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一众捕快在张余家门口的时候,张余也在现场。他躲藏在人群的后面。他在县衙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少了很多捕快,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到现场查看尸体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他慌了。他悄悄地跟上去,希望发现的尸体不是自己家里的那具。
在县令询问周围的人,这所小院是谁居住的时候,张余溜走了。小院的尸体,他无法辩解。地上的粪水和树苗,都表明住在这里的人的动机。
于是,县衙捕快分为两队。一队直接撞开张余房屋的门,进入查看里面是否有其它的可疑之处。另外一队快速地往县衙赶,他们要在消息传回之前抓住张余。
张余经过一间农舍的时候,随手将晒在杆子上的衣服取下。他将自己的帽子扔掉,然后将衣服直接套在身上。
早在有人到县衙报案的时候,杨光林已经离开了。他现在正一路跟着张余。
张余走路的速度很快,比平时快很多。如果不是周围人很多,他可能已经跑起来了。杨光林在后面一路小跑。跑的很辛苦,他不仅要跟着张余,还不能被他发现。张余每到一个需要转弯的地方都会回头查看一下。
出了热闹的街道,有一个分岔口。张余加快速度跑了大概五百米,他扔**上的佩刀。这种佩刀是县衙为每一个捕快和衙役配置的。又过了一千米,张余将身上的衣服全部脱掉,扔到地上,然后拿起那件顺来的衣服。做完这些时候,张余突然往回跑。如果不是杨光林在张余脱衣服的时候躲在草丛里,他现在已经被发现了。俩人的距离只有不到两百米,杨光林的心怦怦直跳。好险,差一点他又要死一次。
狡猾的张余重新回到那个交叉口,他从另一边跑了。跑了四五里路,出现了一个新的交叉口。就这样,绕了很多条路之后,杨光林跟丢了张余。
这边的路交叉口太多,看张余逃跑的方向又不是回到他现在的住处。已经完全跟不上了,杨光林对着田里的一处泥土,使劲地挥拳。这可是他最重要的线索。
一顿发泄之后,杨光林在田沟中将自己的手洗干净。他口中喃喃自语:“怎么办?”
想想现在的处境,杨光林觉得只能蹲守在张余现在的住处,等待张余的出现了。这是个无奈的选择,张余很有可能不会出现。
杨林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做,到县衙领取那具尸体。那具尸体应该保存在义庄,通常都会放几天,然后下葬。杨林要把那具尸体焚烧掉,而且是越快越好。
但是,如果杨林现在到县衙,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让人觉得死亡的尸体不是杨林,是被故意安排的。想到这里,杨林有了注意。
这两天,俩人并没有上门领尸。他们又在张余新住处蹲守了两天三夜。只见到那个衙役,根本见不到张余。白天的时候,杨林特意进出查看了一番。这里的床,杨林没敢动,他不知道自己动了里面的机关,会不会让人发现。
第三天的时候,杨林离开了。以后,他晚上在这里蹲守,白天到县衙寻找其它的线索。二十多天前,他在县衙牢房喝酒之后不省人事,尸体如何到得青龙河,这是第一次遇害的线索。这里面一定可以找到漏洞。
这天上午,县衙来了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县衙的捕快一脸见鬼地看着他们。如果不是眼见为实,他们都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
“堂下何人?”县令王泽忠发话了。上面光线有些暗淡,杨林现在的这个角度,看不见县令的神情。虽然,杨林非常憎恨这个县令,但是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不能被看出了破绽。
“小民杨光林,这是我三弟杨仙林。我们过来领取我大哥杨世林的尸体。想接他回杨家祠堂。请大人成全。”杨林说完,俩人一起对着县令磕头。
“义庄现在没有叫杨世林的尸体,你所说的大哥是指杨林吧?”捕头王贵上前问道。
“大人。正是我大哥。我兄弟三人早年因故离开故土。哥哥杨世林改名杨林,不想再入杨氏一族。我和三弟为了生计,做了和尚,四处游历。”杨林和杨光林俩人都哭了起来。
县令吩咐人端来一盆水,让俩人将脸上的泪水洗掉。杨林和杨光林连忙称谢。杨林知道这是在看自己是否化妆,是否易容之类的。杨林之前在牢里脸上被烙了字,这个是无法抹除的痕迹。现在的这两具身体脸上可以没有一点伤痕的。
俩人洗完脸之后,杨光林还用手巾擦拭了一下自己的脖子和肚子。杨林也照着这个做了一遍。看得现场的捕快一阵唏嘘。只是让你们擦把脸,你们还得寸进尺了。拿来的是白毛巾,送回去的时候已经变成黑色的了。俩人确实四五天没有洗澡了。
“杨林案件已结。你二人交完停尸费用,今天就可以领取尸体。”县令宣布完之后,快速的从后面离开了。他实在无法忍受如此肮脏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