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炉鼎初成?那就助我筑基!
丹堂众人狼狈离去,小院重归宁静,却弥漫着一股不同于以往的微妙气息。
苏妙晴看着沈嚣,清冷眸中异彩未褪,她张了张口,似乎想询问那神乎其技的炼丹术从何而来,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句:“师父,您没事吧?”
语气间那份恭敬与先前又自不同。
沈嚣摆摆手,目光落回屋内紧张不安的柳依依身上。
这玄阴炉鼎之体,倒是比他预想的还要纯粹几分,方才炼丹时,他隐隐感觉此女体内阴元对其灵力有一丝微弱的呼应。
“你们二人,进来。”沈嚣转身回屋。
苏妙晴与柳依依对视一眼,前者目光微凝,后者则怯生生地跟上。
屋内,沈嚣于榻上盘膝坐定,看向垂首站立的二女。
“妙晴,你《寒月诀》隐患初解,需稳固根基。一旁静修,仔细感悟我昨日渡你的那缕气机。”
“是,师父。”苏妙晴依言在稍远些的蒲团上坐下,闭目凝神,周身泛起淡淡月华。
沈嚣这才将目光完全投向紧张得手指发白的柳依依。
“依依。”
“主人。”柳依依声音发颤,下意识地用了更显顺从的称呼。
“你既自愿入我门下,身负玄阴之体,今日我便助你初步引导这体质之力,于你于我,皆有益处。”
沈嚣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放松心神,运转我方才印入你魂种之中的那篇《玄阴素心法》。”
柳依依闻言,不敢怠慢,连忙依言而行。
一篇晦涩却玄妙的法诀自魂种中浮现,她努力引导着体内那微弱的纯阴之气,按照法诀路线运转。
起初甚是艰涩,但很快,一股清凉之意自丹田升起,流遍四肢百骸,她苍白的脸颊渐渐泛起一抹诱人的红晕,周身散发出淡淡的、极为纯净的阴寒气息。
沈嚣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已体内的灵力受到这股纯净玄阴之气的牵引,变得愈发活跃凝练。
他伸出手指,再次点向柳依依眉心。
这一次,并非隔空,指尖轻轻触碰到那光洁的肌肤。
柳依依娇躯猛地一颤,发出一声极轻的嘤咛,魂种与她自身的玄阴之气在沈嚣的引导下同时沸腾!
一股精纯无比的玄阴元力,如同找到了宣泄口,顺着沈嚣的指尖,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体内!
这股力量冰寒却温顺,甫一进入沈嚣经脉,便与他炼气九层巅峰的灵力水乳交融,非但没有丝毫冲突,反而如同一剂高效的催化剂,疯狂地淬炼、提纯着他的灵力,并向着那坚固的筑基壁垒发起了猛烈冲击!
沈嚣立刻运转功法,全力吸收炼化这股助力。
他周身气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节节攀升,青黑两色灵光交织闪烁,将整个小屋映照得忽明忽暗。
一旁的苏妙晴被这股强大的能量波动惊动,睁开美眸,看到眼前景象,不由一怔。
只见柳依依浑身被淡淡的灰白色雾气笼罩(玄阴之气外显),俏脸潮红,眼神迷离,身体微微颤抖,而沈嚣指尖抵其眉心,气息浩瀚,正处在突破的关键时刻!
她瞬间明悟,师父是在借助柳依依的特殊体质冲击瓶颈!
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有些酸涩,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对强大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师父手段的叹服。
她默默收敛心神,继续护法,只是心境已难以完全平静。
时间悄然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柳依依体内的玄阴元力输出渐渐减弱,她软软地向后倒去,浑身香汗淋漓,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气息却并未萎靡,反而更加纯净凝实了不少,竟是因祸得福,被带动着修为精进了一丝。
而沈嚣则猛地睁开双眼!
眸中精光爆射,如同实质!
轰!
一股远超炼气期的强大气势轰然爆发,瞬间冲垮了那层坚固的壁垒!
筑基期!
磅礴的灵力如同决堤江河,在他体内奔腾流转,经脉拓宽,丹田气海更是扩大了数倍不止!
神魂力量也随之暴涨,感知变得更加敏锐清晰!
【叮!恭喜宿主突破至筑基期!】
【宿主:沈嚣】
【境界:筑基一层(初期)】
【灵根:中品木灵根】
【功法:长春功(熟练)】
【徒弟:林青羽(忠诚度:-60)、苏妙晴(忠诚度:+55)、柳依依(忠诚度:+85)】
【祖师点:15】
【物品:无】
筑基成功!
而且柳依依的忠诚度竟一下子飙升到了八十五点,看来这魂种与双修带来的联系,远比寻常师徒关系更为紧密深刻。
苏妙晴的忠诚度也提升了十五点,不知是源于护法时的感悟,还是别的什么。
沈嚣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气息缓缓平复,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弧度。
他看向软倒在地、娇弱无力的柳依依,伸手将她扶起,渡过去一丝温和的灵力助她稳定气息。
“感觉如何?”
柳依依依偎在他手臂间,脸颊绯红,眼波如水,声音柔媚得能滴出水来:“谢主人恩赐。依依感觉好多了。”
那眼神中的依赖和倾慕几乎满溢出来。
沈嚣微微颔首,又看向一旁的苏妙晴。
苏妙晴连忙起身,恭敬道:“恭喜师父突破筑基!”
她目光扫过沈嚣扶着柳依依的手,眼神微微一黯,但很快恢复清冷,只是那微微抿起的唇线,显露出一丝不为人知的情绪。
沈嚣将她的细微反应尽收眼底,却不点破。
“嗯。今日之事,勿要外传。你们各自回去好生巩固修为。”
“是,师父(主人)。”两女齐声应道。
柳依依勉强站稳,对着沈嚣盈盈一拜,这才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去。
苏妙晴也行礼告辞,转身时,背影似乎比来时更清冷了几分。
沈嚣独自留在屋内,感受着筑基期的强大,目光幽深。
筑基已成,但这只是开始。
林家、丹堂、乃至内门某些人的账,该慢慢清算了。
而这师徒之名,炉鼎之实,似乎也比想象中更有趣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