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

第414章,王磊:一向自诩正确的我不也输到了现在吗?

  此时的柳美珍就在酒店里,喝着茉莉花茶,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旁边还是那位金发碧眼,但是波涛汹涌的小助理。

  连接上电视频道,柳美珍就准备看着接下来要上映的作品。

  “你居然也看华夏电视剧了。”旁边的小助理用一口不算流利的华夏文说着话。

  “欣赏艺术本来就是我的工作之一,有什么觉得奇怪的。”柳美珍就笑着看向了旁边的小助理说道:“倒是你,这么些日子没见,华夏文都流利了不少。”

  “这不是总在跟您来华夏工作吗”

  “其实在北平魔都这种地方,不懂华夏文也不碍事的.当真不算什么碍事的事情”柳美珍顿了顿说道:“不要小瞧这一条.巨龙。”

  “没有没有,不是这样子啦~”

  小助理赶紧摇头摆手,波涛汹涌跟着她的摇头一起摇晃,让柳美珍眼睛都晕了。

  不得不承认的就是,这在西方人里也算是天赋异禀的。

  很纯粹的天赋型选手。

  “只是稍微的对华夏的文化有了些.兴趣。”

  此时小助理就红着脸,白皙的皮肤透着红色。

  大波妹害羞了。

  能对华夏的文化有兴趣。

  自从看了《新世界》《寄生虫》。

  哦,还有《源代码》之后。

  她就开始展现出这种特别感觉来了,这个纯粹西方世界里的人。

  就对李轩产生了兴趣。

  “你被华夏人吸引了。”

  “您不也是吗。”此时小助理就嘀咕着说道:“以前您可是喝咖啡的。”

  柳美珍就愣了下。

  是呀。

  以前她可是喝咖啡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被影响,被改变。

  被引起了一些兴趣.有些话该说不说。

  确实。

  这头东方的巨龙。

  他的文化就有着能让人沉迷的地方。

  又或者说这片土地能诞生李轩和盛昌这样的人。

  就让她感到.有一种奇妙的沉迷。

  但她也知道。

  个人的欣赏是欣赏。

  而工作就是工作。

  而她的工作就是将好莱坞的作品送到华夏来,作为狮门影业的人,作为好莱坞的掮客。

  在电影市场已经反向挤占的情况下.

  在电视市场也完全的挤占。

  让华夏的可视化市场彻底的成为好莱坞的裙下之臣。

  其实已经做到了。

  她就进行过市场调查。

  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年轻人来说,基本就没什么门槛。

  电影方面还选择国产。

  但在电视剧方面,早就已经投身网络时代,早就已经去看到更广阔的地方。

  而如今的正版引入其实就是要将那些较下沉的年轻人也拿下。

  用“好看”包裹“思想”的作品。

  “我们是世界的灯塔,负责照亮别人,这是我们的责任”

  征服一切,是我们的责任。

  就算是再怎么欣赏李轩也好。

  那也只是出于个人的欣赏。

  只希望他能认清现实。

  那位盛昌也一样。

  希望他们能够弃暗投明。

  这一次被碾压之后。

  被“征服”的两个人,是否会纳头便拜了?

  此时。

  王塑也站在电视机前,郑龙此时没在旁边,如今在旁边的是陆传。

  票房大战的回合还没结束。

  李轩《觉醒年代》的战场就准备开始了。

  “他不应该这么做的,这很傲慢。”陆传就在旁边沉默片刻后说道:“他这样的行为,是否就是用自己的电影企划去给他引流了?”

  王塑说道。

  “这样不好吗,如果对他的电影企划有损害的话,这是一件好事.”

  “赢我要赢的光明磊落,输也要输得堂堂正正如果他在这种傲慢的情况下,在他票房损伤的情况下,我赢了,我一样不觉得好。”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种情况.如果,假如的话,他们能够互相成就呢?”

  “王总,你觉得可能吗。”

  陆传就反问。

  有这个可能性吗?

  从题材上来看呢。

  这个可能性就不大。

  因为这个题材强度的问题。

  他就不是一个能收获收视率的作品。

  更像是完成某些任务,来搬出来的东西。

  “其实我反而有点好奇这部作品,最擅长泥腿子叙事的他,这一次,换另一个叙事角度,能够取得怎么样的成绩。”

  “任何人都有任何人的叙事角度,你也有,江文也有,李轩也有,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叙事,但也绝对有不擅长的地方.我就好奇,像《觉醒年代》这种剧情介绍的作品,他能否把握。”

  虽然王塑对李轩很针对。

  但那也是因为立场和利益的问题。

  两者之间就很难调合。

  他作为泥腿子出身的人。

  想要挤占他们现在的位置。

  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但同样的

  王塑对这位,能凭借才华走到现在这个地步的李轩的作品。

  亦有着自己的好奇心

  好奇这位李轩

  他到底能走到何种地步

  立场是立场。

  欣赏也是欣赏啊。

  “这是我背负的道理,我所背着的东西.就看这一次.我能否继续带着京圈赢下去吧。”

  “能否赢好莱坞的电视。”

  陆传就有些意外。

  “不是李轩了?”

  “我和李轩的矛盾,那是我和他的矛盾,那是在这片土地这个市场之内的矛盾,好莱坞吃这片市场的话,这是我绝对不容许不容忍的事情了.”

  比起理念和利益不恰同的李轩。

  好莱坞才是大敌人。

  为此王塑就拿出了超乎寻常的资源,无论是北平中文大学的站台,还是各种以及内定好的文学奖项.全部都给人世间插上去。

  虽然话也这么说,人世间确实有资格作为文学家出身的王塑就知道,他拿奖也是迟早的事情,但正规途径和直接安排还是不一样的。

  力求用最快的速度。

  将人世间的热度挤压到极致去。

  这一次要压住李轩。

  同样的也要给那些好莱坞作品知道,我们同样有自己的本土作品

  当一切都安排好之后。

  也就看李轩的《觉醒年代》了。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去看他从不擅长的视角里拍出来的东西。

  到底是个什么成分。

  是否。

  他真的就如此的妖孽。

  此时,王磊打开电脑。

  互联网的夜晚,比白天还热闹。

  一打开优酷网,首页整个被末世的灰色和沙漠的黄色给占满了。

  【《行尸走肉》正版引进,同步更新!】

  【化学老师的终极转型!《绝命毒师》震撼上线!】

  巨大的广告横幅,把屏幕占得严严实实。

  视频网站的宣发跟打了鸡血一样,把所有资源都砸在了这两部刚进来的美剧上。

  评论区、弹幕区,还有各种论坛,一夜之间,全都是丧尸和毒贩。

  “我靠!总算不用到处找资源了!优酷牛逼!”

  “瑞克也太帅了!这才是男人该看的剧!”

  “老白永远的神!这剧情,这节奏,国产剧再过二十年也拍不出来!”

  大屏幕上,优酷后台的数据在实时跳动,《行尸走肉》和《绝命毒师》那两条线,几乎是垂直往上蹿。

  旁边的下属王海洋,看着这数据,脸都白了。

  “王总,这……这热度也太吓人了。”

  王磊没吭声,就那么静静地看着。

  好莱坞的铁蹄,第一次这么明晃晃地踩进了华语电视剧的院子里。

  依靠互联网的渠道。

  “你觉得,这次谁会赢?”王磊的声音很平,听不出喜怒:“把好莱坞作品也包括在内的综合数据,你评价一下。”

  王海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

  “王总,单看数据……不管是京圈的《人世间》,还是李轩的《觉醒年代》……可能都得输。”

  “在纯粹的收视数据上,会输。”

  “哦。”

  王海洋硬着头皮往下分析:“现在的年轻人,看片习惯都变了.美剧节奏快,刺激,完全是照着他们的爽点拍的,可《人世间》和《觉醒年代》,他们可能就更注重艺术氛围,就算《觉醒年代》有《我不是药神》的热度拖拽但习惯就是习惯,兴趣就是兴趣,接受了西式思想的人,他们就更加喜欢看这种【先进】的东西而不是说教片。”

  “所以,很难赢。”

  “是吗……”

  他转过头,看着窗外城市的灯火。

  “【先进】的东西你知道吗,王海洋,我曾经也以为,好莱坞的一切都是先进的,所以华艺的一切都是向着好莱坞对标的。”

  “但”

  “面对他,一向学习先进的我不是也输到了现在吗。”

  ……

  王磊不置可否。

  也不打算再跟王海洋讨论这件事情。

  他拿起了遥控器,打开了办公室里那台巨大的液晶电视。

  “先进的……”

  他嘴里咀嚼着这个词,像是在品尝什么怪异的味道。

  “那就看看,我们自己的东西,到底落后在哪里。”

  电视屏幕亮起。

  时间,七点半。

  京城卫视。

  《人世间》的片头,伴随着厚重而悠扬的音乐,缓缓展开。

  没有炫技的剪辑,没有华丽的特效。

  就是一组组黑白与泛黄彩色交织的旧照片,一张张朴素的面孔,一片片低矮的棚户区。

  一股浓得化不开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开篇。

  1969年,东北,吉春市,光字片。

  镜头摇过那片连绵的,被积雪覆盖的平房。烟囱里冒着炊烟,电线杆上挂着冰棱,孩子们穿着臃肿的棉袄在巷子里追跑打闹。

  嘈杂,破败,却充满了生命力。

  “这味儿……”

  王磊的身体,微微前倾。

  他旁边的王海洋,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太真实了。

  真实到不像是在看一部电视剧,而像是在翻开一本尘封的家庭相册。

  剧情没有丝毫拖沓。

  周家。

  父亲周志刚响应“大三线”号召,即将远赴西南。

  饭桌上,一家人吃着一顿沉默的送行饭。

  大哥周秉义,要去建设兵团。

  二姐周蓉,心里藏着一个去贵州的秘密。

  只留下最小的弟弟周秉昆,和母亲守着这个家。

  寥寥几场戏,几句对白,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剖面,就这么被清晰地勾勒了出来。

  “年代剧……”王磊的喉结动了动,吐出三个字。

  “京圈最擅长的东西。”

  他们太懂这种题材了。

  懂那种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懂那种藏在柴米油盐里的家国情怀。

  懂怎么用最朴素的镜头,拍出最刺骨的真实。

  王海洋已经看着电脑,飞快地刷新着微博和豆瓣。

  “王总……炸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音。

  “《人世间》的口碑……第一集还没播完,豆瓣评分已经开了,9.2!”

  “微博热搜前十,占了三个!”

  屏幕上,剧情在继续。

  周父在火车站,隔着车窗,对着月台上的小儿子周秉昆,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周秉昆含着泪,回了一个同样标准的军礼。

  没有一句煽情的台词。

  但那份父子之间,属于一个时代的传承与离别,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就这么重重地,砸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上。

  确实拍出了华夏人特有的浪漫感觉来。

  这一次京圈就没有任何敷衍

  不仅仅是宣发资源。

  拍摄资源也是拉满了。

  他偷偷看了一眼王磊。

  王磊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

  这是一部,从剧本,到导演,到表演,再到服化道,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的作品。

  是京圈憋了许久,由王塑亲自攒局,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资源,砸出来的一记——

  王炸。

  王海洋小声说道:“王总,这……这剧的质感,太强了,王塑他们这次,是下了血本了。”

  “确实,给我一种.王塑他的才华倒退了二十年,回到巅峰时期的感觉了。”

  这种对历史的理解,对人性的洞察,不是光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那是几代人,在一个圈子里,沉淀下来的东西。

  是他们的根。

  两集播完。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电视里开始播放广告,欢快的音乐和《人世间》那股厚重的余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好看。

  这是王海洋最朴素的想法。

  《人世间》的质量越高,就越反衬出李轩的处境有多么危险。

  前面有《人世间》这样的国产剧天花板拦路。

  后面有《行尸走肉》、《绝命毒师》这样的美剧天花板追杀。

  而李轩的《觉醒年代》……

  光听名字,就输了一半。

  王海洋和李轩也是老对手了,到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很复杂其实,也没那么希望李轩会输。

  真的不希望.

  至少,从看完他的《药神》之后,作为【普通人】的王海洋就狠狠的共情了

  他的作品,是拍给普通人看的。

  就算不想承认,王海洋心中也觉得,李轩作为影视人的‘伟大’。

  “八点了。”

  王磊打断了他,目光落在了电视屏幕的右下角。

  时间,20:00。

  他拿起遥控器,没有丝毫犹豫,换台。

  央视一套。

  《觉醒年代》的片头,准时出现。

  与《人世间》的朴素温暖不同,《觉醒年代》的片头,是黑白肃杀的。

  冰冷的铁轨,麻木的人群,租界里飞扬跋扈的洋人,还有那块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压抑。

  沉重。

  一股历史的屈辱感,透过屏幕,直直地逼来。

  王海洋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太闷了。

  这和他刚刚看完《人世间》之后,那种想和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的代入感,完全不同。

  这是一种被动的,被强行按在历史课堂上的感觉。

  其实不太好。

  正片开始。

  1915年,日本。

  留学生围住了袁世凯派来的使者,抗议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然后,镜头一转。

  陈独秀出场了。

  他没有在慷慨激昂地演讲,而是在和朋友讨论着《青年杂志》的创办。

  大段大段的对白。

  全是关于思想,关于主义,关于如何启蒙民智。

  “……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这些台词,字字珠玑,充满了力量。

  但在电视剧里,尤其是放在《人世间》那种极度生活化的剧情之后,就显得……

  太干了。

  太“硬”了。

  王海洋开始坐立不安。

  他甚至下意识地想去摸手机。

  这不是他的问题。

  这是绝大部分普通观众,最真实的反应。

  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谁有耐心,去听一百年前的知识分子,辩论这些听不懂的大道理?

  他忍不住又看向王磊。

  王磊还和刚才一样,一动不动地坐着。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没有不耐烦,也没有惊喜。

  他就那么看着,像一个最冷静的旁观者,在分析一盘棋局。

  他在等。

  等李轩的出招。

  等李轩如何把那些被《我不是药神》“骗”来的观众,留在这部剧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