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大奉之门后五百年

第九章 七步成诗

  

众人听闻杨安此言,当场怒不可遏。

  

  

“什么?!你这下作之人,竟然出言侮辱我等?”

  

“哼,跳梁小丑也想登台演出?”

  

“哗众取宠罢了。不值一提。”

  

......

  

场面一度有些嘈杂,但并不像泼妇骂街那样不堪入耳,他们都是文人,有修养之人,在秋烟姑娘的面前,更要展示自己的风度。就像孔雀寻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样。

  

他们是在可以逼迫杨安,让他下不来台,以此彰显自己的才艺,自己可以即兴作诗,但小丑不行。刚刚此人也说了,他只是平平无奇一书生尔。

  

董大夫与张凯此刻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此刻往后撤了,显得自己太不义气。而此刻如果反驳众人,他们可能待会找女婢的机会都失去了。

  

刘国正却看着此刻昂首挺胸的杨安,心里觉得这小子有点意思。

  

伴随着众人言语渐渐消退,杨安推开挡在身侧的张凯,朝着小桥走去。

  

“今日得见秋烟姑娘真容,小生倍感荣幸。”

  

  

杨安朗盛说道,而随着他话音落下,院内也彻底安静下来。他们打算看看这跳梁小丑究竟有什么本事。

  

秋烟姑娘也是饶有兴趣的看向杨安,杨安的外貌与这些书生不同,面相上看去更多了几分阳刚之气,而且极为帅气。有一种阳光大男孩的感觉。这种长相对于久居阁中的秋烟来说,很讨喜。

  

杨安迈出一步,塔在了小桥之上,抬起头,环视众人,最终目光落在了秋烟姑娘的身上。

  

“此诗,名为《秋深》。”

  

书生们看着杨安的举动,他想干什么?秋烟姑娘还没点名,他怎么就踏上了小桥?

  

婢女刚想上去制止,秋烟就拦下了她。轻声说道:“无妨,且先听听。”

  

秋烟从杨安的眼中,看出此刻他对于自己的欣赏,而不像那些表面上多才多艺的书生,更多的是欲望。眼神很干净。

  

杨安又迈出一步,专注的看着秋烟,从秋烟的裙摆,目光渐渐上移:“一雨消残夏,秋深树渐黄。”

  

书生们听着杨安吐出的字句,细细的品味着,此时正值秋季,倒是应景。而此刻他们也身处秋水阁中,姑娘名叫秋烟,勉强算是对应的上。

  

秋烟听到杨安的字句,微微颔首,这不是抄袭。

  

  

刘国正歪了歪脖子,松了松有些僵硬的脖颈。董大夫与张凯则是有些期待的看着杨安,如果杨安真能做出一首诗,不说碾压所有人,但是起码不至于让他们太过难堪。

  

杨安仍旧欣赏着眼前的美人,又迈出了一步:“云容生碧宇,霜气动高堂。”

  

秋烟有些动容,此诗精妙!

  

“妙!”书生中有人忍不住说道,确实不错。董大夫和张凯听到众人小声的议论,挺了挺胸膛。

  

刘国正无处安放的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装作也在思考此诗意境的样子。

  

而杨安似乎并没有打算就此结束,再次往前迈出两步,声音透出一股淡淡的悲凉:“已到天浆满,遥观荷叶荒。”

  

秋烟眸中多了几分不忍,双手微微握紧了小拳。

  

书生们则如遭重击。他们也都沉浸在诗意之中,有着些许共鸣,刚刚还在赞叹秋烟姑娘的美貌,转眼就开始陈述,刚刚他们对杨安的所作所为。

  

这一刻,有人甚至想要直接上去打断杨安,但又有些期待杨安真能道出惊人的诗句。

  

董大夫,张凯,刘国正三人自然不懂杨安诗中的含义,此刻只能默默的看着众人的反应,有样学样。也一副悲愤却又不敢妄言的样子。

  

  

虽然现在最后一句还没说出来,但书生们已经确定,此子确实极富诗才。刚刚所做的五律,也是精品中的精品,剩下的就看这最后一句,能不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了。

  

他们有些人又有些担心,万一这最后一句,杨安是更加露骨的嘲笑自己等人,那他们岂不是无地自容。

  

而杨安此刻仍旧看着面前的美人,对于这个曾经接受过优秀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根本不屑与这些书生为伍。他们不配。

  

自己这首诗,如果最后一句继续用来贬低他们,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没有度量,自己的目的是,与秋烟姑娘共枕眠。虽说不一定要白嫖,但是自己起码要有资格在这留宿。

  

如果自己此次只是在婢女身边过夜,岂不是让广大书友嘲笑?

  

杨安抬起手臂,大声喝道:“酒来!”

  

刘国正看着杨安此时充满激情的样子,不由自主的扔出了腰间的酒袋。

  

酒袋分毫不差的落在了杨安手中,杨安拔下壶塞,仰头将酒倒入口中。

  

酒水顺着嘴角流下,多了几分洒脱,多了几分放荡,而杨安此刻的样貌看在秋烟姑娘眼中,刚刚的阳光大男孩,此刻却显得有些落寞,几分悲凉。

  

杨安摇着头,声音低沉了几分:“凭栏身欲醉!”随着声音落下,杨安又迈出了一步!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杨安的最后一句,全场寂静,无人出声,所有的目光都汇聚在少年的身上。

  

杨安抬起脚,扶着小桥的栅栏,缓缓落下最后一步,目光灼灼的盯着秋烟:“无处觅仙庄。”

  

秋烟靠在背枕之上,整个人似乎都瘫软了几分。

  

书生们听着杨安最后一句,大多数人都自愧不如,刚刚心里猜测杨安最后一句要辱骂自己的人,此刻都深深的低下了头颅。无颜以对。

  

他们都在心里感慨着:此子大才!此子海量!

  

刘国正很开心,打更人衙门多了此人,为打更人增添了许多书香气!

  

“好!”他忍不住大声喝道。

  

董大夫与杨凯闻声,也跟着附和:“好!”

  

书生们,也开始议论起来:“好诗,好诗!鄙人自愧不如。”

  

“敢问兄台在何处求学?”一人问道,但是没人回复他。

  

  

这时,又一人问道:“兄台有此等诗才,刚刚为何还要盗取他人之诗?”

  

这一问,让众人都反映了过来,没错,书生都有着自己的傲气,虽然他们可能比不上古人,也打不过武夫,但是他们不屑于去抄袭。

  

院子里又一刻陷入了宁静,只剩下涓涓的流水之声。

  

杨安擦了擦嘴角的酒渍,说道:“我并未看过许七安所著的唐诗三百首。刚刚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