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白衣披甲

768 ai机器人也有看不懂的简单疾病?

白衣披甲 真熊初墨 14736 2025-11-03 13:41

  方晓背着手,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像是个老干部。

  不管ai能不能取代临床医生,反正能取代的时候自己都退休了,不管自己什么事儿。

  方晓现在在享受着ai带来的便利。

  科室的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病历书写越来越规范,诊疗水平也肉眼可见的提升。

  这都是可以看见的。

  这主任当的,方晓笑吟吟的想着。

  还是自己运气好啊,遇到了罗教授。

  “小孟啊。”方晓喊道。

  “在,主任。”“小孟”跟在方晓身后,踏前半步。

  “你……”

  “方主任,急诊科急会诊!”护士喊道。

  方晓叹了口气,急诊科最是烦人不过,去了又要忙一会。

  “走,去看看。”

  “主任,您刚刚叫我什么事儿?”

  方晓怔了一下,自己刚才想要说什么,被忘得一干二净。

  苦恼,年纪不饶人。

  曾几何时自己连电话簿都不用,所有手机号都在脑子里面,需要的话就直接输入。

  这才四十多点,前脚说的事儿后脚就忘了么?

  方晓摇摇头,大步往急诊科走去。

  “小孟”就像是安保人员一样,寸步不离,给方晓一种趾高气昂的感觉。

  现在正处级干部都没自己的秘书了,至少院长没有,但自己有。

  方晓心中乐开了一朵花。

  虽然这个念头只能自己想一想,但哪怕只是这样,也够方晓开心的。

  来到急诊科,患者病情不重,就是老年病比较多。

  方晓把患者推走,和其他科室主任据理力争,吵的口干舌燥。

  有些事儿就不能太心软,现在医保那面要求严格,这种老年病的患者几乎是治一个赔一个。

  又不需要手术,谁愿意收谁收。

  方晓就把握手术指征,又是吹胡子瞪眼,又是软磨硬泡,甚至还说出这就带患者上手术,出事儿谁负责之类的话。

  总之就是不收。

  要内科调理好后再说。

  直到处理完,方晓才发现“小孟”不见了。

  咦?

  正常情况下“小孟”都会跟在自己身后亲眼目睹一个又一个的场景。

  虽然未必有用,但场景就是场景,需要积累的。

  “小孟”呢?

  方晓倒也没着急,他开始找“小孟”。

  出门,方晓就看见“小孟”站在处置室门口,呆呆傻傻的,好像系统正在升级。

  “小孟啊,嘛呢。”方晓走过去拍了拍“小孟”的肩膀,笑着问道。

  “呃……”“小孟”先来了个语气助词,像极了一位年轻医生。

  方晓觉得就是这个语气助词让“小孟”的表现更像是人类。

  他甚至能感觉到在“呃”的时候,“小孟”的脑子高速运转,cpu之类的话也已经变成白描而不是形容。

  “主任,刚有个烫伤的患者,急诊科医生在处置,我看了一眼,觉得烫伤和我信息库里记录的烫伤不一样。”

  哦?

  方晓看了一眼“小孟”,但也没把它说得话当回事。

  可能是系统升级,有些信息库里的内容并没有随着一起升级导致的。

  全国百亿份病历+协和百年病历库,疑难杂症都能解决,一个区区烫伤诊断不了?

  那不是开玩笑么。

  看样子ai还是有自己的缺点,方晓心里想到。

  正想着,处置室的门被打开。

  急诊外科医生和俩女生一起走出来。

  方晓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们吸引。

  靠后的女孩个子稍矮,皮肤白皙得近乎透明,此刻正微微低着头,额前的碎发垂下来,在灯光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她的右手手腕处裹着崭新的纱布,但左手却紧紧攥着前面女孩的衣角,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走在前面的女孩身形挺拔,长发狼尾鲻鱼头利落地贴着脖颈,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

  她的眉头始终紧锁,时不时就侧过头去看身后的人——那眼神像是要把对方裹进自己的影子里。当她发现矮个女孩的脚步有些迟缓时,立刻停下转身,单手托住对方的手肘:“疼?“

  矮个女孩摇了摇头,却在对方触碰的瞬间轻轻颤了一下睫毛。她的嘴唇抿成一条线,脸颊却泛起不自然的潮红,仿佛那简单的触碰比烫伤更让她无措。

  “别逞强。“短发女孩的声音压得很低,手指却沿着对方的手臂滑下去,不由分说地扣住了她的五指。

  这个动作让矮个女孩耳尖瞬间红透,她下意识想抽手,却被更用力地攥住。

  急诊医生正在交代注意事项,短发女孩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

  而矮个女孩的目光始终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当短发女孩的拇指无意识摩挲她手背时,她的呼吸明显乱了一拍,受伤的手腕不自觉地往胸前收了收,像是要把这份隐秘的悸动藏进绷带里。

  现在的孩子们啊,方晓心里觉得好笑。

  看样子这俩女生是恋人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方晓也渐渐的习惯、适应了这一点,他秉承着中性的目光去看待这件事。

  “身上的烫伤比较严重,建议你们去烧伤科。”急诊外科医生道。

  “医生,能留疤么。”长发狼尾鲻鱼头问。

  “不知道,你们去问烧伤科医生。”急诊外科诊室门口已经堆满了人,急诊外科医生告诉了她俩地址,急匆匆的去看病。

  “住院一部几楼来着?”矮个女生问。

  “好像是……”长发狼尾鲻鱼头显然也没记住,疑惑的自言自语。

  “我带你们去吧,正好顺路。”方晓道。

  俩女孩悄悄抬眼,看向突然开口的医生。

  他穿着干净的白大褂,衣领挺括,没有一丝褶皱,袖口微微卷起,露出一截深蓝色衬衫的袖口,沉稳又利落。

  胸前别着工牌,上面印着「主任医师」几个字,字迹清晰,泛着一点金属光泽,莫名给人一种权威感。

  方晓的面容不算年轻,眼角有浅浅的纹路,但眼神却很锐利,像是能一眼看透什么似的。

  说话时,他的语气不紧不慢,带着一种久经世事的从容,既没有刻意亲近,也没有疏离感,就像是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我带你们去吧,正好顺路。”

  矮个女孩下意识往长发女生身后缩了缩,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她的衣角。

  她总觉得这位医生的目光太过通透,仿佛能看穿她们之间那些隐秘的、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动作。

  长发女生倒是坦然,冲方晓点了点头:“谢谢医生。”

  方晓转身走在前面,白大褂的下摆随着步伐轻轻摆动,背影挺拔得像是一棵老松,沉稳而可靠。

  矮个女孩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儿,莫名觉得安心——这样的医生,应该不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她们吧?

  长发女生察觉到她的迟疑,捏了捏她的手,低声问:“怎么了?”

  “没……”她摇摇头,耳尖微红,“就是觉得……这位医生,很‘专家’。”

  长发女生轻笑了一声,凑到她耳边,用只有她能听见的声音说:“怎么,喜欢这种成熟款的?”

  “你!”矮个女孩瞬间涨红了脸,又羞又恼地瞪了她一眼,却换来对方一个得逞的笑。

  方晓走在前面,隐约听见身后女孩们的小声嘀咕,但他只是微微弯了弯嘴角,没有回头——年轻人啊。

  来到创伤科,方晓指了指上面的牌子,“就是这儿,你们去吧。”

  说完,方晓带着“小孟”离开,一句废话都没多说。

  “谢谢医生。”长发狼尾鲻鱼头表示感谢。

  方晓摇了摇手。

  方晓往前走了几步,忽然发觉身后少了熟悉的脚步声。他回头看了一眼。

  “小孟”仍站在原地,微微侧着头,墨镜下的视线似乎正透过镜片,无声地追随着那两个女生的背影。

  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户斜照进来,在“小孟”的镜片上折射出一层冷冽的光晕,让人看不清它的眼神。

  但方晓却注意到,“小孟”的嘴角似乎绷紧了一瞬,下颌线条微微收束,像是人类在思考时无意识绷紧的表情。

  它的手指轻轻敲击着大腿外侧,节奏精准,却隐约透出一种……犹豫?

  “小孟”在观察什么?

  方晓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

  如果AI已经能对人类的互动产生“兴趣”,甚至能像人一样被某些画面吸引驻足……那未来会怎样?

  甚至,“小孟”是被异性吸引?

  这可能么?方晓不知道,这个念头有些荒谬,可他偏偏在内心最深处觉得是有可能的。

  至少方晓没有第一时间觉得这个念头荒谬。

  “小孟。”方晓低声唤道。

  “小孟”立刻转过头,墨镜下的表情瞬间恢复如常,嘴角甚至扬起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主任?”

  那声音依旧平稳,毫无破绽。

  可方晓却莫名觉得,刚才那一瞬间的停顿,像是某种……延迟。

  “你在看什么?”方晓直接问道。

  一边询问“小孟”,方晓一边拿出手机——这是个大事,要向罗教授汇报。

  “主任,患者的烫伤不对,我正在检索数据库,找到一些类似的案例,但又都被否定了。”

  “嗯?!”方晓疑惑的看着ai机器人,心里有些茫然。

  不管了,方晓直接拨打罗浩的电话。

  没有寒暄,方晓开门见山的汇报了情况,说明“小孟”的疑惑。

  “哦?我看一眼。”罗浩倒是没有惊讶,只是淡淡的说道。

  “罗教授,最近又升级了?我怎么觉得今天的小孟不一样呢。”方晓疑惑的问道。

  “没有,没升级。”罗浩道。

  他的声音缥缈了一些。

  方晓见“小孟”不走,就干脆在外面的硬塑椅子上坐下,眼睛盯着ai机器人,生怕“小孟”做出什么自己预料不到的事情。

  他也没挂断电话,而是一直听着。

  自从被裹挟着进入项目组,开始接触ai机器人后,方晓觉得ai要比人类强无数倍。

  至少从他的视角看,“小孟”从不犯错。

  只有机器才会从不犯错,人类么,也就那么回事。再牛逼的人,也有记不住电话号码的那一天。

  自古英雄如美女,不使人间见白头。

  “方主任。”罗浩的声音打断了方晓的思绪。

  只是……

  罗浩的声音一向阳光,明媚。可刚刚叫自己“方主任”,似乎有些尴尬。

  出错了,一定是数据出错了!方晓心里明镜一般。

  “罗教授,您讲。”

  虽然心里那么想,但方晓却没说,而是恭敬的回答道。

  “你带着小孟回去吧。”罗浩没解释。

  “罗教授,到底发生什么了?”方晓好奇心升起。

  “没什么……唉。”

  罗浩叹了口气。

  “????”

  电话里隐约传来陈勇的笑声,他似乎在讥讽罗浩。

  这是怎么回事?

  “别猜了,我让陈勇给你讲。”罗浩道。

  方晓又迷糊了,陈医生虽然发表论文已经到了小老板的程度,可医疗上的事儿向来以罗浩为主,陈勇几乎就是只会点头的存在。

  这是怎么了?自己起猛了?还是一直在做梦?

  方晓觉得整个世界都有些不真实。

  “方主任,没什么,那俩姑娘不会玩,弄错了。”陈勇笑吟吟的说道。

  “玩什么?”

  “滴蜡啊。”

  “!!!”

  “她们玩之前,都没查要用什么东西。滴蜡都用低温蜡烛,不用普通蜡烛。患者的烫伤一眼看就知道是蜡烛滴下来烫的,不重,上点药就好。”

  “!!!”

  方晓脑子里乱糟糟的。

  滴蜡,他看本子的爱情动作片的时候看过,不就是家里用的红蜡烛么?

  白皙的皮肤,红色的蜡油。

  还有低温蜡烛?

  这是个什么东西?

  “陈医生,那是什么?”方晓也不见外,直接询问。

  “低温蜡烛的熔点通常在50°C到60°C之间,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较少,不会烫伤皮肤或物体。它们燃烧时发出温暖而柔和的光线,非常适合家庭或商业使用。”

  “一般都用进口大豆蜡:NatureWaxC-3,熔点52.2度,片状奶白色,燃烧时间长,烟熏少,不含任何有害物质。”

  “再有就是进口大豆蜡GOLDENWAX464,片状奶白色,熔点48.8度。

  或者全精炼石蜡、食品级石蜡,半透明颗粒状,熔点48度常用于低温蜡烛,58度用于常规脱模蜡烛。

  椰子蜡,泥块状,熔点42度。”

  “……”

  这玩意还有如此多的说法?

  方晓表示不能理解。

  “正常玩的时候使用的蜡烛,也不是一般的蜡烛,而是低温蜡烛。一般新手玩家比较推荐用大豆蜡,熔化温度约57°C,落在人体感知的温度在40多度。

  这个温度不会烫伤皮肤,如果你喜欢泡温泉,你会发现温泉池的温度大概也就是40度左右。”

  “感觉还是不错的,比较……”

  “陈勇,别说乱七八糟的。”罗浩适时阻止了陈勇继续讲解。

  方晓表示没听够。

  裤子都脱了,结果罗教授说没事儿了,这到哪说理去。

  “大概就是这样,我说罗浩,这么简单的烫伤你竟然没录入?!”陈勇问道。

  “这玩意国内进入的时间短,病历里描述的也不详细。”

  方晓听到罗浩解释。

  “我就说你应该多录入一点类似的信息,你看你!”陈勇笑着“抱怨”道,“要不把娄老板那面的机器人程序接入得了。”

  “不行!”罗浩毫不犹豫的否定了陈勇的说法。

  “方主任,那就这样,你带着小孟回去。”罗浩很直接的和方晓沟通。

  方晓挂断电话,带着“小孟”回到病区。

  低温蜡烛,这玩意还真有啊,方晓觉得自己长了见识。

  因为不玩这么花花的,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对方晓来讲属于空白。

  他坐在办公室里,开始上网查找有关于低温蜡烛的内容。

  人类还真是牛逼,这玩意一点正经用处都没有,除了……

  方晓一边看一边感慨。

  不过“小孟”不知道,是不是有点过分了?按说类似的情况应该在临床偶尔能遇到。

  算了,不管了,这玩意应该是罗教授操心的,自己这是操的哪门子的心呢。

  “小孟,没想到还有你不知道的。”方晓大概明白低温蜡烛的应用后,看着“小孟”调笑道。

  “类似的病历比较少,不需要住院治疗。”“小孟”解释道,“门诊病历一般都潦草,所以没有专业输入的话,我也不知道。”

  “那现在呢?”方晓问。

  “我录入了类似的场景,罗教授把一些权限放开的话,以后就可以诊断了。”

  罗教授还真是管得严啊,他就像是个严父一样,严格把控着ai机器人的信息摄入。

  方晓哈哈一笑,今儿的确是看见笑话了。

  没想到在自己认知中无所不能的ai机器人也有吃瘪的那一天。

  不过估计是罗教授没在意,毕竟只是个“罕见病”而已,还是自己作出来的。

  真要是个中老手,像陈医生一样,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方晓心里面琢磨着。

  【俗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

  方晓的手机响起。

  他把自己的音乐铃声调成和罗教授一样的。

  “喂,李处长,您好啊。”方晓笑呵呵的说道。

  “哦,那送过来吧。”

  原来是监狱有个犯人阑尾炎犯了,要送来手术。

  类似的事儿不多见,但方晓偶尔能接触到。

  他把护士长叫进来,挪出一个单间。

  犯人来做手术,手脚都要拷住,身边还要有人24小时不合眼盯着。

  即便看守严密,也会有问题出现。

  前几年就有人趁着治病的时候逃走,只不过现在他们根本逃不远。

  不像是几十年前,往内蒙和大小兴安岭的林区里一钻就可以。

  方晓觉得有点头疼,他开始和护士长一起检查单间并且和院里汇报。

  患者来之前的手续做的很吃力,这里毕竟是医院,患者也比较特殊。

  方晓做好一切后又给李处长打了电话,让他派人来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遗漏之类的。

  但李处长却比较放松,没有前些年送犯人来手术的时候那种紧张。

  估计是满大街的摄像头,犯人也知道跑不远。

  但即便如此,方晓还是召集了科里的医护人员开了个会,把该叮嘱的都叮嘱了一遍。

  几个小时后,患者送到。

  他三十多岁的样子,剃了个光头,但眼睛里没有凶光,看着斯斯文文的。

  方晓没和患者做过多的交流,做了术前检查,确诊是急性阑尾炎,就带着患者上手术。

  类似的手术没用腹腔镜,而是选择了开刀的方式。

  手术很顺利,监狱里的犯人也没什么脂肪,每天都有锻炼,倒是要比在外面的生活还要规律一些。

  等手术结束,医务科长和监狱的李处长和方晓寒暄,李处长不断地道歉。

  毕竟现在公务人员不能吃喝,要不然这个人情总归要请方晓出去吃顿饭的。

  方晓也不是很在意,和李处长讲解了一下患者的病情,说明3天后可以出院以及出院后一段时间内不能进行体力劳动。

  “缝纫机怕是不能踩了。”方晓开了个玩笑。

  李处长忽然顿了一下,空气都凝滞了少许。

  方晓有些奇怪,自己哪里说错了么?从前进监狱,在东北叫蹲笆篱子,后来叫踩缝纫机。

  好像最近没什么新的名词。

  “方主任,我们早都不踩缝纫机了。”李处长哈哈一笑。

  李处长脸上立刻浮现出那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充满政策温度的官方笑容,声音不疾不徐地拔高了一个调门。

  “方主任啊,我们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新时代监狱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五大改造'新格局建设。“

  他双手交迭放在腹前,姿态端正地继续道:“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发挥劳动改造的矫治功能,通过科学设置劳动项目,既帮助服刑人员培养劳动技能,又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说到这里,李处长恰到好处地停顿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欣慰。

  “比如我们现在开展的电子装配、文创产品制作等项目,都充分考虑了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就业需求。很多服刑人员通过考核后,都获得了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呢。“

  最后,他微微颔首,用总结汇报般的语气收尾:“总的来说,我们坚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努力让每一名服刑人员都能在希望中改造,在改造中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守法公民。这也是我们监狱人民警察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

  “……”

  方晓轻轻的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