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450:爆发

  十二月十五日,星期日。

  京城的冬日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京信大厦顶层的办公室内,带来一丝虚假的暖意。

  室内的空气却因无声的期待而显得有些凝滞。

  王盛站在窗前,目光似乎落在楼下如织的车流上,又似乎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遍布全国的影院之中。

  李婷婷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刚刚打印出来、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文件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

  她的动作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仿佛那薄薄的几页纸重若千钧。

  “王总,”她的声音因激动而略微有些发紧,“首日粗报数据……出来了。”

  王盛缓缓转身,没有立刻去碰那份文件。

  他看向李婷婷,眼神平静,但熟悉他的人能从中捕捉到一丝极难察觉的探寻。

  “多少?”

  李婷婷深吸一口气,清晰而有力地报出那个已经在内部小范围引发地震的数字:“根据已接入专资办数据中心的影院统计,《博物馆奇妙夜》首日粗报票房——1292万元人民币!”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数字被确切地念出时,王盛的眼皮还是几不可察地跳动了一下。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份报告,目光迅速扫过那些构成这个惊人数字的细节:

  统计范围:约1700块有效银幕(约占全国总有效银幕数3072块的55%,其余影院数据因系统或流程原因暂未完全录入,但已能反映主体趋势)。

  单银幕承载:按每影厅平均100座位计算。

  黄金场次(下午至晚上核心时段):2场,上座率100%,场均收入=100座*20元均价*100%=2000元/场。2场*1700块银幕*2000元/场=680万元。

  其他场次(上午、午间、深夜等):估算3场,平均上座率60%,场均收入=100座*20元均价*60%=1200元/场。3场*1700块银幕*1200元/场=612万元。

  首日粗报总计:680万+612万=1292万元。

  报告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备注:此数据仅为初步统计,未包含全部影院,最终核实数字预计将有上浮。

  一千二百九十二万!

  王盛的指尖在这行数字上轻轻敲击着。

  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票房纪录,它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一个被尘封已久、无数电影人曾仰望却觉遥不可及的大门。

  办公室里静得只剩下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李婷婷屏息凝神,看着王盛。

  “通知公关部、宣发部,”王盛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沉稳而有力道,“可以开始行动了。重点不是我们打破了什么,而是我们……证明了什么。”

  “明白!”李婷婷心领神会,立刻转身去执行命令。

  ……

  傍晚。

  各路晚报出炉,一千二百九十二万元,这个经过精心包装和授权的“粗报数据”,如同被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枚重磅炸弹,引爆整个舆论场。

  《惊爆!〈博物馆奇妙夜〉首日粗报1292万,创国产电影史新纪录!》

  《单日狂揽近一千三百万,王盛奇幻巨制引爆市场核弹!》

  《1292万!一个新的时代是否就此开启?》

  媒体的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充满了惊叹与难以置信。这个数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部电影的成功。

  它意味着,在《泰坦尼克号》于1998年以3.6亿人民币(注:根据真实数据,《泰坦尼克号》1998年中国内地票房约为3.6亿人民币)的惊天成绩碾压内地市场,创下那座让所有国产电影望而生畏的丰碑四年之后,终于有一部本土制作的电影,在单日票房的表现上,展现出了足以与之比拟、甚至挑战其总纪录的恐怖爆发力!

  《泰坦尼克号》当年的辉煌,是建立在好莱坞成熟的工业体系、全球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当时内地电影市场相对弱小、几乎毫无招架之力的背景下的。

  它像一艘无可阻挡的巨轮,驶过一片舢板之海,留下的不仅是票房神话,更是一代中国电影人心头的隐痛和阴影——我们自己的电影,何时才能拥有这样的吸引力?何时才能夺回被好莱坞大片牢牢占据的市场顶点?

  六年前,王盛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北影厂子弟、从婚庆录像起步,没有人能想到,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溪流,竟能汇聚成今日的滔滔江河。

  六年,国产商业电影从《家和万事兴》的电视电影试探,到《30天》的都市喜剧探索,再到《当幸福来敲门》的社会议题破圈,《初恋这件小事》、《我的野蛮女友》的类型化成功,《功夫足球》的工业化进阶与海外扬名……一步一个脚印,是内容的积累,是类型的开拓,是观众群体的培养和信心的建立。

  六年,电影市场的机制改革从北影厂联盟的摸索,到院线制的强力推行,中影盛世等跨省院线的疯狂扩张下沉,“猫眼”平台带来的购票体验革新……是渠道的打通,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市场活力的彻底激发。

  这一切的一切,所有的努力、挣扎、创新与坚持,仿佛都在《博物馆奇妙夜》首日这1292万粗报票房中,得到了集中的爆发和印证!

  网络论坛上,影迷和网民们已经彻底沸腾。

  “1292万!我滴个乖乖!这是真的吗?一天就差不多够很多电影总票房了!”

  “我贡献了两张!带我爸妈去的,他们笑得比我还开心!这电影真的适合全家看!”

  “当年看《泰坦尼克号》被震撼得不行,觉得好莱坞太牛逼了。现在看到我们自己的电影也能这么牛,真的……有点想哭。”

  “兄弟们,算笔账!这才第一天!要是后面能稳住,《泰坦尼克号》那个3.6亿的记录,是不是……有戏?!”

  “楼上的,不是没可能!这势头太猛了!而且这还只是粗报,没算全!”

  ……

  挑战《泰坦尼克号》!

  这个曾经想都不敢想的话题,如同野火般在普罗大众间蔓延开来。

  它不再仅仅是行业内的专业讨论,变成了一个承载着民族自豪感与文化期待的共同梦想。

  六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