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满级返还:开局收割女帝龙气

第二十一章:弃守残垣,星火西行

  

他立刻叫来王老五和赵石,说明了情况。三人顾不上疲惫,小心翼翼地踏入能量几乎耗尽的化龙池。池水仅没过脚踝,冰冷刺骨。他们按照苏临暗示的方向,在池底那片刻画着古老符文的区域仔细摸索。

  

“在这里!”赵石忽然叫道,他摸到一块符文似乎可以活动!三人合力,小心翼翼地撬动那块看似与池底一体的石符。

  

  

“咔哒”一声轻响,石符移开,下方露出了一个仅尺许见方的暗格!暗格中别无他物,只有三颗龙眼大小、色泽温润、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玉石,以及一块折叠得整整齐齐、不知何种材质的黑色帛书。

  

那三颗玉石一出现,一股精纯而温和的生机能量便弥漫开来,让靠近的三人精神一振,连身上的伤痛都似乎减轻了几分!

  

“这是……生命源玉?!”陈啸见识广博,忍不住惊呼,“传说中能温养魂魄、快速恢复生机的天地奇珍!”他小心地取出一颗,将其放在苏临胸口。源玉的白光缓缓渗入苏临体内,他苍白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一丝红润,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力了许多。

  

希望,终于在这片废墟之下,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光。

  

王老五和赵石激动不已,连忙将另外两颗源玉和那卷黑色帛书取出。帛书入手冰凉,展开后,上面是用一种古老的银色颜料书写的文字,与石碑上的文字同源,系统自动为苏醒过来的苏临翻译了开篇几行:

  

【余乃夏末守池人,预见国破龙脉崩,特留此一线生机于化龙池底。】

  

【源玉三颗,可救三次必死之伤,或温养地脉百年。】

  

【帛书所载,乃‘地脉蕴灵术’残卷,习之可缓慢滋养龙脉,然需以大毅力沟通天地,非心志坚定者不可为。】

  

【后来者,望善用之,莫负前朝遗泽,莫逆天道仁心。】

  

守池人!地脉蕴灵术!

  

  

这意外的发现,不仅提供了救命的源玉,更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主动滋养龙脉,而非被动守护或掠夺!这与苏临悟出的“共生”之道不谋而合!

  

苏临在源玉的滋养下缓缓睁开眼,虽然依旧虚弱,但眼神已恢复了清明。他看着手中的源玉和帛书,又望了望洞内的惨状和幸存者们期盼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

  

据点已毁,强敌环伺,前路艰难。但有了这“地脉蕴灵术”和源玉,他们便有了在这绝境中继续走下去的资本,甚至有了真正实现“共生”、修复这片天地的可能。

  

是留下来,依靠残破的据点和化龙池,慢慢修炼地脉蕴灵术,风险巨大?还是放弃这里,带着幸存者和希望的火种,另寻一处龙脉节点从头开始?

  

艰难的抉择,摆在了苏临面前。而远方,朝廷的威胁并未消失,女帝的目光,或许正穿透万里,冷冷地注视着这片她未能碾碎的土地。

  

......

  

生命源玉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灯塔,驱散了笼罩在幸存者心头的浓重阴霾。苏临在源玉的滋养下,伤势和心神都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他当机立断,将一颗源玉碾成粉末,混入清水中,分给伤势最重的几名队员。效果立竿见影,垂危的气息稳定下来,深可见骨的伤口开始蠕动愈合,虽然无法立刻生龙活虎,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希望,实实在在地降临了。

  

然而,现实的困境依旧严峻。洞口坍塌大半,内部结构受损,修复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而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朝廷虽暂时退却,但绝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来袭,必定是雷霆万钧,这处已然暴露且残破的据点,绝难抵挡。

  

是守是走,必须尽快决断。

  

  

深夜,伤势稍缓的苏临,将王老五、陈啸、赵石三人召集到化龙池边。池水依旧黯淡,但那卷黑色帛书和剩余的两颗源玉,却代表着未来的可能性。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苏临的声音还有些虚弱,但目光坚定,“守,九死一生。走,前路未知。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王老五第一个开口,拳头紧握:“头儿!这地方是咱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死了那么多兄弟,就这么放弃了?我老王不甘心!再说,能走到哪去?外面全是荒原,朝廷肯定到处搜捕!”

  

他的想法代表了部分恋战且对未知充满恐惧的人。

  

赵石则比较务实,他叹了口气:“王大哥,不甘心是真的。但你看这洞,还能经得起几次折腾?咱们这点人,这点粮,能守几天?朝廷要是再来一波刚才那样的……唉。”他倾向于转移,但对外部环境感到迷茫。

  

陈啸沉吟良久,方才缓缓道:“主公,《地脉蕴灵术》乃无价之宝,其价值远超这一隅之地。此术讲究‘蕴灵’,需在龙脉节点上静心修炼,缓慢滋养。如今此地龙脉受创严重,且已成众矢之的,绝非修炼此术的理想之所。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保存有用之身,携带火种,另寻一处隐蔽且龙气相对完好的节点,从头开始。”

  

他顿了顿,看向苏临:“至于去向……绝渊之地广袤,朝廷势力亦不能完全覆盖。西北方向,地势更为复杂,多有深谷密林,且传闻有前朝古迹残留,或许能找到新的落脚点,甚至……与其他前朝遗民取得联系。”

  

陈啸的分析最为理智,也最具远见。他的话,让苏临下定了决心。

  

苏临站起身,目光扫过三人:“陈先生所言,正是我所想。守,是坐以待毙;走,尚有一线生机。我们不仅是为自己求生,更是为了这《地脉蕴灵术》所代表的希望,为了那些死去的兄弟,走出一条真正的生路!”

  

他拿起那卷帛书和剩余的两颗源玉(一颗完整,一颗已用部分):“这就是我们的火种。此地已不宜久留,我们必须走。”

  

  

决策已定,接下来便是紧张的准备工作。所有能带走的物资被集中起来:所剩不多的食物和清水、完好的武器、有用的工具、以及最重要的源玉和帛书。伤员们互相搀扶,轻伤者负责背负物资。每个人都明白,这将是一次艰苦卓绝的迁徙。

  

临行前,苏临再次来到化龙池边。池水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与他告别。他深深一拜,低声道:“守池人前辈,今日我等暂别,绝非放弃。待他日学有所成,必回来助你修复地脉,重现生机!”

  

仿佛是回应他的誓言,池水微微荡漾了一下,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意融入苏临体内,似乎是对他“共生”之念的最后馈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