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你自己也是厨子
《画壁》是什么烂项目,张辰可太清楚了。
关于这个项目,最出名的就是和《白蛇传说》的撕逼——赵雅芝是从天上来到人间,黄胜依是从天上人间来的。
光线仗着自己的江湖地位好好的恶心了一把扬子。
据说《画壁》的服装直接就用的《玉蒲团》剩下来的,就这还有脸说《白蛇传说》里的白蛇是从天上人间来的。
李晓萍邀请古力娜,有可能真的只是看她漂亮,也有可能是想通过古力娜让张辰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但不管是哪个,都没有必要。
古力娜是他的助理,如果真的想从影,张辰一句话,机会多的是。
告别古力娜,让她自己随便转转,张辰朝着角落里的陈曦走去。
陈曦正在和钟丽芳聊着什么,张辰走过去,正好听她说道:“王家兄弟从股市融了点钱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次我不仅要封杀他的《通天帝国》,还要封杀他的《非诚勿扰2》……”
严格意义上来讲,陈曦和钟丽芳并不算很熟,钟丽芳加盟星辰娱乐的时候,陈曦早已经去了嘉禾。
但因为大家都是在张辰手底下讨饭吃,经常会互相合作,所以见面的机会也不少。
对面的钟丽芳,此刻手里端着一杯香槟,语气里也满是同仇敌忾:“华艺第一个上市,就真的觉得自己是影视行业的第一了,敢在我们上市的当口搞小动作,他就该想到有今天。
冯小钢不是能跳吗,我真想看看《非诚勿扰2》被封杀时他会是个什么样的表情~”
“封杀《非诚勿扰2》?”
这时候张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两人转头:“是啊,张导,我们正在商量封杀华艺的《非2》~”
张辰笑着摇摇头:“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看到两人疑惑的表情,这才开口解释道:“这两部都是投资过亿的大制作,涉及的产业链太长了,院线、宣发、投资方都盯着呢,而且连续两部大制作扑街,华艺绝对会元气大伤,电影局是不会允许我们这么做的。”
陈曦明显不同意,直视着张辰:“怎么不允许?是华艺先给我们使绊子的,他既然敢做初一,就别怨我们做十五~”
张辰看她一副不服气的模样,语气沉稳地分析道:“我不是说华艺没错,他们确实越界了。
但你得从国家层面想,目前电影市场最大的敌人是谁?
是好莱坞。
去年《阿凡达》横扫全球票房,国内市场也被冲击得够呛,上层现在的政策是鼓励国产电影团结起来,对抗外来文化入侵。
这种时候,我们和华艺内斗,不管谁占理,传出去都不好看。
电影局之所以现在不出面,不过是因为华艺先挑的事,让我们出出气,但真要动真格弄垮华艺,他们肯定会出来叫停。”
说着又看向钟丽芳:“我昨天和三爷吃饭,他隐晦地提了一句,说电影局最近在关注头部国产片的动向,希望今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能再提高两个百分点。要是我们把华艺这两部片子都卡了,今年的票房总量肯定会受影响,到时候问责下来,我们也讨不到好。”
陈曦沉默,半晌后:“好吧,如果到时候电影局保他们,那我就给电影局一个面子,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想要嘉禾给他好排片,那是不可能的,能给他排片就不错了~”
张辰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你封杀了《通天帝国》,不会对你和施南生的关系造成影响吗?”
陈曦摇摇头:“不会,南笙姐很专业的,公是公,私是私,不会混为一谈,而且我有对徐老怪补偿的。”
这下轮到张辰好奇了:“补偿徐克?你怎么补偿的?”
“我把《捉刀人》的导演位置给了他。”
张辰恍然,想了想,觉得还可以,但还是忍不住提醒:“导演可以,但最好不要让他参与其他工作,这个人的想法太天马行空了,而且控制欲很强。”
想了想,还是不放心,再次说道:“《捉刀人》是系列片,系列片最重要的一点是前后呼应,保持设定一致。”
言下之意,徐老怪这种有想法的导演,有时候可能一个点子的改动,会让这部电影更加精彩,但对整个系列却是灾难。
陈曦点点头:“你说的这些我都考虑过,所以我的意思是,只让徐克当导演,编剧团队必须由我们嘉禾自己把控,剧本的最终审核权也在我们手里,他只负责把剧本视觉化呈现出来,不能在故事上指手画脚。”
钟丽芳突然道:“可徐老怪会愿意吗?这家伙一向喜欢导演、监制、编剧一把抓,恨不得整个项目都由他说了算。当年他和施南生在嘉禾的时候,就是因为施南生想限制他的创作自由,两人闹了不少矛盾。现在嘉禾虽然是我们控股,但他要是知道只能当导演,不能插手编剧,恐怕不会同意。”
“不同意也得同意。”
陈曦的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强势,“现在嘉禾做主的是我,不是施南生,更不是他徐克。
他要是想继续《捉刀人》,就必须接受我们的条件,要么就给我走人。
我是补偿他,不是欠他的。”
这段时间执掌嘉禾,说一不二,陈曦说话不自觉就带上了威势。
见陈曦主意已定,张辰也不再多说,转而看向钟丽芳:“张一谋那边有什么消息?他的新项目《金陵十三钗》不是说要和我们合作吗?怎么最近没动静了?”
提到张一谋,钟丽芳的脸色有些复杂:“别提了,《十三钗》被小马截胡了。我也是昨天才得到确切消息,张一谋和李名签了合作协议,我不知道李名给张一谋开出了什么样的条件……”
张辰也有点惊讶,按理说阿谋刚和他们合作了《唐山大地震》,关系一直不错,《十三钗》应该继续合作的。
难道是自己上次给他打的那个电话,让他心生芥蒂?
张辰感觉老谋子应该不是那么小气的人,算了,不想了,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
钟丽芳叹了口气,“李名这个人搞关系很有一套,要不然那也闯不出‘大狗哥’的称号。”
她就是从小马出来的,对李名这个人很了解。
张辰也略有耳闻,李名性格豪爽,对人际关系方面很是擅长。
原时空,小马崩腾明明进场最晚,却发展的最好,与宁昊,吴白鸽都有合作,要不是李名突然生病去世,小马没准能够取代博纳,成为三驾马车之一。
但同时,他也知道,《十三钗》落在小马手里,也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基本上与星辰娱乐没有关系了。
星辰娱乐与小马的关系并不好,钟丽芳当初深得李名信任,甚至做到了小马的二把手,要不是后来理念与李名发生分歧,也不可能跳槽来星辰娱乐。
而且小马和港圈牵扯过深,09年他们出品的三部电影《机器侠》《越光宝盒》《花木兰》,都是香港导演执导的。
而星辰娱乐,和港圈是水火不容,哪怕就凭这一点,小马和星辰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李名的心很大,他们去年还签约了吴白鸽,听说要和吴白鸽合力打造一部灾难片,灵感还是因为看了张导的《2012》。”
张辰听到这里,眉头突然皱起,吴白鸽拍灾难片?
不会是《太平轮》吧?
原时空,这项目几乎把小马赔的怀疑人生。
老吴也真是敢想,他之前拍的《赤壁》口碑就两极分化严重,灾难片对特效和叙事节奏要求更高,他能驾驭得了吗?
“风险再大,李名也敢赌。”
钟丽芳太了解李名了:“他就是这样,只要是热门题材,不管自己有没有能力驾驭,都想插一脚。不过话说回来,小马奔腾现在有资本、有人脉,又拉拢了这么多导演,估计下一步就想着上市了……”
张辰却是知道,钟丽芳的这位老上司,怕是没有几年好活了。
首映礼结束,张辰接到杨小蜜的电话:“张导,前阵子的金鹰奖,人家输给了王洛单,求安慰~”
嗯,刚才在会场,杨小蜜什么都不说,现在却突然打来电话,明显是发出邀请。
而且这声音的含糖量,起码六个加号。
可惜,最近审查严格,张辰害怕404,只能狠心拒绝。
偏巧,这一幕被作为助理的古力娜看了个完完全全,不是,我拒绝了,你怎么还用这种目光看我?
金鹰奖其实是个人气奖,不是说演技,而是说受欢迎程度。
首届金鹰女神是刘天仙,这女神不是那么好当的,金色礼服不是谁都能驾驭的,历史上有两人赢下金鹰女神,却成了自己的至暗时刻,王珞丹恰好是其中之一。
今年的金鹰女神,从入围名单公布起,唯二的热门人选就锁定了杨小蜜和王珞丹。
两人同属上升期小花,粉丝基数不相上下,连业内都在押注最终花落谁家。
尤其是杨小蜜,前阵子凭借穿越剧《宫》爆火,剧中古灵精怪的晴川一角让她收获了“顶流小花”的头衔,原本是金鹰女神的大热门。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因为提前拍了《宫》,人气大涨,却也因此恶了唐仁,失去了参演《仙剑三》的机会。
张辰补偿了《星你》,可《星你》才拍完了,还没开播。
相比之下王洛单凭借《奋斗》里率真的米莱、《我的青春谁做主》中叛逆的钱小样,早已在观众心里扎了根,后续的《杜拉拉升职记》又成功转型职场女性,几部热播剧累积的人气像滚雪球般增长,最终摘得金鹰女神桂冠。
但颁奖礼上的造型一出,全网瞬间炸开了锅。
王珞丹的硬件是真不行——组委会给她准备的金鹰女神战袍,不仅搭配了一对山寨感十足的“维密”翅膀,泛着廉价的金属光泽,再加上舞台上高饱和度的鹅黄色灯光一打,整个人透出一股莫名的‘土’味。
网友们的调侃铺天盖地,“看到就想起‘萨瓦迪卡’”“这不是金鹰女神,是镀了金的大扑棱蛾子”,连王珞丹的粉丝都忍不住吐槽造型团队拖后腿。
……
《碟中谍4》全球同步上映,首周末便在电影市场掀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票房风暴。
在北美市场,该片首周末三天斩获7080万美元票房,这个数字虽略逊于《环太平洋2》同期的7200万美元,却已稳稳坐上动作片票房冠军的宝座,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号召力。
在此之前,动作类电影的首周末票房纪录由《谍影重重3》保持,其成绩为7040万美元,而《007大破量子危机》以6753万美元位居第二。
《碟中谍4》不仅打破了这一格局,更以40万美元的微弱优势超越《谍影重重3》,成为新的动作片票房领跑者,这一突破让业内人士纷纷侧目,也让系列粉丝为之沸腾。
相较于北美市场的稳健表现,《碟中谍4》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票房成绩堪称“恐怖”。
首周末三天,该片狂揽2.8亿人民币,这样的数字在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极为罕见,几乎是以碾压之势横扫同期上映的其他影片。
在同一时间段内,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对《碟中谍4》构成实质性威胁,即便是徐老怪的《通天帝国》也难以望其项背。
《通天帝国》作为当时国内备受关注的古装悬疑大片,其制片成本最初定为1.1亿人民币。
但由于导演徐克对影片特效的极致追求,后期又追加了2000万投资,总成本达到1.3亿人民币。
然而,与《碟中谍4》1.5亿美元的巨额制片成本相比,二者不仅在数字上相差悬殊,制作规模和全球发行力度也不在一个量级。
在《碟中谍4》的强势冲击下,同期上映的其他国产影片日子并不好过。
华谊兄弟此前为旗下影片喊出“5亿票房”的口号,然而首周末票房仅收获可怜的5000万人民币。
从后续的票房走势来看,要实现“5亿票房”的目标几乎是天方夜谭,业内人士预测该片最终可能只能勉强保本,或者获得微薄的利润。
最惨的当属武侠电影《剑雨》,该片的制片成本也高达1亿人民币,但首周末票房数据却迟迟没有公开。
有消息称,片方是因为票房成绩不佳而怕丢人,所以选择了沉默。
彼时,由于星辰娱乐和华艺兄弟之间的行业竞争白热化,《通天帝国》凭借双方的博弈还能维持一定的热度,而《剑雨》则完全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境地。
《剑雨》小马奔腾也有参与投资,张辰记得这片最终总票房好像只有60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成绩对于1亿的成本来说,无疑是亏到了姥姥家。
除了票房表现亮眼,《碟中谍4》上映后的口碑也一路飙升,被誉为系列最佳之一。
影片中创新的动作设计,如汤姆·克鲁斯在迪拜塔徒手攀爬的惊险场景,以及紧张刺激的叙事节奏,都让观众赞不绝口。
评论界更是给出高度评价,称“张辰完美融合了东方的细腻与西方的大格局”,将东西方电影元素巧妙结合,为动作片树立了新的标杆。
随着口碑的发酵,《碟中谍4》的舆论热度也迅速引爆全网。
无论是传统的纸媒还是新兴的网络平台,该片都成为了绝对的话题焦点。
张辰的粉丝们在微博上热情高涨,纷纷发文称赞影片“伟大!NB!震撼!”,用最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导演陆洋也在微博上发文力挺:“师兄就是师兄,大写的佩服。”
要知道,陆洋此前执导的《伸冤人》总票房才3.8亿人民币,而《碟中谍4》仅首周就在中国市场收获2.8亿人民币,二者的票房差距一目了然。
导演郭凡也凑热闹在微博上留言:“大写的佩服+1。”
演员小明哥同样加入了点赞大军,发文称:“大写的佩服+2,动作片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过,有推崇之声就必然有质疑的声音,一些人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公开表达了对《碟中谍4》的不满。
导演高群书在微博上评论道:“典型的爆米花电影,我觉得动作戏可以拍的更硬朗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高群书执导的《西风烈》即将在月底上映,不少网友认为他这番言论有蹭热度、拉踩对手的嫌疑。
随后,媒体采访导演小钢炮时,他却对《碟中谍4》避而不谈,没有做出任何评价。
据业内人士透露,小钢炮前段时间因言论问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公开场合变得格外谨慎。
他还暗自庆幸,此前张辰提到的一个针对他的剧本,原以为只是出气之作,没想到星辰娱乐真的去注册了,好在电影局没有通过审核,否则自己真的要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导演陆钏也在微博上发表了酸溜溜的言论:“唱赞歌的都是不懂电影的门外汉,剧本一点惊喜也没有,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比《谍影重重3》差远了。”
这番言论立刻引发了《碟中谍4》影迷的不满,各种谩骂声随之而来:“你丫有种自己拍一部!”
面对影迷的指责,陆钏抛出了著名的“厨子理论”:“我评价一个菜好不好吃,难道还必须是厨子才行?”
彼时,张辰正跟着《碟中谍4》的全球路演团队辗转各地,疲惫不堪,但还是抽空关注了微博上的动态。
看到高群书和陆钏的言论后,他没忍住进行了回应。
他先是@高群书:“别蹭热度。”
直接点破了对方的意图,因为高群书的《西风烈》月底就要上映,此时评论《碟中谍4》难免有炒作之嫌。
随后,张辰又@陆钏,发表了一段长文:“微博出现的好处之一就是拆除了电影批评发表的门槛,大众影迷成为电影批评的重要力量,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自由发表影评,这使得职业影评人的话语垄断地位被打破。
电影是大众艺术,拍出来就是给普罗大众看的,所以,别卖弄你那可怜的优越感,说别人是门外汉,你自己也未必就在门内。
另外,厨子理论对于普通观众的确成立,但你本身就是厨子,做的菜还巨难吃,还有脸说别人?”
这番犀利的回应一经发出,立马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是啊,你自己也是厨子,做饭还巨难吃,还有脸评论别人的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