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烽烟二百载

第十五章 听花坊

烽烟二百载 我是大傻瓜 6143 2025-10-30 21:27

  

这土桥镇镇守全文斌今年整好三十,两年前接替前任镇守的位置,成了这一镇之主。

  

这名字是文武双全,可这厮生来体质孱弱,肩不能提,手不能扛。诗书礼乐样样不行,真真白瞎了这么个好名字。

  

不过人家会投胎,他爹全巩乃是泸南州雍城的太守,坐拥这两泸地区最富庶的雍城,那这全文斌自然是含着金钥匙长大,要啥有啥。

  

眼看儿子是文不成,武不就,全巩花千两黄金在国子监给全文斌捐了个太学生。

  

本想着几年后可补缺为官,熟料这国主齐知逊一旨下来,直接剥夺了国子监捐生的身份,将这条路给封得死死的。

  

没过多久,这国主又是一道圣旨,南韶国凡要入仕途者,任前须戍边三年,视戍边表现来定启用情况。

  

好在全巩在军中还有几位好友,征东将军龙君山乃是其一条裤裆长大的玩伴。

  

  

待到儿子行了冠礼,他将其送入龙君山军中,要这位好友多多关照。

  

这龙大将军与全琮关系本就不一般,又收了全巩许多金银,自然对全文斌这大侄子关照得紧。

  

龙君山将其留在身边,做个行军文书,无事时在将军府中,也不给他安排什么要紧之事。

  

每有战事都命其随自己一同出征,也不上战场,就留在中军大帐中。

  

到了得胜归来,功劳簿上定少不了这纨绔公子的名字。一来二去,这全文斌倒也攒了不少军功了。

  

可有一回,这厮在勾栏里喝多了酒,趁着酒劲上头为了姑娘与人争风吃醋。

  

在这勾栏中大闹不说,还惹恼了一位不该惹的人。

  

那一日,龙君山在小凉山扫寇大胜归来,心中大喜,在文山关外驻军大营犒劳三军。

  

全文斌跟着几位军中的相好小友喝了一通酒,酒过三巡,这全文斌小腹中冒出一股邪火来,还慢慢的向下移动着。

  

这里离景阳城不远,策马只需一炷香的功夫,那景阳虽不大,但城中有个听花坊。

  

  

坊中姑娘个个长的标志,那里的当红头牌江月娘更是天生媚骨,说不尽的万种风情。

  

全文斌平日里遇到无事,便会去那听花坊,每次都会点那江月娘,这几年在在这风月场里的花销也是不少。

  

此时,全文斌的胸中,眼里满是月娘那曼妙的倩影,他恨不得立刻飞到景阳城中去寻自己的月娘。

  

他唤上一同饮酒的战友随他一同前往,有两人已经酩酊大醉,不省人事。

  

其余几人听他这么一说,也是心中痒痒的,于是一行五人跨上军马便往景阳城赶。

  

景阳城的听花坊做的乃是是官家生意,其幕后管理者是东平王府。

  

听花坊的姑娘个个都是人间极品,景阳城虽不大,可乃交通要道,五州通衢之所在。

  

比不得那泸南泸北,可商业十分发达,该有的设施应有尽有。

  

那些前来行商的富商巨贾,游玩到附近的王孙公子也都愿意到这景阳城里逛逛。

  

这听花坊背靠帝王家,送来的姑娘多是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坊中之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多为家中遭罪或遇了战事被俘才不得已流落至此。

  

  

东平王府有规定,在这听花坊中不可强迫姑娘做皮肉生意,若是有人在此放肆,一律乱棍打出门去。

  

所以这听花坊比之一般的勾栏院少了些胭粉气,却多了份脱俗的清丽之气。

  

渐渐的这里有了名气,不少人都慕名前来,只为一探这遗世独立的听花坊。

  

全文斌和兄弟五人策马狂奔,一路上马鞭抽的啪啪响,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来到了景阳城下。

  

此时已是亥时时分,景阳城早已收起城门,几人喊醒守城的将士,亮出令牌,顺利进了城去。

  

不多时,几人便来到听花坊外。这听花坊盛名远播,生意红火,也带火了周边的营生。

  

周边一带最好的莫过于马厩了,慕名而来的人多,自然也就需要地方为他们安放马匹。

  

这听花坊清雅,来的人非富即贵,自然也不愿周遭太过鱼龙混杂。

  

这离得最近的马厩,也有一箭之地。

  

全文斌几人随便挑了其中一间马厩,从马上下来,丢下一句:“征东军大营的!”便一溜烟的向听花坊跑去。

  

  

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月娘,全文斌笑得脸上都合不拢嘴了。

  

几人大摇大摆的跨进门去。即刻有主事的妈妈迎了上来,说是妈妈,也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可在这烟花场所早已是半老徐娘了。

  

但这位妈妈却是端的生得标志,杏眼含春,体态妖娆,举手投足间说不尽的万种风情,不施粉黛也不输坊中的这些姑娘。

  

“我的黄姐姐,速速将我的月娘唤出来,来治治我这心病。”说着,全文斌捂着胸口故作疼痛状。

  

这个被唤作黄姐姐的女子是这听花坊的主事人,姓黄名兰儿。

  

她与这些女子尽皆不同,她自幼便在勾栏之中,母亲也曾是当红的头牌。至于父亲,母亲没有提过,大抵是他众多裙下之臣中的一个吧。

  

她在这风月场中生长,从小便看惯了这风月场里的冷暖,见惯了男人的薄幸与无情。

  

其母后被一大盐商家赎身,本指望从良便能过上寻常的日子,也让黄兰儿脱离那个火坑。

  

孰知,在盐商家中不过三年,便突染重病暴毙。盐商正妻遂将黄兰儿贬做下人,当丫鬟使唤,那一年她刚满七岁。

  

和母亲一同被赎身的一位姐妹刘姨得知此事,她来到盐商家中将黄兰儿讨了过去。

  

  

可刘姨也是做了人家的小妾,家中的**奶和上面的姐姐也都看她不顺眼。

  

没办法,只得将黄兰儿送到其母曾讨过营生的红鸾楼,嘱咐其主事多加照顾,自己定时寄来银钱作为黄兰儿的吃穿用度。

  

这楼的主事恰巧也姓黄,见这小姑娘乖巧懂事,自己这膝下也无一儿半女的,便认了黄兰儿做干闺女。

  

别说,这黄妈妈人在勾栏,却是个心善之人,对黄兰儿真个是视如己出。

  

虽是在这花街柳巷,但黄妈妈从来不准自个儿的女儿到前厅来,还为黄兰儿专门请了先生教他习文写字,又唤了伶人来教他抚琴唱曲。

  

又安排了一名丫鬟专门侍奉她,真个如名门小姐一般。

  

黄兰儿二八年岁出落得愈发水灵,加上知书达理,又精通音律,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仙气,不似这凡尘之物。

  

人住在这勾栏,便是黄妈妈保护的再好,也难免有人瞧见。

  

不知从何时起,便有人传言,红鸾楼有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美艳不可方物。

  

不少浪荡公子,官爷将军见天的往哪红鸾楼跑,只为一见这黄仙子的尊容。

  

  

每天在红鸾楼里都围满了人见着的个个都惊为天人,神魂颠倒,没见着的顿足捶胸,仰天长叹。

  

更有甚者,甚至有人豪掷百金,只为见上仙子一面。

  

这黄妈妈将黄兰儿当作自己的女儿,自然不愿让这些登徒子沾染了她。

  

这黄兰儿声名在外,虽是身在勾栏,但也有不少公侯将军家的公子愿意将其取回家中做侧室,更有人家的庶子愿意将其取做正妻。

  

可不知是黄兰儿都没相中,还是为何,给她说了好些人家,没有一家她愿意的。

  

眼见着这女儿大了,一直待在这红鸾楼也不是个事啊。

  

一日夜里,这黄兰儿来到黄妈妈的房中言说,自己不想出嫁,只愿常伴妈妈左右,要永远做妈妈的女儿。

  

黄妈妈听了倒是心中感动,但她知道,如此是万万不可的,她现在还在,在朝堂有人为期撑腰。可她护的了一时,岂能护得了一世啊。

  

后来,她又苦口婆心的劝了黄兰儿多次,可女儿铁了心的不愿出嫁,她也只得作罢。

  

南韶朝廷规定,官家勾栏女子,凡满三十岁者不可再赎身。这黄妈妈如今已年逾四十,自是只能待在这烟花之地到身死了。

  

  

或许是老天爷安排,不久后,景阳城听花坊的主事妈妈被人赎了身,主事的位置空了出来。

  

这听花坊,从不逼迫姑娘待客,若是黄兰儿到了那里,日后哪天想通了,又想寻一家人家,这完璧之身,或也能寻个好人家。

  

听花坊和红鸾楼同为东平王的治下,可这红鸾楼名气可比听花坊大,若是自己要去那边,可得下点血本。

  

为了黄兰儿今后的日子好过,自己也只能去一趟东平王府了。

  

黄妈妈备了足足两箱黄金,送给王府的内务大管家定下了这听花坊的缺。

  

黄妈妈思量了许久,在黄兰儿十七岁生辰时,问黄兰儿,若有一处可以不强迫其待客的勾栏,可愿与其一同前往。

  

既然女儿不愿出嫁,也不愿离开自己,那就找一处可以让她们娘俩安身的地方。

  

黄兰儿满口答应,言说只要能侍奉妈妈左右,一切但凭妈妈安排。

  

不久,黄兰儿随着黄妈妈来到听花坊,到现在,也有十五年了。

  

五年前,黄妈妈辞了听花坊的主事,向东平王府推荐黄兰儿顶了自己的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