然如油水混合物一样分层,黑气在下,周气液体在上,鱼却能在上下之间游动。
“有志这是怎么回事?”
“科学界一直猜测黑气是周气的一种,所以我想用装周气的方法来盛装黑气,没想到真成了!我看您前几天使用周气法术,我想您一定有这东西,所以叫您用了。”
“原来是这样。”
郑有志接着收:“但我也没想到它们之间还能有分层现象,还以为相似相溶呢。”
梁平将瓶子送入郑有志手中:“你且拿好,好好保存,争取取得研究成果!”
郑有志激动的说:“是,长官!”
梁平已经30多岁,而郑有志才年满26,是个痴迷学术的天才。他看着精美的小瓶,还有里面的鱼,眼睛中泛着欣喜的光。
回到船舱里,梁平指着鱼对众科学家说:“有了此物,我们还用到黑幕边缘进行探测了吗?”
“黑幕就不用去了,最有价值的是这些鱼,鱼身上还缠绕着黑气,这些就足够研究用了。”
“很好,此行也算是不虚。我比较好奇这黑气究竟是什么?为何表现的如此奇怪?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长官,学界猜测黑气是周气的一种,如今看来它们绝对相关。周气里每种粒子都有自己特定的核质和自旋方向,我猜测之所以黑气不像周气那样是气态可移动的,应该是由于其中大部分粒子的自旋方向相同的缘故。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始终朝着同一方向旋转,它们在空间中形成致密砖块,于是就锚定在空间中的某一位置上。它可以自己缓慢的沿着旋转轴扩张,但人无法能用寻常方法移动它。”
“就像陀螺仪?”
“有点像。”
“差不多懂了,就这样吧,说太多我也无法理解。”
梁平转身对副船长说:“我们返航!”
“收到!”
总体而言还算顺利的样本采集之旅完成了,另一方面,明铁的采集也完成了。
原来所谓巨眼,是一个沙漠中的像眼珠的岩石区域,是有名的旅游场地,名为萨拉之眼。在地下100米处,人们采集了仅有的3.3吨明铁。为什么说仅有?因为明铁出土时,它本身就是一个大正方体,毫无杂质。
此物透明如同玻璃,实际上却是金属,如同铁一样,需要烧红锻造敲打。
此时情报的第二阶段已经结束,人类有七年的时间开始从事探索和研发,然而这点时间实在太短了,即便是争分夺秒,结果在第六年黑原防护服还只是个半成品。
原先高层领导们订下的任务期限是六年完成,然后出征,因为第三阶段会持续多久,第四阶段何时到来都不明确。所以赶在黑球出现之前,将一切解决,是必要的的。但现在看来,时间不得不延后半年。
在研发团队开发时,各种作战预测,各种以防不利因素的防备也是层出不穷。有的人员甚至认为,黑原里的怪物绝对不是寻常生物,用常规的武器根本杀不死,还提议给每个战士配备明铁制作的剑。
有了明铁,关于地形的探测开始了。人们在各种不同海拔,在各种明铁望远镜的加持下发现,黑原一周有很多高山,山下有很多树林。再往里是平原,平原再往里就看不到了。
这时,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人们脑海中产生,“黑原大陆如此广大,我们去往何处?要消灭谁?”这些目前还未知,如果有新情报就更好了。
不过,从一开始人们就怀疑情报发送人的身份,他声称自己能在黑原中存活,但如今已经过了四百年,人怎么能活那么久呢?四百年,也许他早已被同化,为何他还如此坚定,为何还站在人类这边?他的话十分的不可信。没准他就是始作俑者,就是罪魁祸首,必要时消灭他就是压倒一切的核心目标。
一切就像是个圈套,但人们明知如此也不愿坐以待毙,必须得跳。
时间飞逝,转眼半年已经过,在多个国家的共同参与下,耗资巨高的防护服终于完工。
少年天才剑士颜回被招募入队,他身穿3号黑色防护服,头戴明铁封闭头盔,后背背着维生装置,氧气、水、食物。整体感觉仿佛是穿着一个房子。
队伍一行人就像宇航员,共有39人,总价值百亿之多。一行人还带着望远镜、枪支弹药、手雷、微型导弹等装备。
它们乘坐飞机来到海岛,又乘核动力航空母舰来到黑幕边缘,三十九人分三路乘坐水路两栖车进入黑幕。为了能够在黑域中让车正常行驶,车辆都是特制的,尽可能的避免电路信号出现问题。而且每一辆车都是核动力驱动,不仅车是,防护服也是。
进入黑域,黑白之夜瞬间浮现,水面上在像是月亮的东西的照耀下,银色辉光铺满海面。此刻风正平,浪正静,小船吃水颇深的悠然前进,旁边两侧波纹缓缓。
众人好奇的打量周围的一切,小船正逐渐来到岸上。上了岸,眼前是一片平原,高低起伏,丝无草木。放眼望去,三只小队又开始了远行军,在银光照耀的苍茫大地上勇敢的前行。
他们乘坐烟油简车向着前开去,那是个小山丘,看不见面对有什么。
“呼叫指挥部!呼叫指挥部!”
有人问:“指挥部能听到吗?”
不过他从队长梁平的表现来看,就知道不能。
他们要找到哨站,哨站距离他们还有很远。哨站本是座海岛,它被吸入黑原,为什么它没在海边而在内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