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壮丁小队
快马加鞭回到京城,已是到了傍晚。
杨安与董大夫知道事情的轻重,去勾栏听曲只能暂时搁置,而是选择先去打更人衙门汇报情况。
按照记忆中的路线,与董大夫一同来到打更人衙门门前。
饶是对于记忆中打更人衙门的变化有所体会,但是亲眼看到眼前如此广阔的一处合并院落,杨安心中还是有些难以名状的佩服。
怕是整条街都已经纳入了打更人衙门。
此时打更人衙门的范围,简直堪比皇宫的城墙如此之长。
但是放眼望去,衙门内最高的建筑,仍旧是那七层楼高的浩气楼。
似乎是因为许倩与魏公的传说,让浩气楼得以长存,且浩气楼作为曾经打更人最高的阁楼,这个规矩依旧保持至今!
这说明,打更人仍旧是那个公正,严明,一身浩然正气的打更人。
董大夫在前,杨安在后,两人前后脚进入了打更人衙门。
但是这里却显得有些拥挤,一眼望去,全是大小不同的院子,与高低各异的阁楼。
印象中,现在好像只有金锣,银锣,与铜锣队长常驻打更人衙门了。随着打更人的壮大,京城取消了官府,普通衙门,取而代之的是打更人铜锣们的一个个侦探事务所。
而这,就是那许倩留下的改革制度!
拖他的福,杨安也有着自己的侦探事务所。在京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产业。虽然平日里事务所毫无生意可言。
这样想着,两人已经来到了一个屋子的门前,牌匾上写着“壮丁”二字。
这是他们这个小队的番号,壮丁小队。
而屋内就是常驻在打更人衙门的他们的队长,张凯。
董大夫推开屋门,杨安紧随其后。
“队长,出事了!”董大夫急切的说道。
杨安看向屋内的人,虽然身子被桌案挡着,但还是很轻松的就能看出,张凯肥胖的身躯。人高马大。看到张凯的样子,杨安已经能够想象到,人们缺什么,就喜欢强调什么。比如我缺钱,就喜欢强调我有钱。那么这个小队的名号,啧啧。
张凯也没有因为董大夫没有敲门而生气,说道:“毛毛躁躁,不成气候。老董啊老董,你要我说你多少次?啊?遇事要淡定,淡定啊懂不懂?打更人的威名就是被你们这样的人败坏了。”
董大夫丝毫不理会张凯的指责,张凯也不过刚刚八品没多久,而且已经共事很久了,不存在这么多规矩束缚着彼此。
直截了当的说道:“出大事了!我们前几天不是收到有人报案,说胡庄村有人失踪了吗,这下可好了,整个村子的人全没了......”
董大夫当即将杨安的猜测,与事情的经过叙述了一遍。
张凯闻言,目不转睛的看着董大夫,而后说道:“这些都是你推测出来的?”
董大夫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诚实的说道:“不是我,是杨安猜测的。”
张凯点了点头,“我就说嘛,你小子要是有这脑子,现在早就混个小队长当当了。”
说完,张凯又看向杨安,神色凝重的问道:“你推测,那个叫胡三的人是什么修为?”
杨安想了想,说道:“最少八品!”
张凯神色凝重,沉吟了片刻,说道:“走,跟我去见刘银锣!”
他们都是刘国正银锣的属下。
......
刘国正审视了一遍三人,又将目光放在了张凯的身上:“这些都是你推测的?”
张凯摇了摇头,带动着脸上的肥肉跟着在空中飞扬了一番,说到:“不是。”然后又一把将杨安拉到身前:“是他推测出来的!这小子打小就机灵,聪明的很。”
刘国正点了点头,看着杨安,问道:“我有两个问题,你把你推测的结论告诉我。
第一,你说林子里的**能毒死九品,为什么你们还活着。
第二,胡三杀完了村子里的人之后,为什么不离开?”
杨安心中一凌,我去,这...不愧是银锣啊。
董大夫突然转头看向杨安,眼神里满是惊愕。是啊,我活下来是因为玉佩,杨安也活下来了是因为什么?银锣就是厉害啊,不是刘银锣说,我都想不到这个问题!董大夫对于刘银锣的崇拜又增添了几分。
刘国正说道:“先想清楚了再告诉我你的答案。”
杨安心思急转,沉默了片刻后,说道:“董大夫有他父亲留给他的遗物,保了他一命。”说到这,杨安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刘国正的态度。
刘国正询问似的看向董大夫,董大夫点了点头,又拿出那块只剩下一半的玉佩。
杨安这才继续说道:“而我情况比较特殊,我估计是因为我从小就靠乞讨为生,干净的,不干净的,什么都吃过,对于普通的毒药已经有了抗体,哦,就是普通毒药对我来说已经没用了。所以那种毒药仅仅只是让我陷入了昏迷。”
杨安说完,又再次沉默了下来,这个问题他也想过,只是没想明白原因。
杨安拱了拱手:“启禀大人,第二个问题,属下不知。” 刘国正点了点头,自顾自的说道:“没想到鬼修已经如此猖獗,胆敢在京城脚下行凶!” 看到疑惑的三人,刘国正正了正衣衫,侧过身子,留给三人一个高大伟岸的侧身,帅气的侧脸,说道:“一年前,我们就收到消息,外界出现了一个新的修行体系,鬼修!这种修行体系,可以让人快速的晋升。 只是京城内治安严谨,所以没出现这种修行者。因此也没有告知你们。 至于他们具体的修行品级怎么划分,对应着什么能力,我们了解的也不多。但是你们能活着回来,就已经说明胡三修为不高。 此番我与你们一同前去查看一番,将他缉拿归案。” 说完,不等三人应声,就命令道:“备马!” 刘国正与张凯都是武夫,并没有望气术,所以看不出杨安说谎,只能凭借着观察他的神情,以此来推断他所言虚实。 而杨安完美的表情管理,帮他成功的度过了此关。 四人骑着崭新的马匹,在京城的官道上飞驰而去。 有着刘银锣打头阵,杨安与董大夫的心理也安稳了许多。张凯的马匹跑起来似乎有些费力。仅仅半程就在驿站更换了马匹,杨安看着满嘴白沫的马儿,心疼它两秒钟。 终于,四人赶在日出之前,回到了胡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